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关怀”何去何从?

 以文为马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人文关怀,这个词汇多数用于对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宗教家的人文成就和精神境界的评价上。但是,人文关怀这个词具体是指代什么呢?人文关怀是否只能被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宗教家所拥有呢? 普通人是否就是与这个词汇注定无缘的呢? 人文关怀一个普遍的内涵是指对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个体自由和尊严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上开始出现这种关注个体存在的人文思潮。当下,它变身为以人为本的说法被引用都政治理念和社会治理当中。可以说,对于人文关怀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停留在艺术、哲学和宗教领域的,随着,不同领域文化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人文关怀似乎跳出了诞生它的原来领域。可是,一个人人都对人文关怀所熟知的时代里,每个人是否能够真正的感受到所谓的人文关怀呢?也就是说,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诉求、生命自由、主体精神和人格尊严是否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敢妄下结论。

         一个人若想对其他个体报以人文关怀,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充分尊重自己的生命自由和主体精神的一个人。他只有充分理解自己的人性内涵和精神世界,才能够以人的眼光去看待人、以人的方式去对待人。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缺乏完整的人格构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立的思想体系的人,那么,他怎么可能去用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方式去理解、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选择和精神世界呢?这造成的后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误解、攻讦,甚至是诉诸污言秽语、拳脚相加。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亲人之间不能报以人文关怀,所以,众叛亲离、反目成仇。夫妻之间不能报以人文关怀,所以,貌合神离、心怀芥蒂。朋友人之间不能报以人文关怀,所以,误会丛生、恩断义绝。政府与民众之间不能报以人文关怀,所以,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 政府变得贪得无厌、徇私枉法、腐败无能,民众变得猥琐偏狭、自私自利、戾气横生。

         这样下去,人文关怀就纯粹成了一句空话。没有一个人真正的理解,也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做到。试想,假如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都是如此的话,这个社会组织的前途和未来可想而知。而这种病态的社会形式恰恰是每个普通成员都无法具备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所导致的。而改变这样的社会形态的重担只能靠他们当中那些少数的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宗教家去呼喊、启迪和维系,很显然,一个靠少数具备成熟、理性、坚定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人去改造的社会,跟一个靠大多数具备成熟、理性、坚定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人去改造的社会,所达到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一个艺术家具备人文关怀可能是真正的具备这种东西,丛生到死,他都会矢志不渝的贯彻下去,对于一般人可能仅仅就是停留在口号上了。而一个社会的人文氛围是所有人共同参与而成的,一个社会如果只有少数人具备高水平的人文素养,而其他人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的话,那么,人文环境之差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说到底,一个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宗教家的人文关怀是来自对人类历史、人类文化、人类自身的大量了解和深度思索。在这个基础上,他才有可能对生命个体由衷的生发出无限悲悯和深切关怀。如果缺乏了前面的知识积累和文化思考,所谓的人文关怀只能是一句空话。正是基于这层厚重的思想意识和成型的精神理念,我们才会看到身为庄园主的托尔斯泰才会为俄国的万千农奴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灵痛苦,身为哲学家的尼采才会为那匹被抽打的老马留下悲伤的泪水,马尔克斯才会深深的挂念着哥伦比亚人民的困难与孤独。

        人文关怀似乎只有在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宗教家身上才能成为一种常态和永恒,这种现象其实并不难解释。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宗教家所写作、创作、思索、探究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对象。而他们那极强的主体性往往能够与这个对象保持着一定距离,也就是说,因为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得他们的精神能够很容易的脱离其自身的生活、社会和环境而能够理智清醒的关照之。在这种不被现实功利性所干扰的精神状态下,他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关于人的本质有了直观、准确的把握。而无法摆脱现实功利性干扰的人,也就很难存在这种纯粹的主客二分机制,没有这种机制,人就很难称得上为健全的主体,人会随着现实利益的影响和左右而无法对事物得出本真性的认识和理解。由于认知和理解是受阻的或者是偏狭的,所以,就很难诞生出纯粹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恰恰就是伴随着人文精神的不在场而变得愈发的稀有而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