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君用贤臣,王安石《浪淘沙令》

 泊木沐 2022-06-15 发布于辽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改革家。他希望通过变法,改变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面貌。他16岁到了汴京城,拜见欧阳修讨教学问,21岁金榜题名。他放弃了留京任职的机会,前往地方担任知县。他希望了解民间百姓的生活现状,他希望积累知识经验,谋划伟大的变革。

王安石曾经给宋仁宗上书,提出他的变法主张。由于王安石的意见过于大胆,宋仁宗没有采纳他的主张。多年以后,宋神宗登基,王安石的机会来了。神宗皇帝为了摆脱大宋王朝的危机,认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就这样,王安石位同宰相,一时之间风光无限。他有感于明君用贤臣,携手共同开创盛世繁华景象,填词一首《浪淘沙令》。

这首词咏史喻今,借用伊尹和吕尚的故事,感谢宋神宗对他的知遇之恩。伊尹辅佐商汤灭了夏朝,吕尚辅佐周武王灭了商纣。这两个人出身平凡,都是杰出的人才。纵观伊尹和吕尚的一生,他们什么事儿都经历过。无论顺境、逆境,他们都可以坦然面对。吕尚原本是钓鱼翁,伊尹原本是奴仆,如果他们不能遇到明君圣主,他们的人生将会改写。没有明君访贤,哪怕他们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大概率会老死于山林。

王安石志向远大,他希望“致君尧舜”。纵观他的经历,也像伊尹、吕尚那么坎坷。宋仁宗不同意他的主张。宋英宗在位只有四年,他没有机会实现抱负。到了宋神宗主政后,他才有机会实现理想。他发自肺腑地感谢宋神宗,他自比伊尹和吕尚,把宋神宗比喻成名垂千古的圣主。

商汤和周朝的两位君主在贤才的帮助下,成就功业。云生龙,风随虎,龙虎施展神威都需要助力,王安石也不例外。谈笑间,建立鸿伟霸业,贤才和君主都有功劳。千年之后,人们还不忘伊尹和吕尚的功劳,多亏了他们遇到明君实现了抱负。

王安石这首词写得情真意切,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没有“拍马屁”的痕迹。他心中真挚赤诚,流露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他没有完成理想。后人再读这首词的时候,会有更多感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