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大东村人 2022-06-15 发布于北京

分享


2022-06-04 18:30·博林谈艺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古人对我国西部空旷博大的自然景观的生动描述。虽略显苍凉,但不失雄浑之美。到过西部的人大都会有同感,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审美观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江南的小桥流水委婉灵秀;西北的大漠雄风质朴敦厚,风格各异,美感独具。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笔下也概不例外。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好日子》 黑白版画 高73cm×宽56cm

武海成祖籍陕北佳县,出生于兰州的黄河之滨,青少年时期在腾格里沙漠边的民勤县度过。大漠、戈壁亘古不变。驰骋的骏马,悠闲的骆驼,干旱的黄土地上劳作的人民滋养了如沙枣与胡杨般坚毅,似白杨与红柳般直爽的民风,同时也洗礼着每一颗身在其中的心灵。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雪山魂》 黑白版画 高70cm×60cm

青年时期从军后,武海成利用业余时间研习美术。当1975年第一次接触到木刻版画时便爱不释手。《押运途中》是他当年参加部队在渝举办的创作班上完成的木刻。作品有浓郁的基层部队的生活气息,入选了全军美展,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这对于一个刚刚二十岁的美术青年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从此他发奋图强,坚持至今。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吉祥的切玛》 黑白版画 高120cm×宽90cm

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磨砺之后,武海成的作品中透出了一种大气和壮美的气息。不论是在部队时期的木刻版画,还是近期的系列国画,大部分都采用宽银幕式的横式构图,以众多的人物形象组成复杂的画面结构,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较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汲水》 布面油彩 高60cm×宽50cm

主题性创作是很困难的。必须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劳作,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在市场经济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坚持主题创作更显得难能可贵。武海成同志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审美观和方法论,其作品数十次入选全国,全军美展,看得出他在艺术追求和艺术素养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这些都是主题性很强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画家澎湃的热血、纯净的心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女青年》 布面油彩 高80cm×宽60cm

我和武海成相识已有30多年。1975年他是部队一位青年美术工作者,善于学习,努力艺术实践。取得成绩以后,他又到军艺去深造。经过30余年的艰苦探索,无论版画,国画、油画,无论人物还是动物、山水等领域都有所成就,以版画成就最大,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他“鲁迅版画奖”。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战斗之前》 纸本设色 高136cm×宽68cm

在我与武海成长期的接触中,感到他身上有西北汉子的骆驼精神,不讲报酬,不为名利,埋头苦干,无私奉献。面对“丈二匹”“丈八匹”乃至15米的大画,他敢于“亮剑”,敢于拼搏,敢于挑战自我,这种性格铸就了他追求大美的品格。当然,如果就画论画,他的某些作品尚有不足之处,但是,大方向是对的。人到中年,正是创作的高峰期,潜力无限。在美术界有兴趣画大画,把握重大主题,处理宏大场面,塑造众多人物的画家并不是很多,应珍惜这方面的人才,给他们以鼓励,支持。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回娘家》 纸本设色 高68cm×宽68cm

祝愿武海成在追求大美的基础上向更加精美的方向发展,为创造中国气派大国形象的精品力作而努力奋斗。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芒康汉子》 纸本设色 高68cm×宽68cm

作家简介

武海成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
1955年生于兰州。1972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9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在部队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从事版画创作30余年,擅长版画、中国画、油画创作。作品入选第八、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其中作品《生死不离》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作品《堤》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金奖,多幅作品先后入选第十一、十六、十八届全国版画展,1999年被授予“鲁迅版画奖”。
作品先后二十余次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多件作品载入《中国百年版画》、《中国美术60年—版画卷》等大型史料典籍,在全国及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作品100余幅,发表学术评介文章8万余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