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拼死阻击,拒绝被俘,志愿军八勇士选择集体跳崖!

 冬不拉拉 2022-06-15 发布于安徽

1951年6月3日,铁原阻击战的第七天。清晨,涟川——铁原地区普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这场大雨短时间迟滞了“联合国军”的进攻速度。正在志愿军第63军军部的马兆民突然接到军长傅崇碧的急令,命第563团立即开赴阵地,在高台山以南一带建立工事、接替防御。

这个时间,比原计划第188师接防第189师的日子提前了整整一天。

时任志愿军第63军188师563团团长 马兆民:

189师顶不住了,傅崇碧下令说,你马上出发到189师接受任务,属189师指挥,部队晚上去。

军长傅崇碧命令第563团提前进入阵地,这表明前方形势的恶化程度超过了预判。就在几天前,第189师师长蔡长元已多次急电军部,建议在自己身后组织第二道防线。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不善于打近战,这几乎是每个志愿军老战士都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这支极度依赖装备的现代化职业军队来说,和志愿军短兵相接显然不是上乘之策。

图片

时任志愿军第63军188师 连指导员 贾文岐:

这美国鬼子离开坦克掩护,离开航空兵掩护,他打仗就不行了。所以这两个高地才六七个人守着,他都没攻上来。

面对几个只有200多米的山头,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受瞩目的美骑一师连攻三天都未能拿下,这足以让他们的指挥官恼羞成怒。

图片

这份1951年6月5日志愿军第63军提交的战斗报告这样记述:“我563团八连控制233.2高地,敌在坦克十余辆、战斗机四架掩护下三面攻击,轮番七次,最后敌增到一个营,先后组织六次反击,敌虽发炮弹千发轰击,工事被毁,然战至十五时阵地终未失守。”

马兆民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是抗美援朝最艰难的一仗,熊熊燃烧的凝固汽油弹把土地烧焦,重型火炮所到之处,土地被美军的炮火翻过来达两米!563团缺乏武器弹药,一线战士全部拼了刺刀。

图片

阵地上,松林在燃烧,山峦在震荡。八连连长郭恩志带领八连最后一批战士在一连二排的掩护下杀出了重围,转移到了新的阻击阵地。

傍晚,东侧高地上,一连二排的战士已与指挥所失去了联络。借着余晖远远望去,只能看见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图片

时任志愿军第63军188师563团团长 马兆民 :

天还不黑,枪不响了,我的一线希望就没了,一营长给我报告,说二排可能跟敌人共存亡了。

在志愿军第63军抗美援朝的军史上,详细记录了这个排最后的几个小时:在副排长李炳群率领下,将敌放至二十米处,冲锋枪、步枪一齐开火,连续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敌人不甘心,又用炮火猛烈轰击,并把坦克开到我阵地前直瞄射击。

图片

八名战士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越战越勇,直至弹药用尽,突围已不可能。八人高喊“胜利属于我们!祖国万岁!”,纵身跳下了悬崖。

最后有三人被崖下的树枝托住,带伤穿越敌人的封锁,一步步爬回了自己的部队,剩余五人壮烈牺牲。这八位英雄的名字分别是:李炳群、贺成玉、崔学才、张秋昌、孟庆修、翟国灵、侯天佑、罗俊成。

图片

这张照片是生还的翟国灵、侯天佑、罗俊成三人的合影,也是八勇士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透过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们仍能感受到70多年前志愿军战士们血卧沙场的勇敢和豪迈!

此后几天,志愿军第563团继续在高台山一线战斗,直至6月9日接到撤退命令。第563团共迟滞了“联合国军”七天,最后撤退时全团1600多人仅剩247人

战斗结束后,一直跟随志愿军第63军的摄影干事蒙紫将宁死不屈的八勇士的故事发表在了《前线报》上。从此“八勇士”的名字广为传颂,鼓舞着志愿军战士继续冲锋陷阵!

编      审:王海涛 赵   斌

主      编:陈   曦 崔   明

本集导演:鞠澄昊

编      辑:史佩仑 马爱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