分享

1949年,毛主席两次邀请宋庆龄北上,宋庆龄为何不想去

 历史客栈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1949年初,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拟邀人员包括各个党派、各个民主团体的代表,共600多人。

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让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非常关心,亲自写信邀请她北上参加会议。

这个人,就是宋庆龄。

不过,宋庆龄的北上之旅并不顺利,她一开始甚至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不想去北京,直到毛主席、周总理第二次发出邀请,并派邓颖超亲自去上海做工作,宋庆龄才最终答应北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早在1949年1月19日,尚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周总理,就联名给宋庆龄发去一封电报,邀请她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电文写道: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臻意,伫盼回音。”

这封电报经地下电台转送到了宋庆龄的手中,但不幸的是,这个秘密地下电台被发现了,牺牲了好几个人,连宋庆龄的助手廖梦醒也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

在这种情况下,宋庆龄为了安全考虑,就让廖梦醒立即转移到香港,自己仍然留在上海。

然后,宋庆龄给毛主席回了一封信,这样写道:“接获大札,敬悉伟大的主席和全党同志对我的关注,至为感激,经长时间考虑,确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根据我的预计,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

另外,宋庆龄还写了一封信,是给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刘少奇一起看的,这样写道:“请接受我对你们极友善的来信之浓厚的感谢,我非常抱歉,由于有炎症及血压高,正在诊治中,不克即时成行。但我的精神是永远跟着你们的事业。我深信,在你们英勇、智慧的领导下,这一章历史——那是早已开始了,不幸于二十三年前被阻——将于最近将来光荣的完成。”

可见,宋庆龄这次没有答应北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身体有病,需要在上海治疗,第二是上海当时还没有解放,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反动派所监视,在安全方面没有保障。

对于宋庆龄的这些理由,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也都非常理解,就没有再催促。

直到1949年6月,上海已经解放了,而且全国大部分地方也都得到了解放,毛主席、周总理就决定再次邀请宋庆龄北上,并请邓颖超亲自去上海迎接。

1949年6月19日,毛主席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亲笔信,这样写道: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

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另外,周总理也写了一封亲笔信,是这样写的:

庆龄先生:

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颖超专诚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专上。

敬颂

大安!

周恩来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当时,宋庆龄的助手廖梦醒已经从香港去了北京,这次就跟邓颖超一起去了上海,见到了宋庆龄。

廖梦醒先去见宋庆龄,跟她说明了来意,宋庆龄看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后,没有表示去还是不去,而是神情复杂地说了一句:“北平是我最伤心的地方,我怕到那里去。”

宋庆龄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因为她一生中的挚爱孙中山先生,就是在北平去世的,因此,宋庆龄视北平为伤心之地,从孙中山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北平。

不过,宋庆龄还是答应了见见邓颖超,在邓颖超的极力说服下,宋庆龄最终答应了北上。

可见,宋庆龄不想去北平,并不是对毛主席、周总理和共产党有什么看法,而是有着私人原因。

但是,宋庆龄的伟大也就在这里,当邓颖超向她说明北上的伟大历史意义时,宋庆龄也勇敢地放下了个人恩怨,毅然北上,共建大业,体现了一位革命家的宽广胸怀。

(参考资料:《宋庆龄往事》《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