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道德的人向美学的人的转向意义

 以文为马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文明在进行普世化的教化过程中在选择的方式上似乎是失调的。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文明化过程自始至终从未脱离历史主流。而作为美学主体的人对道德主体历史的数次竭嘶底里的反抗中最终又归于死寂。历史似乎是由偏颇的,美学主体似乎注定被赋予同昙花一现般的短暂,而道德主体则被赋予则是长时期的存在。道德主体的风行让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的人类群体对道德的迷恋深入骨髓,然而,道德主体的本身的局限性缺一直被小心翼翼的掩饰着、隐藏着,伴随着生生不息的人类群体的长存着。道德主体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主客分离,当主体作为A审视客体的B的时候,那么,A会疏离B,而当主体作为B审视A的时候,那么,B则反过来疏离A,AB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只要两者中有一者作为道德主体出现,那么,分离、分离就是必然的。因为,道德主体的成型结构是绝对稳固、绝对封闭,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主体在审视客体中存在的保守性和偏见性。道德主体一旦成型,往往会从生到死持有一种价值形态,这种价值形态所固有的保守性和偏见性使得主体常常采取无视其他主体的生命内容和生命真实,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那么,道德主体在把其他的生命主体客体化,且加以的死板的价值卡套的时候,它激发的出的生命情态是什么样的呢?厌恶、仇恨、诅咒、嘲讽、攻讦、顽固、强迫、冷漠、暴力,这是人作为道德主体所产生的心理图像,完全不存在什么积极意义的正面情绪。看一下美学主体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吧,欣赏、理解、共鸣、移情、交感、交融,这些积极正面的生命情态的存在完全是主客交融的结果,这是一种生命主体融入到另一个生命主体的奇迹。然而,我们文明虽然造就了令人瞩目的少数成熟的美学主体,而它并没有产生道德主体一样的普世性效果。因为,把人塑造成美学主体的成本要比把人塑造成道德主体的成本要高的高,而我们的历史和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所做出的选择是一致的,因为,历史和社会为美学主体的塑造承受不不起高昂的费用和代价。

        因为,道德主体与美学主体塑造的时间成本、知识成本、技术成本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所以,在道德主体的塑造成为了历史的主题,社会的首选。然而,在这种廉价的选择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这种隐患至今也在困扰着人类自己。因为,从小就接受道德主题的成人现在所面临的恰恰是道德主体极度泛滥下的问题,道德主体的极度自恋让每一个道德主体陷入到自己的精神陷阱当中难以自拔。道德主体在判定是非对错、阴阳黑白的时候,首先下意识的是让自己占据在道德高地,把他者抛弃在道德低洼出。然而,这样后果是显而易见,永远是无休止的分离、分化和纷争。美学主体的塑造则需要较高的智力成本和情商成本,所以,成熟的美学主体突破了道德主体的自以为是和封闭狭隘,因为生命主体的情商和智商足够充分、足够充盈,所以,美学主体往往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后盾和极强的生命自主性,这就是为什么被世界所有群体公认的伟人往往多见诸于文学艺术领域。因为,他们是少数完成美学主体塑造的人,他们的伟大的体现在他们的思想、观点、情感往往比一般人更开阔、更进步、更丰富。美学主体的自我再生能力,能够突破文化的隔离、世俗的偏见、利益的引诱和意识形态的固执,作为美学主体的人,他的意欲是绝对自由的,自由的前提是不再,也不必再受到这些事物的干扰和锁定,人可以突破先入为主的观念和训导,转而用人的方式,用体察、体验、体感的方式去接触他者、深入生命。

        然而,作为道德主体的局限性不仅让人陷入到丧失主体狭隘生命视角中,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局限。何谓道德,存不存在永久适用的道德标准,这都不是可以确定的。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有没有统一永恒的道德底线。道德会不会随着时代,地域的变迁而随之演化,这都是考量道德主体是否具有权威性和稳固性的关键要求。如果把道德主体放置于孤立的个体利益和单元价值体系的框架内,道德主体似乎承担着天衣无缝的价值权威和主体地位,但是,当道德主体身处突破了个体利益和单元价值体系的环境中的时候,它是无所适从的,因为,道德主体无法承受的相对性所带来的精神矛盾和心理危机。正如,电影《奥德赛巴莱》中那些接受了日本现代化教育后的台湾原住民族一样,对于,身兼两种不同文化身份的道德主体而言,它的道德主体性实际上是缺乏道德自信和道德根基的,任何身处个体利益或单元文化价值体系内的人都不会产生以上道德分裂症候,如果道德主体依旧在为自己的道德主体性寻找答案的话,那么,这是注定是徒劳和无解的。而强烈的道德困惑和精神冲突会彻底的摧垮一个人的生命意志,所以,那些接受了日本现代教育的台湾原著居民在道德预警中是边缘群体,而在两种文化意识形态激烈的冲突下,只能有一种结果,那就是通过毁灭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摆脱两种道德主体的分裂和冲突。

         美学主体所做的一个事情就是的把人的精神和心灵从一种狭隘、孤立的价值操守推向一种更为辽阔、开放的价值中立的位置。因为,价值是中立的,所以,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就不会限于一隅,价值中立不是无价值,而是一种处理价值问题的一种态度。美学主体所具有的实质性的问题就是价值中立。美学主体能够用强大的智慧和理性把自己抽身事外的去看问题、看事物。艺术实际上就是美学主体来表现这种价值中立和开放视角的一种最佳方式。恐怕唯有在艺术中,不同文化语境、道德体系、思想领域、思维惯性里的人才能够彼此在心灵上碰触、接近、理解。在这里,一切价值、一切态度都不在是孤独的,自说自话的,美学主体实际上化解了道德主体所面临的封闭性和偏激性。当《奥德赛巴莱》里的日本将军为土著民族的战斗精神由衷钦佩和赞叹的时候,文化和道德上的偏见与鸿沟已经被上升到美学层面的主体超越了。

         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完整的美学意识,他才能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所谓主体,意味着人摆脱了外界的任意控制和刻板影响,消除了精神上的盲目性和心灵上的匮乏性,而这一切的完成都必须意味着一个个体要付出更为艰辛的精神探索和文化修炼,实际上,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此人的美学广度、美学高度和美学深度来决定、推动的。具备了完整美学意识的人,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个体生活里他的第一意识不是急于用自身的观念价值给对方、给事物表态、下定义,而是体味对方的精神世界,深入对方的心理世界,感悟对方的生活世界。如果说艺术家用艺术证明自己做到了这一点的话,那么,非艺术家来证明自己的美学主体方式就是通过社会行为来证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