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饥饿年代的故事

 老大姐嗨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兜稻

村里朱老舅是粮库保管员,每月只能回家一趟。

五、九年,村里家家都挨饿。朱老舅每次回村,只能带回一把稻,装在裤兜里。

朱老舅说,这是运粮的车散落在粮库外面的稻。稻舂成米,熬成粥才能充饥。

粮库一直有粮,朱老舅在粮库不缺吃。但是老母在家天天盼着朱老舅回来。但是粮库不是天天运粮,不运粮的时候,朱老舅就带不回来米,哪怕是散落在地上的稻。

朱老舅老母亲饿得奄奄一息,就传话让朱老舅回来。朱老舅带不回去一把粮,也无法看望老母。

最终朱老舅的老母亲,死在朱老舅带不回来一兜稻米的期待中。

锅边米糊

粮食关,集体有点粮。首先确保幼儿园育红班的吃饭。

我有个妗子当保育员,妗子总是照顾我,让人带话,让我放学去育红班一趟。

我一天也吃不到一顿饭,放学就往育红班跑。

育红班的饭也是定时定量,我并不能吃到一碗。妗子就用手指擀锅边的米糊,直接给我吮吸。我就像吃奶一样,抱着妗子的手指使劲地舔。有些米糊已经起皮,焦焦脆脆,香甜可口,胜过一碗米糊,至今难忘。

借粮

我家有人在外面打石子,能挣点工分。过粮食关时候,家里不缺粮。

有个亲戚,家中没粮,还有几个孩子嗷嗷待哺。家中媳妇就来我家借粮,说实在的,在那个年代,家家都缺粮。别说没粮,就是有粮也都是保命粮。能招待一顿两顿亲戚都不错了,哪能有余粮借出呢。

来借粮的媳妇回去的第三天就饿死了。

红糖罐

唐山地震那一年 ,家家搭地震棚。

那一年,母亲正怀孕我哥的时候,家里特别穷,也没有值钱的物件。爷爷就把一罐红糖交给母亲保管,并嘱咐人到哪红糖就到哪。母亲天天就抱着红糖罐。

下地干活也带着,晚上住地震棚也带着。

渐渐地震过去了,人们放松了警惕。母亲晚上也慢慢不在地震棚休息,母亲依旧到哪抱着红糖罐。

抢筷子

村里有次打狗,然后支起大锅炖狗肉。

大人们不知从哪拿到了筷子,一人别一双筷子,围着锅边站着,我们小孩就围着锅边乱跑。那狗肉香气扑鼻,十分诱人。

大一点的孩子就找到树枝当筷子,我看到一个别在身后的筷子,猛地一抽,把他的筷子抢下。他追着玩打,边追边说,还能不让你们吃!

橘子的味道

爸爸在外务工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就会给奶奶带回来好吃的东西。

这次爸爸买了二斤橘子回来。我也没吃过橘子,看着爸爸拿着橘子去奶奶家,我口水就留很长很长。

奶奶心疼我,就递个橘子给我。我不知怎么吃,拿起来就吭。一口咬到橘子肉,又酸又甜,简直是人家最绝美的味道。

奶奶笑着教我吃橘子,我剥皮大口大口吃肉,吮吸手指上的橘子汁。奶奶看我贪婪的吃法 就劝说,慢点吃 慢点吃。

吃完橘子,我就躲在屋角看着奶奶。奶奶看见我,好像猜透我的心事,就喊我去吃橘子。就这样一来二往,爸爸给奶奶买的二斤橘子全被我吃了。

垫菜

这都是分田到户的事了。

刚开始,并不是家家都富裕。过年的时候,并不是家家都有大鱼大肉。相对穷苦人家,也有鱼肉,但是量不大。来客人的时候,就在肉饭菜盘子地下铺垫雪里红,让荤菜看起来满满当当。

大人都明白怎么回事,一般不动垫着雪里红的肉菜。既给主家面子,又不浪费食材。

但是我们小孩就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垫着菜的荤菜。香肠,腊肉,腊鹅之类。其实叨两三块,就暴露下面的雪里红。主家老人也会提醒,某某某,尝尝鱼。一般主家推荐的菜下面不会有垫菜。

每当我跟孩子讲起饥饿的故事,孩子就问,咋还不去吃麦当劳!我苦笑着说,看来饥饿的故事需要讲下去。

分享你饥饿的过去,不能忘却的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