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舟山地名与古代海盐生产|定海|盐场|岱山

 印象sun 2022-06-15 发布于江苏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

文章从舟山古代海盐生产、贮存以及盐业管理历史着手,对舟山海岛的盐文化地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盐亭、盐灶、盐盘、盐仓、盐廒、盐厂、盐墩等海盐生产管理要素对舟山地名文化的影响,其中盐墩、盐厂对舟山海岛地名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相关的盐文化地名数量最多、分布较广。

海盐;地名;舟山

地名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独特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地名的解读,可以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通过地名可以领略一个城市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地名可以说是一块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古代的舟山是名副其实的东海“盐都”。唐宝应、永泰年间(762—766)盐铁使刘晏设富都监,为史载舟山盐政机构之始。宋熙宁六年(1073),析监为三:曰正监、曰东江、曰芦花,又有三子场:晓峰则隶正监,甬东则隶东江,桃花则隶芦花。说明当时舟山就有六个主要的盐场。历经一千多年发展,定海的盐业也曾一度居全省之先。1999年定海区地名委员会编印的《舟山市定海区地名志》载,当时全区有盐田16048亩,年产盐7.08万吨,其中优质盐占92%,居全省之首。岁月流逝,昔日的辉煌已经褪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盐田面积减少,地理面貌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些承载着盐业文化的地名不断消失,收集整理舟山盐文化相关的地名,对传承海洋文化、盐业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从盐亭衍生的地名

盐亭,也称亭场,即煮盐之地。旧时,盐民称为亭户,因煮盐之地曰亭场而得名。《唐书·食货志》:“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宋史·食货志》亦称“煮海为盐,其煮盐之地曰亭场”,即取卤制盐的地点为亭场。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也载舟山“编亭置灶”之事:“云屿山,与竹屿相左右,中有一小聚落,田可耕,海可煮,编亭置灶於内。以其势环拥,故曰盘。”

岱山县城的高亭镇地名由来,即与盐亭有关。民国《岱山镇志》引用元(大德)《昌国州图志》等舟山古志书记载,介绍岱山盐业:“岱山出产,以盐为大宗,故首志盐务。查宋端拱二年(989),置盐场。岱山场额盐一万四千六十袋一石一斗。又高南亭场,额盐三千六百袋。按高亭南亭二甲,原隶岱山场,相隔一岭,舟行则经大洋。”

高亭的得名,取之于宋朝的高南亭场。“按高亭南亭二甲”,“二甲”应该是高亭、南亭两个盐业作业单位的意思。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宋神宗任命卢秉为两浙路提点刑狱,专门负责盐法改革,创结甲之法。规定“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而鬻盐地什伍其民,以相讥察”。两浙盐场实行“结甲法”,把灶户三灶至十灶(每灶约20户)编为一甲,互为监督,杜绝贩私盐。南宋“淮、浙盐一场十灶,一灶之下无虑二十家”。宋代盐场管理盐丁的头目,就叫甲头。

那么为什么取名“高”亭呢?有两种说法。李国华老师在《记忆高亭》中提出,古代东北高显故城的人们流落到此而建高显庙,高亭,就是“高显”和“盐亭”的合称。还有一种说法,盐亭依山而建,地势较高,而称高亭。

2.由盐灶派生的地名

灶,特指旧时煮卤煎盐所用的盐灶。灶户,就是制盐的盐民。盐灶一般用土垡堆砌而成,灶台呈圆形,四周开灶门,上安煎盐的锅,用以进柴草烧之。阿英《盐乡杂信》五记载:“这里,有一说'盐灶’构成的必要了。一般的灶是很大的,总要占三间屋的地位。”“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随着盐灶周围住户多了,发展成村庄,灶名便成了地名。反映煮卤煎盐生产方式的“灶”字地名,舟山目前已经非常少了,在岱山泥峙,当地还有下盐灶村。

与煮盐有关的地名还有普陀勾山街道的敖干,1986年普陀县地名办编印的《浙江省普陀县地名志》认为是“熬”干,烧埋焦泥积肥的地方。笔者认为不甚合理。熬是一种水煮的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如熬粥、熬药。烧埋焦泥,是不用水的,与“熬”字的含义相去甚远。而煮海熬盐,正是古代制盐的方法。敖干及蒲岙一带古时候是海滩,正是古代芦花盐场的地带,应该与煮卤熬盐有关。

在舟山,用“灶”命名的地名很少,不像江苏沿海各地那样普遍,有的以数字命名,如头灶、二灶、三灶、四灶等等,有的以姓氏命名,如秦灶、陆家灶等。而在舟山基本没有这样的盐灶地名。民国《岱山镇志》也认为:“岱山向无滩、池、井、灶名目。”这是为什么呢?这和舟山盐业生产的方式和盐业生产的发展历史有关系。

江苏沿海各地,利用广袤的滩涂草场作为燃料,大规模地发展盐灶煮卤,而且长期实施“团煎法”,煮盐活动集中成片,而且发展一直比较持续平稳,没有中断,清朝时期浙江实施盐板晒盐,而江苏各地为防止私盐生产,仍旧实行以灶煮盐的传统作业,所以随着盐灶周围住户不断增多,自然演变成地名流传至今。

而舟山不同。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遣昌国县海岛居民尽入内陆。明代废场,岱山、芦花、正监三场相继裁废。明清两次海禁,打断了舟山盐业生产的发展进程。因此,舟山的亭灶文化的痕迹相对比较薄弱。古代的亭灶基本在海禁时期就消亡掉了。清初恢复制盐,也未实行“团煎法”,居民以食锅煎盐,农盐兼业,不使用笨重的盐灶。而到了嘉庆年间(1796—1820)岱山盐民王金邦率先发明板晒,舟山盐民改煎煮为板晒,制盐人改称“板户”,就更不使用盐灶了。因此舟山地名中很少见到含“灶”字的这一类反映盐灶煮海历史的地名,更多的是“墩”、“厂”这些独具舟山盐业文化的地名。

3.晓峰盐场与盐仓

“仓”,即盐仓,系贮盐之所。在舟山地名中,最明显的盐文化地名当属定海区盐仓街道。盐仓,早在宋代就有晓峰盐场。张津《乾道四明图经》(撰于1169年)卷七“昌国县”载:“晓峰盐场在县西十二里,柳永字耆卿······本朝仁庙时为屯田郎,尝监晓峰盐场,有长短句名《留客住》刻于石,在廨舍中,后厄兵火,毁弃不存。”《舟山市盐业志》认为,柳永曾经任定海正监盐监,晓峰盐场为其子场。“唐至元,官府收盐,于盐场设官仓”,晓峰盐场设有盐仓,遂名。

明朝天启《舟山志》已记有盐仓之名,《舟山志卷之二》中有“盐仓岙,田地颇腴”记载。民国时,盐仓为“盐河乡”,盐河,即盐仓与义页河的合称,现在则叫盐仓街道。

4.盐廒与鳌(廒)头浦

廒,原意为收藏粮食的仓房,仓廒。而盐廒,成为收集、转运盐的机构。有官廒和商廒(官督商办的食盐储、运、销机构)之分。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官收定海之盐,沿海内港15岙设风、调、雨、顺4廒,由定海知县管辖,称文廒;悬山内洋设河、清、海、晏4廒,由定海中营游击管辖,称武廒,这“文廒、武廒”当属于官廒。晚清、民国时期,岱山设立的商廒则属于官督商办的食盐储、运、销“公司”了。

定海临城的地名鳌头浦,可能与盐廒有关。

鳌头浦,《舟山市盐业志》又写作“廒头浦”。查阅清光绪六年《定海厅志》地图,这一带标作廒山浦,西有廒山,筑有廒山塘。这一带历史上确实也曾经有过盐廒。宋(宝庆)《昌国县志》中《叙县·仓库务场》中记载:“芦花盐场,县东十三里。本曰东监,为西监子场。其敖(“敖”“通”“廒”)寓于谢浦,岁久勿治。淳熙十五年(1188),监官鲍渭新之。嘉定五年(1212)置为正场。”谢浦就是现在的鳌头浦。文中的“芦花盐场,县东十三里”有待考证,其敖寓于谢浦,则应该是有出处的。

5.由盐墩衍生的地名

“墩”的地名称谓,是舟山盐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墩”与舟山盐民王金邦创始的板晒制盐工艺有关系。

民国《岱山镇志》载:“王金邦,嘉庆时人。岱山地本斥卤,居民向以煎盐为业,成本既重,出产亦微。金邦创制盐板易煎为晒,岱盐遂渐推渐广,为出产之一大宗。相传其初作时,因挑盐,匾担上有卤,见日凝结,乃用门板试晒,果能成盐。且用力少,而成功速,於是制为盐板,相率仿效。至今居民咸食其利,且流行於江苏滨海各地,实金邦为之倡也。”

板晒所用卤仍采刮泥淋卤法,但较前有所改进。

民国时期奉化的孙振麟曾经撰写《岱山游记》,详细记载制盐之法:“先筑盐田,使之极平,无凹凸顷斜之处,而四周掘沟以通海潮。田面之泥吸收海潮卤分,风吹日晒,色白如霜,即俗所谓盐花也。乃用特制之牛耙爬起浮泥,反覆抄细,聚成直垛,挑积土堆,谓之曰溜碗,以沥卤焉。卤尽泥淡,仍返於田中,往复无穷,溜或作漏普通於盐田之中。聚土为溜,成圆形,周围约五六丈,底及四周筑之,务极坚实平滑。乃於其下匀铺稻草,另埋一通节之竹管,管口斜截,露於溜碗之中心。”《岱山镇志》中《岱山盐说略》又云:“场中积土为圆墩,其名曰溜。”溜为固定设备,圆形,呈碗状,俗称漏碗。四周高起,当中圆空,均用筋韧熟泥铸成,并敲打坚实无缝,以防泄漏。溜底中心略低,埋一通节竹管接至外面溜井缸,又叫卤缸。把含盐分的浮泥放进溜碗(墩)中,灌以海水。卤质渗聚,循管而入,由管口滴水于缸,形成高浓度的卤液,就可以用特制的盐板盛卤晒盐了。

《舟山市盐业志》载:“岱山地势,较高,可常年刮泥,每市亩盐田可配盐板10块左右,一般以3市亩盐田为一制卤单元,俗称’一墩泥场’,溜筑于泥场中心,每单元配溜两只,每溜可以容泥150担左右。”因此岱山的“墩”,可以理解为“场中积土为圆墩,其名曰溜”。

而定海、沈家门的“墩头”则另有涵义。定海泥场地势低洼,常被潮水淹没,一年中可刮泥时间仅一个多月,每市亩盐田可配盐板7块左右,必须先筑“墩头”,作为储泥、制卤和安置盐板、卤缸、盐仓的基地。孙振麟在《岱山游记》中记载,从舟山本岛东南行至沈家门一带“遥望岸上,土堆累然,蓬舍历历,询知其土堆为盐田之卤泥”。这里的“墩”,就是指高高隆起储放的卤泥“墩头”。墩头高出泥场1~1.5米,也以大潮不漫为准。溜筑于墩头边缘,内径上下相同,每溜可容泥30担左右。墩头有大有小,其面积约为所配泥场10%。

在以前的舟山盐区,含有“墩”字的盐业地名比比皆是,有的地区虽然至今还保留着盐场,不过昔日刮泥淋卤的老盐田早在1958年开始就逐步改造成滩晒盐田,高高的盐墩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以下为含有“墩”字的盐业地名:

沈家门的“墩头”,指的就是过去晒盐的泥墩头。

沈家门小干岛的“外墩头”,得名于过去海边有晒盐的泥墩。定海紫薇的“墩头”村,过去为晒盐的盐墩,习称墩头。分上墩头、下墩头。

定海盐仓的“墩头王”,今海富村,筑有许多滤卤用的土墩头,村民姓王为多。盐仓,宋元时期居民多以煮盐为业,置有晓峰盐场,遂名“盐仓”。盐仓附近还有花园墩、张家墩等盐墩相关地名。

六横峧头的“大墩”,又名咸墩里,所在地原晒过盐,有咸土堆成的大泥墩,故名。

定海长峙岛上有“老墩”,旧晒盐土墩上,故名。长峙岛上还有王家墩,旧时为晒盐土墩,王姓最早居住,故名。长峙岛上还有前盐村,村居长峙山前,村民多晒盐为业,故名。

定海岙山岛上有“大墩头”,位于大盐墩上,故名;岙山的“中墩”,位于大墩头与松山门中间的旧盐墩上,故名。岙山岛上的“塘墩”村,村落在塘边土墩上。

定海册子岛上有“墩里”,过去地近海岸,多制盐墩子而得名。

岱山的岱西盐场,有张家塘墩、下塘、高坎墩等地名,都为筑塘后成土墩溜泥之用。

6.岱山巡检司与司基

巡检司是宋、元时期的军事机构,也曾经监管过盐场,巡查私盐。宋(宝庆)《昌国县志》记载:“皇朝端拱二年(989),置为盐场,有巡检同监。”宋(宝庆)《昌国县志》中《叙县·官僚》中又记载:“岱山巡检,县北海中二百五十里。熙宁以前,昌国监有巡检兼盐监。既置县,则移巡检於岱山驻扎,仍兼监岱山盐场,主管烟火公事,巡捉私茶盐香等。后别置监盐,巡检止守本职。”由此可见,宋朝的岱山巡检司,仍兼监岱山盐场。

到了明朝万历七年(1579)裁撤岱山、螺头巡检司,剩存宝陀(今普陀山)、岑江(港)。至清雍正七年(1729),浙江巡抚李卫奏请移岑港巡检驻岱山,署在司基蜘蛛墩东岳宫之右首,仍称“岑港司”,循旧名。康熙《定海县志·卷三》记:“岱山巡检司,基尚存。”现今东沙镇“司基”地名即源于此。

7.由盐厂衍生的地名

厂,原作棚舍解释,“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厂屋就是棚舍,指的是无隔墙的房屋。古人晒盐,往往在盐田中建立棚舍,以作盐工休息、存放杂物。孙振麟在《岱山游记》中记载:“遥望岸上,土堆累然,蓬舍历历,询知其土堆为盐田之卤泥,其蓬舍则制成之卤及晒存之盐也。”“蓬舍历历”指的就是盐厂的棚舍。

草仓也用来做盐的仓储之用。《舟山市盐业志》载:“唐至元,官府收盐,于盐场设官仓。多系乱石垒砌,上铺毛竹,覆盖稻草,绾以竹签,称草仓。”

古代一般以“盐场”、“灶”、“亭”等来表示盐业生产的建制,而舟山常独以“厂”来表示盐的生产单位,这可能源自清朝。如康熙《定海县志》载:“其民间食盐,止许食锅煎煮,自煎自食,永不许设厂砌盘煎烧私贩······”等。至今,舟山的许多盐业地名都与“厂”有关。如:

桃花岛的“盐厂”,清末有史姓人家在此搭草厂(房)晒盐,故名盐厂。

朱家尖有“盐厂头”,清朝中期村民在此搭建草房晒盐,村在晒盐土墩旁边,故名外厂。盐厂头的卖盐山嘴,则是此处曾设盐店卖盐。

平阳浦的“下厂”,古时居民在此搭草厂,草房居住,晒盐为生。

湖泥岛有“老厂跟”,当地先人从镇海迁移过来,建有张网草厂,从事渔业、晒盐等业。马岙的“长白厂”,最早的居民从长白迁来,结棚晒盐。

马岙盐场附近还有下厂、中厂里等地名。

岱山岱西镇有“上厂”、“下厂”,下厂(原上盐厂,作盐仓用)、上厂(原下盐厂,作盐仓用)、官厂基(官办盐厂,储存晶盐),这些“厂”皆为晒盐之草厂。

干石览镇的盐厂里,村里原有盐厂,因此得名。

8.由盐盘衍生的地名

定海长白岛的西尼盘盐场,可能与煮盐的盐盘有关,西尼盘即西泥盘。

盐盘是煮盐用的锅。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开工开物·作咸》中记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缝合处,一经卤汁结塞,永无隙缝,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盐。”

盐盘有铁盘和篾盘之分。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本监(指:正监盐场),旧皆铁盘,取土於六月两汛之间,八月始起煎。亭户虽有上半年之逸,若两汛时分阴雨稍作,则岁计遂误。大德元年(1297),管勾黄天佑始以上命,巧出方略,改铁盘之制,用篾盘随时起土,一如他所,春即起煎。亭民遂得时,用其力,预期补办,无岁终积欠敲扑之峻,实多便之。”铁盘笨重,拆砌费时不方便,而篾盘使用比较方便,一俟天晴随时起土。

铁盘、篾盘煎盐昼夜不熄火,以节燃料。自起火至熄火,谓之一火伏或一造。铁盘每造四至十日,熄火后即行拆卸,他日开煎,重新砌盘。篾盘每造一般为十昼夜,熄火后拆毁,以后煎煮用新的篾盘。

篾盘(竹盘)其实就是泥盘,篾盘是竹子和泥巴一起制作而成,底下是泥巴,所以可以煎熬而不渗漏,篾盘、竹盘起始于元朝大德年间,长白西尼盘的盐盘制盐则也可能起于元朝。

9.由“塘、浦”派生的地名

舟山还有许多因盐业生产需要而得名的盐场场区设施名称,以海塘、浦、碶等作通名。这些设施外御咸潮,内护田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盐业产量的提高。如定海临城万塘盐田,《定海厅志》载:“万丈塘长1470丈,清乾隆三十二年,居民金苍孚、孔全忠创建”,万塘地名缘于万丈塘。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但在舟山,浦不是一般的河流,一般指的是有碶门的水道,可以将海水引入滩涂,也可以将河水排入大海。民国《岱山镇志》中《岱山盐说略》:“岱山之场以山为界,山以外皆大海,故场在山里,其潮须由浦通入。晒盐者俟潮涨时,用水车戽入场间,使之灌足。”岱山的摇星浦是岱西盐场的海水排放渠道。又如,芦花浦、平阳浦连着古老的芦花盐场,是芦花盐场的海水排放渠道;东江浦、甬东浦、廒头浦、茶山浦等都留有古代盐场的痕迹。

舟山被称为“渔都港城”,自古得渔盐之利。盐业曾经是舟山重要的经济产业,盐税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盐也成为海岛百姓收入的重要来源,盐也是水产加工、渔业生产的必需品。民国孙振麟在《岱山游记》中说:“岱山人之计算家产,多称举盐田及盐板数,如塞外之数马以对也。”可见盐业对海岛百姓的重要意义。因此,舟山城市的历史,与盐业的发展不可分割。千年沧桑,昔日的盐田已经演变成了高楼鳞次栉比的街市,演变成车来船往的港区,但是这个海岛城市还是深深地烙印着咸咸的盐味。


来源:《盐业史研究》2013年 第3期

作者:孙 峰

选稿:周 辰

编辑:邹怡思

校对:孙欣仪

审定:罗舒平

责编:洪 珊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