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茶,健康生活,喝茶听故事,茶俗聊起来。 你对湖南茶俗知多少? 干货,快收藏多看几遍。 一、采摘谚语 湖南关于摘茶有着许多讲究,关于采集的谚语有:“雨天有晴叶,晴天有鲜叶。”意思是荼叶在雨天抗长势,应晴天采摘。“三年老不了爷,一个隔夜老了茶。”说的是 摘荼叶要及时,茶叶极容易老。关于采摘的技巧有:“采茶莫乱抓,一枝三四芽”,“先采头荼留个墩,二茶每枝发一捆”,“二茶应该留个边,三茶每苑发一巅 ,“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吃没人摘”,“头茶无风香十里,晚茶有风十里香”。 二、加工与名茶传说 1.君山银针 湖南君山银针茶,出产于500里洞庭湖边的君山,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茗品之一,唐代时即为贡品,文成公主曾带此茶入藏。 制作君山银针完全是手工操作,采摘后的鲜芽要经过拣剔除杂,轻放薄摊。相传古时候君山有18座庙,每个庙里都有一块茶园,庙里的僧人将采摘好的茶芽聚集于香炉山专制,用一根丝线吊一个芽头在无烟的木炭火上烘烤,可谓是“根根茶叶精心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君山银针的制作也逐步进行了革新,从鲜芽分拣到干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发酵、复烘摊晾、复包发酵、干燥等七道工序,历时约三天三夜,道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正是精益求精。 2.碣滩茶 产于湖南沅陵县沅水河畔的碣滩茶,茶叶品质优异。传说在1300多年前,唐睿宗的内宫娘娘胡凤娇受诏回朝,由辰州泛舟,顺沅水东流而下,路过碣滩,品尝到此茶,大为赞赏,便带了些回京都,当朝帝饮后也赞叹不已。从此,帝指令碣滩广辟茶园,官府每年派人监制,把茶的上品作为贡品直送宫。 碣滩出产的茶叶有毛尖、绿茶两种。每逢阳春三月,茶芽竞吐,先采制毛尖茶,再采制绿茶。毛尖茶鲜叶要求嫩、匀、净、壮,无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 制茶分摊青、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等五道工序,而对品质起决定作用的是杀青、整形、干燥三道工序,要求将锅洗净,烘焙用无烟木炭作燃料,杀青、揉捻均为手工操作。(《中国民俗大系.湖南民俗》) 3.烟熏茶 湖南人嗜好熏制食品,熏肉、熏鸡、熏鱼、熏笋、熏豆干等都是湘人过年待客的风味佳品。 在宁乡一带,还出产一种烟熏茶,这种茶的制作方法与熏肉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年谷雨前后,茶农将肥壮鲜嫩的茶芽采下,将荼芽进行手工揉捻之后,放在竹筛上,用枫球子作燃料,生起烟火,将竹筛置于烟火之上慢慢熏干,即成香味独特的烟熏茶。 此茶沏在碗里,有一种带烟的香味,喝起来鲜爽无比。此茶与当地春天多雨的气候有关,相传古时有个老茶农,在谷雨时节采下了许多鲜茶叶,经炒制揉捻后天公不作美,一直都在下雨,眼见这些茶叶就要变质,这位老农灵机一动,将茶叶放到烟火上熏烤,没想到经过烟熏的茶叶有着奇异的芳香,很受顾客的欢迎,被抢购一空。 喝茶听故事,茶俗聊起来。更多茶俗故事,关注我,一起涨知识。 希望每天分享的茶知识让有缘的你在喝茶的路上更幸福,谢谢您的支持,点赞、关注、分享,因为遇见,所以成长。因为分享,成就你我,更多精彩,后期再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