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 张家军/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吕寒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 ![]() 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新型劳动,对传统的劳动教育发起新一轮的变革挑战。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劳动手段智能化、劳动场域虚拟化、劳动过程创新化和闲暇时间丰裕化,将触发劳动教育在育人身份、实践方式、教育重心与劳动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在博弈。同时,容易使劳动教育陷入技术主导式教学、分散式个人实践、偏狭化身体教育、误读式劳动意义的境地,弱化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道德、劳动知能和劳动价值观等智能时代必备的劳动素养。对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回归人师引领,培育反思创造的劳动精神;推进共同参与,陶铸团结协作的劳动道德;还原整全身体,推动劳动知能的完整发展;澄明劳动意义,树立等值齐观的劳动价值观,以积极的姿态面向未来,培养具备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素养的智慧型劳动新人。 ![]() ![]() ![]() (本文编辑:徐华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