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起我的妻子时,想到的总是她的脑袋,我想象着打开她可爱的头颅,研究她的脑袋,寻找答案,一切婚姻中最根本的问题,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么样?我们对彼此做了什么?”电影《消失的爱人》开始于此,也结束于 此,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女性的复仇戏,倒不如说拍的是男人对女人的困惑和费解。整部影片中艾米的隐藏的人格特点是构成和推动这部影片剧情的关键内容。因此,理解艾米的内心世界是深入理解这部影片的关键。 艾米显然是受过高等教育,上过顶尖大学哈佛大学,且是天资聪敏的女性。在女性主义的运动下,艾米显然具备了男性所拥有的所有社会权利和人格自由,首先,与同为作家的丈夫相比,她的职业成就并不输于她的丈夫,也就是不输于男性。第二,艾米与男性一样,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才学接受高等教育。第三,两性情感上艾米是独立、自主的。可以说,女性主义思潮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的成果,已经达到了所有预期的成果。把女性束缚在在道德、家庭和人身依附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除了女性自身生理构成所带来的限制,可以说,女性在经济来源、情感选择、言论自由方面所享有的地位和权利与男性是平等的。 然而,这些平等并不能同幸福婚姻划等号。很显然,艾米与丈夫的婚姻遭遇到了以上问题。其实,艾米就是女性的矛盾的典型代表。尽最大程度的争取经济、情感和教育权利,让女人不再依赖男性,但是,矛盾总是相互依存,女性的独立带来的结果就是无法得到男人的亲近。因为,太独立,太完美了,以至于女人可以在不需要男性的帮助下生活。艾米失去丈夫的宠爱和爱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来自男人的花心,而是女性主义运动所必须承受的后遗症。爱的产生需要几个条件,一个是本能,一个是被需要。如果说,男人爱女人是出在于本能的话,那么,被需要则是为爱画上完满的句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到的话,就能明白为何,艾米的丈夫放着聪慧、独立、成熟的艾米不爱转而跟不成熟、不独立、不聪慧的学生出轨的原因了。电影中的那本日记,虽然说有艾米的故意算计,但是,也至少反映出一部分真实。那就是,起初艾米丈夫爱上她的时候那段浪漫情景是真实的。只不过,后来艾米丈夫那爱的本能没有被爱的被需要所支撑起来而夭折了而已。 也就是说,艾米给丈夫的感觉,他根本无法从艾米身上感受到别需要的感觉。没有被需要,也就意味着爱是多余的,没有存在感的爱。这几乎是所有女强人所必然遭遇到的困境,有时候,她们感觉自己经济独立、情感独立和思想独立,是众人眼中的羡慕和崇拜的对象,但是,有一点她们不得不承受,得不到男人的爱。很显然,像艾米这么聪明的女子肯定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如,艾米的前男友跟其丈夫说的那样,每个女人都有试图改变男人的天性,而艾米要的却是控制。也就是说,艾米知道若让男人正常的爱着完美的自己几乎是一件具有高难度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男人愿意在女人面前充当一种没有尊严、没有存在感、且不被需要的角色。所以,既不愿意失去自我,充当一个需要丈夫的帮助的弱者角色,又不愿意看到自己在婚姻中无辜的被抛弃、背叛和冷落。所以,艾米决定用一个无懈可击的阴谋计划来达到对丈夫惩罚和复仇。所以,艾米用了三线索来达到控制丈夫的目的。也就是线索一:女性内裤,代表性。线索二:女性日记,代表话语权。线索三:玩具,代表经济支配权。这三个事物,恰恰是女性主义运动中所争取的,也是在过去历史当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的三个重要权利。 那么,艾米是怎么利用这三个女性主义思潮中关注最为集中、敏感的方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线索一中在艾米丈夫的办公室发现的女性内裤是与其偷情的学生的贴身衣物,这件内裤很显然是艾米特意留在办公室等待警察发现的。内裤意味着女性最敏感的部位,同时也意味着,艾米在性方面处于被丈夫抛弃、玩弄的地位。艾米恰恰利用女性所不能容忍男性身体出轨的道德要求,一下子把丈夫抛入不可挽回的道德底谷。艾米在线索二中设计了一本看似要被烧毁的女性日记,这实际上给自己丈夫带上了扼杀女性言论自由,强暴女性言论自由的强权帽子。线索三中满屋子的玩具,意味着艾米要把丈夫陷害成一个控制经济权利,肆意挥霍金钱的败家子形象。这三个线索延续下来看,艾米的丈夫则成了一个不忠、专职、且挥霍无度的混蛋。聪明的艾米,不仅懂得利用媒体、官方和群众的同情心,而且懂得利用女性主义运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把丈夫推到大牢里是艾米复仇的最终目的。但是,不幸的是艾米在汽车旅馆里遭遇了被抢劫的意外。所以,身无分文的艾米,最终选择投奔之前那个富有的男朋友。富有的男朋友显然还是爱着艾米,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艾米需要的并不是这种的被当做弱者来爱护的女性角色。所以,当艾米看到自己丈夫在电视媒体里忏悔自己所作的事情,且希望艾米回家的视频后,艾米于是又心生一计,利用富有前男友的感情,把原先设定为自己被丈夫杀死的结局改成自己被前男友绑架的结局。所以,艾米的前男友成为了艾米计谋下的牺牲品。所以,最后的结局是,艾米逃脱了前男友的绑架和监禁最终回到了自己丈夫身边,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表象的背后则是艾米丈夫只能过着被道德绑架、被舆论绑架、被女权绑架的生活。 线索三中木偶似乎隐喻了艾米和男性的关系,艾米和媒体的关系,艾米和群众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操纵者和被操纵者的关系。当艾米开车行驶在高速路上的镜头俨然与《末路狂花》里面的镜头有几分相似,但是,不同的是,《末路狂花》里的两个女主角是在享受逃脱男性的自由,而艾米享受的却是复仇男性的自由。如果说九十年代出的女性主义还带有浓厚的浪漫和悲剧色彩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女性主义带给男性的可能更多的是惊悚、未知和恐惧。 由此可见,大卫芬奇眼里的女性主义显然不同于十五年前雷德利·斯科特眼里的女性主义了。反女性主义色彩在《消失的爱人》里表现的异常浓重,电影把女性主义的极端化后果预示了出来,女性主义的极端化实际上就是由绝对理性导致的人性异化,它不仅异化了女性自身,也异化了男性。如果说女性主义在保持自身属性的基础上争取了更多的社会权利和人格自由的话,那么,女性主义的极端化则把女性异化成了一具冰冷的理性机器,女性的温柔、感性、善良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冰冷的审视和怀疑,正如影片的英文名字gone girl:女性的消失。 所以,确切的讲电影反的是女性主义的绝对理性化,绝对的理性化让女人变得失去了女人的本来属性,摧毁了女人本身的优雅和美丽,与之同受绑架的还有男性,男性在女性主义的绝对理性下变成了一具不受自我意志控制的空心木偶。女性主义的极端化走向了对男性的绝对控制,这种控制自然把女性推向了两性关系中前所未有的主导地位,然而,一方的绝对主导,则意味着对另一方的绝对压迫。恩格斯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艾米们的超级女性主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说不准在接下来的历史时刻,将会爆发一次伟大的男性主义思潮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