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 药品信息 | 超说明书内容 |
通用名 | 剂型 | 适应证 | 具体用法 |
1 | A型肉毒毒素 | 注射剂 | 上肢肢体痉挛 | 参见FDA说明书 |
2 | A型肉毒毒素 | 注射剂 | 下肢肢体痉挛 | 参见FDA说明书 |
3 | A型肉毒毒素 | 注射剂 | 减轻皱纹 | 常用的单点注射剂量为1-4U |
4 | 阿达木单抗 | 注射剂 | 葡萄膜炎(大于2y儿童) | 儿童:10kg至<15kg:每两周皮下注射10mg;15kg至<30kg:每两周皮下注射20mg;≥30kg:每两周皮下注射40mg 成人:80mg皮下注射1次,在首次剂量1周后起开始隔周给予40mg皮下注射 |
5 | 阿立哌唑 | 片剂 | 孤独症相关的激惹 | 口服起始剂量2mg/d,逐渐增加至5mg/d,间隔至少1周增加5mg/d,至10-15mg/d |
6 | 阿立哌唑 | 片剂 | 双相Ⅰ型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的急性期治疗 | 成人:口服初始剂量10-15 mg/d,目标剂量为15mg/d,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 儿童:初始剂量2mg/d ,目标剂量为10mg/d,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 |
7 | 阿立哌唑 | 片剂 | 抽动秽语综合征 | 体重小于50kg的用药量:2 mg/d 口服维持2d,增加至5mg/d,最大剂量增至10mg/d,但间隔至少一周; 体重大于50kg的用药量:2 mg/d 维持2d,增加至5mg/d维持5d,第八天剂量增至10mg/d,最大剂量为20mg/d,可每次增加5mg/d,剂量调整时间间隔至少一周 |
8 | 阿立哌唑 | 片剂 | 重性抑郁障碍:作为抗抑郁药的辅助治疗 | 口服起始剂量2-5mg/d,推荐剂量2-15mg/d |
9 | 阿立哌唑 | 片剂 | 精神分裂症(13-17岁儿童/青少年) | 口服起始剂量2mg/d,两天后增加至5mg/d,第五天增加至10mg/d,维持剂量10mg/d,最大剂量30mg/d |
10 | 阿米卡星 | 注射剂 | 细菌性脑膜炎 | 15mg/kg,静脉滴注,每8h一次,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 |
11 | 阿司匹林 | 肠溶片 | 预防子痫前期 | 对存在子痫前期复发风险和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在妊娠早中期(妊娠12-16周)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口服,可维持到孕28周 |
12 | 阿司匹林 | 肠溶片 |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 | 50-100mg/d,口服 |
13 | 阿替普酶 | 注射剂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0岁以上患者) | 0.9mg/kg,最大剂量90mg,总剂量的10%先从静脉推入,剩余剂量在随后60分钟持续静脉滴注 |
14 | 艾地苯醌 | 片剂 | 与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有关的视觉障碍 | 300mg tid口服 |
15 | 艾司西酞普兰 | 片剂 | 重性抑郁障碍(12岁-17岁青少年) | 口服起始剂量为10mg/d,3周后可增至20mg/d |
16 | 艾司西酞普兰 | 片剂 | 广泛性焦虑障碍 | 10mg/d口服,一周后可加至20mg/d |
17 | 艾司西酞普兰 | 片剂 | 强迫-冲动障碍(强迫症) | 口服起始剂量及增加剂量为10mg/d,常用目标剂量为20mg/d,常用最大剂量为40mg/d,特殊情况下最大可用至60mg/d |
18 | 氨溴索 | 注射剂 | 预防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患者术后发生肺不张 | 1 g/天,静脉输注至少4h(术前3天、手术当天及术后2天) |
19 | 奥氮平 | 片剂 | 精神分裂症(13-17岁青少年) | 口服起始剂量为2.5mg/d或5mg/d口服,以2.5-5mg幅度增减,目标剂量为10mg/d,最大剂量为20mg/d |
20 | 奥氮平 | 片剂 | 化疗相关呕吐 | ①5-10mg/日口服,d1-4(高致吐方案) ②5-10mg/日口服,d1-3(中致吐方案) |
21 | 奥氮平片 | 片剂 | 双相I型情感障碍,急性混合性或躁狂发作(13-17岁儿童/青少年) | 口服起始剂量为2.5mg/d或5mg/d,以2.5-5mg幅度增减,目标剂量为10mg/d,最大剂量为20mg/d |
22 | 奥曲肽 | 注射剂 | 适用于癌症复发的伴有消化器官症状的肠梗阻 | 皮下注射,每日2-3次,每次0.1-0.3mg;或者10-40ug/h,持续24h皮下给药,直至症状缓解[2] |
23 | 奥沙利铂 | 注射剂 | 用于结肠癌: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联合辅助治疗成人II 期结肠癌 | 85-130mg/m2。详见指南 |
24 | 奥沙利铂 | 注射剂 | 食管癌 | 85-130mg/m2。详见NCCN指南 |
25 | 奥沙利铂 | 注射剂 | 胃癌 | 85-130mg/m2。详见NCCN指南 |
26 | 奥沙利铂 | 注射剂 | 胆道恶性肿瘤 | 85-130mg/m2。详见NCCN指南 |
27 | 奥沙利铂 | 注射剂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85-130mg/m2。详见NCCN指南 |
28 | 巴利昔单抗 | 注射剂 | 肝移植抗排斥反应的预防 | 连用3天,之后每隔2天使用1次 |
29 | 贝伐珠单抗 | 注射剂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玻璃体内注射1.25mg/0.05ml,q28d |
30 | 贝伐珠单抗 | 注射剂 | 转移性肾癌 (联合干扰素) | 联合干扰素,贝伐珠单抗推荐10mg/kg静脉输注,每两周一次 |
31 | 贝伐珠单抗 | 注射剂 | 转移性乳腺癌 | 联合紫杉醇治疗HER-2阴性的乳腺癌时,贝伐珠单抗推荐剂量:10 mg/kg静脉输注,(d1,d15),28天一周期。 详见指南 |
32 | 贝伐珠单抗 | 注射剂 | 铂耐药型复发卵巢癌(联合紫杉醇、多柔比星脂质体或托泊替康中的任意一种) | 1.静脉输注,10mg/kg ,每两周给药一次。联合紫杉醇、多柔比星脂质体或托泊替康(每周给药一次)中的任意一种; 2.静脉输注,15mg/kg,每3周给药一次。联合托泊替康(每3周给药一次) |
33 | 贝伐珠单抗 | 注射剂 | 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或联合紫杉醇和托泊替康) | 15mg/kg,静脉输注,每3周给药1次。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或紫杉醇和托泊替康中的任意一种 |
34 | 贝伐珠单抗 | 注射剂 | III-IV期卵巢上皮癌 | 15mg/kg,静脉输注,每3周给药1次 |
35 | 贝那普利 | 片剂 | 有蛋白尿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单独治疗肾小球肾炎和蛋白尿患者时,将ACEI或ARB上调至首次最大耐受或允许剂量。最大剂量40mg/d口服 |
36 | 丙酸氟替卡松 | 乳膏 | 特应性皮炎(3-12月儿童) | 适量外用,每天1-2次 |
37 | 泊沙康唑 | 肠溶片 口服混悬液 | 侵袭性曲霉病 | 400mg,q12h,口服,对于不能接受膳食或营养补充者推荐200mg,q6h |
38 | 重组人生长激素 | 注射剂 | Prader-Will综合征 | 剂量因人而异,推荐剂量为 35-50ug/(kg*d),0.10-0.15 U/(kg*d)皮下注射 |
39 | 重组人生长激素 | 注射剂 | 特发性矮小症 | 剂量因人而异,推荐剂量为 43-70ug/(kg*d),0.125-0.2 U/(kg*d)皮下注射 |
40 | 重组人生长激素 | 注射剂 | 2-4岁小于胎儿龄未实现追赶生长的患儿 | 剂量因人而异,推荐剂量为 35-70 ug/(kg*d),0.10-0.2 U/(kg*d)皮下注射 |
41 |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达肝素、那屈肝素) | 注射剂 |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 | 分预防剂量、中等剂量和治疗剂量,以依诺肝素为例:预防剂量可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00U,qd,中等剂量依诺肝素4000U,q12h,而治疗剂量时依诺肝素100U/kg,q12h |
42 | 地塞米松 | 片剂 注射剂 | 预防化疗药物所致呕吐 | 根据不用的化疗方案使用不同的剂量,用法用量参考指南 |
43 | 地塞米松 (注射剂) |
| 用于早产促胎肺成熟 | 6mg,im,q12h,共4次 |
44 | 地舒单抗 | 注射剂 | 高骨折风险男性骨质疏松症以增加骨量 | 60 mg,单次皮下注射,每6个月给药一次 |
45 | 地舒单抗 | 注射剂 | 高骨折风险男性和女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 | 60 mg,单次皮下注射,每6个月给药一次 |
46 | 丁苯酞 | 胶囊 |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 200mg tid口服 |
47 | 度洛西汀 | 胶囊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性疼痛 | 度洛西汀起始剂量为每日口服30mg,每日剂量最高至60mg |
48 | 度洛西汀 | 胶囊 | 纤维肌痛 | 30mg/d口服维持一周,最高剂量至60mg/d |
49 | 度洛西汀 | 胶囊 | 广泛性焦虑障碍(7岁以上儿童患者) | 初始剂量30mg/d口服,两周后可增量至60mg/d;然后可继续增加30mg/d,进一步可以30mg/d的增量递增,最大剂量不超过120mg/d |
50 | 德谷胰岛素 | 注射剂 | 1型糖尿病(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 | 根据血糖及体重选择合适剂量 |
51 | 多奈哌齐 | 片剂 | 血管性痴呆 | 初始治疗用量一日一次,一次5mg,睡前口服。至少维持一个月(一般4-6周),以评价早期的临床反应,及达到稳态浓度。之后可以将剂量增加到一日一次,一次10mg |
52 | 多奈哌齐 | 片剂 | 路易体痴呆 | 通常用于成年人,每天口服一次,从3 mg开始,在1-2周后增加至5 mg,4周或更长时间以5 mg增加至10 mg。根据症状,剂量可以减少到5 mg |
53 | 多西环素 | 片剂 | 沙眼滤泡性结膜炎 | 第一天一次100mg,口服,q12h;然后100mg/d,口服,分1-2次服用 |
54 | 多西他赛 | 注射剂 | 小细胞肺癌 | 单药100mg/m2,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21天重复给药 |
55 | 多西他赛 | 注射剂 |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 | 联合顺铂、氟尿嘧啶使用的3周方案中:多西他赛75mg/m2,第一天给药,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56 | 多西他赛 | 注射剂 | 宫颈癌 | 根据化疗方案选择剂量,详见指南。如单药,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q3w |
57 | 多西他赛 | 注射剂 | 食道癌 | 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剂量不同,详见NCCN指南。 如联合顺铂方案中:多西他赛70-85mg/m2,每3周重复给药,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58 | 多西他赛 | 注射剂 | 卵巢癌 | 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输注1小时,后接卡铂AUC 5–6静脉输注1小时,第1天。每3周重复,6个周期。 |
59 | 多西他赛 | 注射剂 | 晚期胃腺癌(联合顺铂、氟尿嘧啶) | 联合5-氟尿嘧啶和顺铂使用:多西他赛75mg/m2,第一天给药,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21天重复给药 |
60 | 厄贝沙坦 | 片剂 | 糖尿病肾病 | 每日300mg qd口服 |
61 | 厄贝沙坦 | 片剂 | 有蛋白尿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单独治疗肾小球肾炎和蛋白尿患者时,将ACEI或ARB上调至首次最大耐受或允许剂量。厄贝沙坦最大剂量可300mg/d口服 |
62 | 厄贝沙坦 | 片剂 | 慢性心力衰竭(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者) | 从小剂量开始,起始剂量口服75mg,每天1次;目标剂量300mg,每天1次。 |
63 | 厄洛替尼 | 片剂 | 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胰腺癌,联合吉西他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 联合吉西他滨:厄洛替尼100mg/qd,口服,在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 |
64 | 二甲双胍 | 片剂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1500-2000mg/d,分剂量口服 |
65 | 二甲双胍 | 片剂 | 糖尿病预防 | 常规剂量1500-2000mg/d,口服 |
66 | 二甲双胍 | 片剂 |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重、胰岛素剂量大患者) | 见指南 |
67 | 伐地那非 |
| 肺动脉高压 | 5-10mg bid口服[3] |
68 | 氟尿嘧啶 | 注射剂 | 头颈癌 | 参见指南 |
69 | 氟尿嘧啶 | 注射剂 | 鼻咽癌诱导化疗或晚期一线治疗 | 参见指南 |
70 | 氟西汀 | 片剂 | 经前焦虑障碍 | 20mg/天口服,连续治疗或间歇性治疗(月经前14天开始连续服用至月经期第一天),最大剂量80mg/天 |
71 | 氟西汀 | 片剂 | 惊恐障碍 | 起始剂量10mg/d口服,维持一周,增加至20mg/d,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可继续增加,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d |
72 | 福辛普利 | 片剂 | 高血压(6-16岁儿童) | 口服,首次给药一天一次5-10mg(体重大于50kg)。 |
73 | 福辛普利 | 片剂 | 有蛋白尿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单独治疗肾小球肾炎和蛋白尿患者时,将ACEI或ARB上调至首次最大耐受或允许剂量。福辛普利常用的最大剂量为40mg/d口服 |
74 | 骨化三醇 | 胶囊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低钙血症 | 起始剂量0.25μg/d口服,维持剂量0.25-2μg/d |
75 | 环孢素 | 胶囊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按体重每日3-5mg/kg,分2次口服] |
76 | 环孢素 | 胶囊 | 干燥综合征 | 按体重每日2.5-5mg/kg,分2次口服 |
77 | 环孢素 | 注射剂 |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 按体重2-4mg/kg/d,静脉滴注 |
78 | 环磷酰胺 | 注射剂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常用剂量1-3mg/kg/d,也可用环磷酰胺200mg,隔日一次,病情平稳者1mg/kg/d维持,严重病例按0.5-1.0g/m2静脉冲击治疗,每3-4周1次,同时还可每天口服环磷酰胺100mg[2] |
79 | 茴三硫 | 胶囊 | 口干症 | 25mg,tid口服 |
80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具体见指南:如R-GDP方案:1g/m2,滴注30min,分别在第1天和第8天给药,三周为一疗程 |
81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外周T细胞淋巴瘤 | GDP方案:1g/m2,滴注30min,分别在第1天和第8天给药,三周为一疗程 |
82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软组织肉瘤 | 参见指南 |
83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子宫颈癌 | 参见指南 |
84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晚期卵巢癌,联合卡铂(治疗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后至少6个月复发的患者,与卡铂联用) | 参见指南 |
85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不能手术切除或伴有转移的进展期胆管癌 | 参见指南 |
86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头颈癌 | 参见指南 |
87 | 吉西他滨 | 注射剂 | 膀胱癌 | 参见指南 |
88 | 甲氨蝶呤 | ①片剂②注射剂 | 类风湿关节炎(对一线治疗(包括足剂量NSAIDs)效果欠佳或不耐受) | 口服、肌肉注射、关节腔内或静脉注射均有效,每周给药1次,常用剂量为7.5-20mg/周[4]。 |
89 | 甲氨蝶呤 | 片剂 注射剂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对于中度活动型系统性红斑狼疮,通常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甲氨蝶呤,7.5-15mg/qw;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选用;中枢性狼疮包括横贯性脊髓炎在内,可试用地塞米松或联用甲氨蝶呤10mg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2-3次。 |
90 | 甲氨蝶呤 | 注射剂 | 异位妊娠 | 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可有单剂量方案、 二次剂量方案、多剂量方案。如单剂量方案:1 mg/kg或50mg/m2肌注,监测hCG水平,如几天后hCG无明显下降,可能需要重复给药。 |
91 | 甲羟孕酮 | 片剂 | 性早熟 | 女孩性早熟,每日口服剂量为10-30mg,出现疗效后减量维持[3] |
92 | 甲硝唑 | 片剂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通常推荐与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联合组成三联疗法,甲硝唑的剂量为口服500mg,q12h,疗程7-14d |
93 | 卡巴拉汀 | 胶囊 | 血管性痴呆 | 起始剂量3mg/日口服,根据个体差异,至少每隔2周增加药量,以达到最大可耐受剂量,但每日不应超过12mg |
94 | 卡铂 | 注射剂 | 胸膜间皮瘤 | 卡铂AUC 5 d1,每21d重复 |
95 | 卡铂 | 注射剂 | 转移性乳腺癌 | 卡铂按AUC 6 d1,每21d重复 |
96 | 卡托普利 | 片剂 | 1型糖尿病且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肾病 | 饭前1小时口服,25mg/次,每天3次 |
97 | 坎地沙坦酯 | 片剂 | 心力衰竭(NYHA II级至IV级,射血分数40%或以下) | 起始剂量为4mg qd口服,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大约隔两周可剂量加倍,目标剂量为32mg qd |
98 | 克拉屈滨 | 注射剂 | 1、中低危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诱导化疗 2、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 如诱导治疗:5 mg/m2,连续输注5天 |
99 | 喹硫平 | 片剂 | 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期治疗: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的增效治疗 | 维持日剂量为400-800mg/d口服,分两次服用,最大日剂量为800mg/d |
100 | 喹硫平 | 片剂 | 双相Ⅰ型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的急性期治疗(10-17岁青少年) | 第一天剂量为25mg bid口服;第二天为50mg bid;第三天100mg bid;第四天150 mg bid;第五天200mg bid,随后每日剂量增加幅度不得超过100mg,日剂量最高为600mg/d。也可根据耐受情况将每日剂量分为三次服用。 |
101 | 喹硫平 | 片剂 | 精神分裂症(13-17岁青少年) | 第一天剂量为25mg bid口服;第二天为50mg bid;第三天100mg bid;第四天150mg bid;第五天200mg bid;,随后每日剂量增加幅度不得超过100mg,推荐剂量400-800mg/d,日剂量最高为800mg/d,也可根据耐受情况将每日剂量分为三次服用。 |
102 | 喹硫平 | 片剂 | 双相障碍相关的抑郁发作的急性期治疗:单药治疗 | 每日一次,于睡前服用:第1日50mg/d,第2日100mg/d,第3日200mg/d,第4日300mg/d,推荐每日最大剂量300mg/d。 |
103 | 喹硫平 | 缓释片 | 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 每日一次,最好晚上服用:第一天、第二天晚上剂量为50mg/d口服,第三天晚上剂量增加为150mg/d,推荐剂量范围150-300mg/d,最大剂量为300 mg/d。 |
104 | 拉帕替尼 | 片剂 | 联合来曲唑治疗绝经后,HER2过表达转移性乳腺癌 | 参见FDA说明书,1500mg,口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联用来曲唑2.5mg,口服,每日1次。 |
105 | 拉莫三嗪 | 片剂 | Ⅰ型双相情感障碍 | 合用丙戊酸的患者:治疗的前2周25mg qod口服,之后2周25mg/d,第五周50mg/d,第六周增至目标剂量100mg/d。 不与酶诱导剂及丙戊酸联用的患者:治疗的前2周25mg/d,之后2周50mg/d,第五周100mg/d,第六周增至目标剂量200mg/d。 与酶诱导剂联用(不加丙戊酸)的患者:治疗的前2周50mg/d,一天一次;之后2周100mg/d,第五周200mg/d,第六周300mg/d,第七周增至目标剂量400mg/d。剂量≥100mg/d,分次服用。 |
106 | 来曲唑 | 片剂 | 诱发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 | 自月经第2-6日开始使用,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d口服,连用5天,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2.5mg/d),最大剂量为7.5mg/d |
107 | 雷贝拉唑 | 肠溶片 | 卓-艾氏综合症 | 每天一次开始剂量60mg口服,然后根据患者需要进行调整 |
108 | 雷珠单抗 | 注射剂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玻璃体注射0.3mg,每月一次 |
109 | 雷珠单抗 | 注射剂 | 视网膜静脉栓塞引起的黄斑水肿 | 玻璃体注射0.5mg,每月一次 |
110 | 雷珠单抗 | 注射剂 | 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 玻璃体注射0.5mg,每月一次 |
111 | 雷珠单抗 | 注射剂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玻璃体注射0.3mg,每月一次 |
112 | 利多卡因 | 凝胶贴膏 | 局部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 于疼痛部位贴1-3贴,最长12小时 |
113 | 利福平 | 片剂 胶囊 |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 推荐剂量为成人600mg,qd口服 |
114 | 利拉鲁肽 | 注射剂 | 治疗BMI>25 kg/m2 合并至少一项肥胖并发症的患者;或者BMI>30kg/m2的单纯性肥胖患者 | 起始剂量为每天0.6 mg皮下注射。至少1周后,剂量应增加至1.2 mg。根据临床应答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每周调整一次剂量,逐渐调整至1.8mg、2.4mg、最终达到3.0mg qd. |
115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激素耐药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推荐剂量为375mg/m2静脉滴注 |
116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每周375mg/m2静脉滴注,共治疗4周 |
117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1、标准剂量方案: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 1次,共 4 次,通常在首次用药后 4-8 周内起效。 2、小剂量方案:10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4次,或375 mg/m2静脉滴注1次,起效时间略长 |
118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 375mg/m2,qw,静脉滴注,共4周;或1000mg,2周后重复1次 |
119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与MTX联合) | 第一疗程给予静脉输注500-1000mg/次,2 周后重复给药一次;根据病情可在6-12 个月后接受第二个疗程。 |
120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与糖皮质激素联合) | 375mg/m2 qw,静脉滴注,共治疗4周 |
121 | 利妥昔单抗 | 注射剂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与糖皮质激素联合) | 375mg/m2 qw,静脉滴注,共治疗4周 |
122 | 硫唑嘌呤 | 片剂 | 炎症性肠病 | 欧洲共识意见推荐的目标剂量:1.5-2.5mg/(kg·d)口服,至少应用3-6个月 中国患者剂量:1.0-1.5mg/(kg·d) 亦有效 |
123 | 硫唑嘌呤 | 片剂 | 大动脉炎 | 每日口服2mg/kg口服 |
124 | 螺内酯 | 片剂 胶囊 | 痤疮 | 60-200mg/d,口服疗程3-6个月 |
125 | 螺内酯 | 片剂 胶囊 |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多毛症 | 50-100mg/d,口服 |
126 | 氯氮平 | 片剂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 起始剂量12.5mg,qd-bid口服,滴定剂量:在耐受范围内,每日剂量增加25 - 50mg,两周后达到每日300 - 450 mg的目标剂量;随后每周调整剂量1至2次,每次增量不超过100 mg,最大日剂量900mg |
127 | 氯沙坦钾 | 片剂 | 糖尿病肾病 | 有研究显示口服双倍剂量可能获益更多 |
128 | 氯沙坦钾 | 片剂 | 有蛋白尿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单独治疗肾小球肾炎和蛋白尿患者时,将ACEI或ARB上调至首次最大耐受或允许剂量 |
129 | 氯沙坦钾 | 片剂 | 慢性心力衰竭(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者。) | 从小剂量开始,起始剂量25-50mg,每天1次;目标剂量可150mg,每天1次。 |
130 | 氯硝西泮 | 片剂 | 惊恐障碍 | 成人:起始剂量:0.25mg bid,目标有效剂量1mg/d,可每3天增加0.125-0.25mg bid,最高剂量可达4mg/d(减量时应缓慢) |
131 | 吗替麦考酚酯 | 片剂 胶囊 | 肾病综合征 | 成人根据病理分型MMF的剂量推荐不同。大多在0.5-1g bid口服 儿童:20-30mg/(kg.d),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每日两次,治疗时间12-24个月。 |
132 | 吗替麦考酚酯 | 片剂 胶囊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1-2g/d,分2次口服 |
133 | 吗替麦考酚酯 | 片剂 胶囊 | 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用于成人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受体器官排异反应的预防 | 每天2次,每次1.5g,口服 |
134 | 吗替麦考酚酯 | 片剂 胶囊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日剂量1.0-1.5 g/d(单位),分2次口服 |
135 | 美金刚 | 片剂 | 血管性痴呆 | 第一周的剂量为每日5mg口服,第二周每日10mg,第三周每日15mg,第四周开始以后服用推荐的维持剂量每日20mg |
136 | 美法仑 | 注射剂 | 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 | 动脉内灌注剂量:4-6个月2.5mg;6-12个月 3.0mg;1-3 岁4.0 mg;>3 岁5.0mg。有明显副作用时降低剂量的25%,当反应不足时增加剂量的25%。最大剂量不能超过0.5mg/kg/疗程[2] 玻璃体腔注射剂量:20-40μg |
137 | 咪喹莫特 | 乳膏 | 浅表的基底细胞癌 | 外用,睡前涂抹患处,每日一次,每周五次,持续6周,药物应停留皮肤表面8小时 |
138 | 咪喹莫特 | 乳膏 | 日光性角化病 | 5%咪喹莫特外用,睡前涂抹患处,每周两次,持续16周,药物应停留皮肤表面8小时 |
139 | 米索前列醇 | 片剂 | 孕28周内胎死宫内、胎儿畸形且有子宫疤痕的孕妇促宫颈成熟引产 | 孕28周内:(200-400)ug/(6-12)h 口服[2] 孕晚期避免使用 |
140 | 莫西沙星 | 片剂 | 耐多药结核病(MDR—TB) | 400-800mg,qd,口服 |
141 | 纳武利尤单抗 | 注射剂 | 既往接受过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癌患者 | 每2周静脉注射240mg或每4周静脉注射480mg |
142 | 纳武利尤单抗 | 注射剂 | 伴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或完全切除患者伴转移的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 | 每2周静脉注射240mg或每四周静脉注射480mg。 |
143 | 纳武利尤单抗 | 注射剂 |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合并伊匹单抗)或单药治疗治疗BRAF V600野生型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或BRAF V600突变阳性患者的不能切除或转移黑色素瘤 | 当联合伊匹单抗时,30分钟内静脉给药纳武利尤单单抗1mg/kg,然后在同一日给与伊匹单抗,每3周给药4剂,然后每2周静脉注射240mg或每四周静脉注射480mg |
144 | 纳武利尤单抗 | 注射剂 | 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 每2周静脉注射240mg或每4周480mg |
145 | 纳武利尤单抗 | 注射剂 | 中高危晚期肾细胞癌(联合伊匹单抗或单药用于曾接收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患者) | 联合伊匹单抗:30分钟内静脉滴注3mg/kg,然后在同一日给予伊匹单抗1mg/kg,每3周4剂。然后每2周或每4周静脉滴注240mg或480mg |
146 | 纳武利尤单抗 | 注射剂 | 复发或进展的霍奇金淋巴瘤 | 每2周静脉注射240mg或每四周静脉注射480mg |
147 | 纳布啡 | 注射剂 | 术后镇痛 | 对于体重为70kg的患者,根据需要,10mg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每3-6小时给药1次,调整剂量以充分缓解疼痛并使不良反应最小化。阿片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单次用药最大剂量为20mg/dose,每日最大剂量为160mg/d |
148 | 奈达铂 | 注射剂 | 宫颈癌 | 每次给药80-100mg/m2,静脉滴注,每疗程给药一次,至少停药3-4周后重复下一个疗程。 |
149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联合铂和氟尿嘧啶,PD-L1(CPS≥1),经含铂类药物化疗后疾病进展) | 200mg,静脉滴注30min以上,每3周一次或400mg,iv,30min以上,每6周一次,持续治疗达24个月或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
150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联合曲妥珠单抗、铂类和氟尿嘧啶类用于HER2阳性的;PD-L1 CPS≥1的) | 200mg,静脉滴注30min以上,每3周一次或400mg,iv,30min以上,每6周一次,持续治疗达24个月或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
151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完全切除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或无法切除或转移的黑色素瘤 | 200mg,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每3周重复或400mg,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每6周重复,持续12个月,或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
152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联合阿昔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 200mg,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每3周重复或400mg,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每6周重复,联合阿西替尼5 mg,每日2次,持续达24个月,或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
153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化疗中或化疗后发生疾病进展,伴PD-L1表达(CPS ≥1)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 | 每3周200 mg静注30min以上,或每6周400 mg静注30min以上,持续24个月,或直到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 |
154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细胞癌 | 每3周200 mg静注30min以上,或每6周400 mg静注30min以上,持续24个月,或直到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 |
155 | 帕博利珠单抗 | 注射剂 | 既往用索拉非尼治疗过的肝癌患者 | 先前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每3周在30分钟内进行200 mg静脉输注,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无疾病进展的患者长达24个月。 |
156 | 帕利哌酮 | 注射剂 | 分裂情感性障碍,单药治疗或者作为情绪稳定剂及抗抑郁药的辅助用药 | 治疗首日注射本品150mg,一周后再次注射 100 mg,前 2 剂起始治疗药物的注射部位均为三角肌。 建议维持治疗剂量为每月75mg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或疗效,可在25-150mg范围内增加或降低每月的注射剂量 |
157 | 帕利哌酮 | 缓释片 | 分裂情感性障碍 | 起始剂量6mg qd口服,维持剂量3-12mg/d |
158 | 帕利哌酮 | 缓释片 | 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的治疗 | 推荐剂量6-12mg口服[2] |
159 | 帕罗西汀 | 片剂 | 广泛性焦虑障碍 | 20mg/d口服,至少一周后可再递增 10 mg/d |
160 | 帕罗西汀 | 片剂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常用20mg/d口服 |
161 | 培美曲塞 | 注射剂 | 复发性卵巢癌 | 500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 |
162 | 培唑帕尼 | 片剂 | 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 | 每天800mg空腹口服 |
163 | 人免疫球蛋白 | 注射剂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 400mg/kg/d静脉滴注,连续5天,每月一次,一般连续使用3个月,3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或稳定时可停用,改善不充分或无法使病情稳定时可每月复治1次(剂量可减半)或使用小剂量激素维持[3] |
164 | 泼尼松 | 片剂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对需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考虑口服泼尼松每日40mg,连续5天 |
165 | 泼尼松 | 片剂 | 类风湿关节炎 | 起始剂量5-60mg/d口服,根据个体反应用最小剂量短疗程维持(如<3月) |
166 | 普芦卡必利 | 片剂 | 男性便秘 | 2mg qd口服 |
167 | 普萘洛尔 | 片剂 | 婴幼儿血管瘤 | 用药剂量 1.0-1.5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 2.0 mg/(kg·d)。1 个月以下和(或)体重小于 5 kg 者,初始剂量为 1.0 mg/kg,分 2 次口服,间隔 6-8 h;如服药后无明显心血管或呼吸道不良反应,1-2 d 后增加至 1.5 mg/kg,分 2 次口服,间隔 6-8 h;1 周内增加至 2.0 mg/kg,分 2 次口服,间隔 6-8 h。1 个月以上和(或)体重大于 5 kg 者,剂量为 2.0 mg/kg,分 2 次口服,间隔 6-8 h。[2] |
168 | 普萘洛尔 | 片剂 | 特发性震颤 | 起始剂量:40mg bid口服 维持剂量:120-320mg/d,分次服用 |
169 | 普萘洛尔 | 片剂 | 预防偏头痛 | 常用剂量每次10-20mg,每日3次口服 国外批准剂量:起始80mg/d,分次服用,维持剂量160-240mg/d,分数次服用 |
170 | 普瑞巴林 | 胶囊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理性疼痛 | 75-300mg/d口服,肾功能减退患者按照说明书调整剂量 |
171 | 普瑞巴林 | 胶囊 | 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4岁及4岁以上患者) | 体重不超过30kg的儿童3.5 mg/kg/day分2-3次口服,最大日剂量为14mg/kg。体重超过30kg的儿童或成人2.5 mg/kg/day分2-3次服用,最大日剂量10 mg/kg/day(不超过600mg/d)。 |
172 | 普瑞巴林 | 胶囊 | 脊髓损伤相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脊髓损伤相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推荐的治疗剂量是150-600mg/天口服。初始日剂量150mg/天,分2次服用;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在1周内加量至300mg/天,分2次服用;经2-3周治疗后疗效不佳且可以耐受者可进一步加量至最大日剂量600mg/天,分2次服用。 |
173 | 齐拉西酮 | 胶囊 | 双相障碍Ⅰ型躁狂或混合发作急性期治疗 | 起始剂量40mg bid,与餐同服,可根据疗效与耐受性调整为40-80mg bid |
174 | 齐拉西酮 | 胶囊 | 双相I型障碍维持期治疗,与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合用 | 40-80mg bid口服,与锂盐或丙戊酸合用 |
175 | 去氨加压素 | 片剂 | 夜尿症 | 起始安全用量为男性0.1mg,每天1次口服;女性0.05mg,每天1次,最大剂量可0.6mg,建议根据患者的疗效调整剂量。 |
176 | 瑞舒伐他汀 | 片剂 | 高胆固醇血症(大于7岁儿童) | 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8岁-10岁儿童,口服给药,推荐剂量一日5-10mg。10-17岁儿童,口服给药,推荐剂量一日5-20mg。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7-17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20mg。 |
177 | 沙利度胺 | 片剂 |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于轻型) | 50-100mg/d口服 |
178 | 沙利度胺 | 片剂 | 白塞病 | 每次25-50mg,每日口服3次 |
179 | 沙利度胺 | 片剂 | 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与地塞米松联合 | 200mg/d,睡前或晚餐后1h口服,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28天为一疗程。地塞米松剂量为40mg/d,分别在第1-4,9-12, 17-20天服用。 |
180 | 沙利度胺 | 片剂 | 强直性脊柱炎 | 建议初始剂量25-50mg/d口服,逐渐增加至有效、可耐受的最低剂量维持,常用量50-100mg/d。部分男性难治性强制性脊柱炎,初始剂量50mg/d,每10-14天递增50mg,至150-200mg/d维持,国外有用300mg/d维持 |
181 | 沙格列汀 | 片剂 | 成人2型糖尿病与其他降糖药(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SGLT-2抑制剂)的联合使用 | 5 mg qd口服 |
182 | 舍曲林 | 片剂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起始剂量为25mg qd口服,早上或晚上服用,服用一周;一周后,剂量增加至50mg/d,此后剂量调整时间间隔不应短于一周。最大剂量200mg/d。 |
183 | 舍曲林 | 片剂 | 经前焦虑症 | 连续给药:起始剂量50mg qd口服,在整个月经期的早上或晚上服用。若疗效不佳,剂量可每个月经周期增加50mg/d,直至最大剂量为150mg/d 黄体期给药:起始剂量50mg qd,在整个黄体期的早上或晚上给药。若疗效不佳,可在每一个新黄体期的前3天先给予50mg/d,后增加至100mg/d。 |
184 | 舍曲林 | 片剂 | 社交恐惧症 | 起始剂量为25mg qd口服,早上或晚上服用,服用一周。一周后,剂量增加至50mg/d,此后剂量调整时间间隔不应短于一周。最大剂量200mg/d。 |
185 | 舍曲林 | 片剂 | 早泄 | 50-100 mg/d,口服 |
186 | 生长抑素 | 注射剂 | 急性胰腺炎 | 3.5 ug/kg/h,连续输注7-10天(体重<70kg:750ug;体重>70kg:3000ug) |
187 | 索拉非尼 | 片剂 | 经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治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 0.4g/bid,口服 |
188 | 他达拉非 | 片剂 | 肺动脉高压 | 40mg/qd,口服 |
189 | 他克莫司 | 胶囊 | 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狼疮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起始剂量0.05或0.1mg/kg/d,分两次口服,维持1-2年。 狼疮性肾炎:起始剂量为 2-3 mg/d(体质量≥60 kg,3 mg/d;体质量<60 kg,2 mg/d 或每日 0.05 mg/kg),2 个月后临床症状无好转,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 0.1 mg/kg |
190 | 他克莫司 | 胶囊 | 预防心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 | 成人:(与硫唑嘌呤或吗替麦考酚酯联用)0.075mg/kg/天,分2次口服,每12小时用药一次,移植后6小时给药。儿童:0.3mg/kg/天*,分2次服用,每12小时用药一次。 *若经细胞耗竭诱导治疗,则0.1mg/kg/天。 |
191 | 他克莫司 | 胶囊 | 重症肌无力 | 3.0 mg/d,分2次空腹口服,或按体重0.05-0.10 mg/(kg·d),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
192 | 他莫昔芬 | 片剂 | 少精引起的不育症 | 10-30mg qd口服[2] |
193 | 坦索罗辛 | 片剂 | 输尿管结石 | 超说明书使用循证医学证据(Micromedex):0.2mg 或0.4mg,qd口服 |
194 | 特立帕肽 | 注射剂 | 男性骨质疏松 | 20μg qd 皮下注射 |
195 | 替比夫定 | 片剂 | 围产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预防 | 600mg qd口服,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2] |
196 | 替吉奥 | 胶囊 | 胆道癌 | 一般情况下,根据体表面积决定成人的首次剂量。 体表面积(㎡) 首次剂量(按替加氟计) <1.25 每次40mg ≥1.25-<1.5 每次50mg ≥1.5 每次60mg 用法为每日2次口服、早晚餐后口服,连续给药28天,休息14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可根据患者情况增减给药量。每次给药量按40mg、50mg、60mg、75mg四个剂量等级顺序递增或递减。上限为75mg/次,下限为40mg/次。 |
197 | 替米沙坦 | 片剂 | 慢性心力衰竭(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者) | 从小剂量开始,起始剂量40mg,每天1次口服;目标剂量80mg,每天1次。 |
198 | 替米沙坦 | 片剂 | 有蛋白尿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单独治疗肾小球肾炎和蛋白尿患者时,将ACEI或ARB上调至首次最大耐受或允许剂量。替米沙坦最大可口服80mg/d |
199 | 替莫唑胺 | 胶囊 |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 每一疗程28天。每日口服200 mg/m2,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 |
200 | 替莫唑胺 | 胶囊 | 神经内分泌瘤 (转移性胃/肠/胰/肺/胸腺神经内分泌瘤) | 每日口服200 mg/m2,共5天,每28天为一个周期 |
201 | 替莫唑胺 | 胶囊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参见指南 |
202 | 头孢美唑 | 注射剂 | 胃十二指肠手术和剖宫产术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用于胃十二指肠手术预防用药时,30-90min静脉1-2g,或术前30-90min静脉应用1-2g,术后8和16h后再各追加1次(1-2g)。用于剖宫产术时,2g静脉滴注,或先用lg静脉滴注,8和16h后再各追加1次(1g) |
203 | 头孢噻肟 | 注射剂 | 腹部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胃肠手术、泌尿生殖道手术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在手术开始前30-90min静脉滴注1g,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204 | 头孢西丁 | 注射剂 | 胃肠道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切除术或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 成人术前30-60min静脉应用2g,以后24h内每6h静脉滴注1g。用于剖宫产时,2g静脉滴注单剂治疗,或先用2g静脉滴注,4h和8h后各追加1次(2g) |
205 | 托吡酯 | 片剂 胶囊 | 12岁及以上患者偏头痛的预防 | 常规剂量为100mg/d,分2次给药。推荐的剂量滴定方式如下:第1周,早晨不服药,晚上口服25mg;第2周早晨服药25mg,晚上服药25mg;第3周,早晨服药25mg,晚上服药50mg;第4周,早晨服药50mg,晚上服药50mg。剂量的滴定应以临床疗效为指导,若需,可延长加量间隔。 |
206 | 托瑞米芬 | 片剂 | 适用于治疗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 每日一次,每次60mg口服 |
207 | 托珠单抗 | 注射剂 | 巨细胞动脉炎 | 162mg/周,皮下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