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诊诊治流程 2. 紧急评估、诊断与分层救治 2. 1 紧急评估 意识评估: 首先判断意识,意识障碍既提示严重失血,也是误吸的高危因素。 气道评估: 评估气道通畅性及梗阻的风险。呼吸评估: 评估呼吸频率、节律、用力及血氧饱和度。 循环评估: 监测心率、血压、尿量及末梢灌注情 况。条件允许时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2.2 诊断 典型呕血 、黑便或便血表现的患者 ,容易诊 断 。胃液、呕吐物或大便潜血阳性,提示可能为出血患 者。而对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就诊的患 者,特别是生命体征不稳定、面色苍白及无法解释的急性血红蛋白( Hb) 降低的患者,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存在活动性出血、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意识障碍、误吸或GBS>1(见附表1)中任意一 项,应考虑为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贫血貌、持续性呕血或便血、晕厥、血压过低或 Hb 水平过低,均提示严重失血。当呕血、黑便量与贫血程度不相符时,应警惕隐匿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呕鲜血与咖啡色液 ,均提示病情危重 。 2. 3 分层救治 3. 紧急处置 陈述 3: 高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紧急处置(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 100%) 。常规措施“OMI”,即吸氧( oxygen) 、监护( moni- toring) 和建立静脉通路( intravenous)。 3. 1 容量复苏 陈述 4: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容量复苏,恢复并维持重要器官灌注( 证 据水平: 高,一致率: 100%) 。 3.2 输血 陈述 5: 权衡输血风险和获益,采取最佳输血策略(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 97. 7%) 。 3.3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陈述 6: 在积极进行容量复苏后仍存在持续性低血压,为保证重要器官最低有效灌注,可选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 100%) 。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在失血性休克导致的严重持续低血压状态下使用。但目前缺乏高水平证据支持。 3. 4 初始药物治疗 陈述 7: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不明时,可静脉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 和生长抑素治 疗,病因明确后再行调整( 证据水平: 低,一致率:98. 9%) 。 陈述 8: 高度怀疑为静脉曲张出血时,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 83%) 。 4 .全面评估 4. 1 推测出血病因 陈述 9: 初始处置后应全面评估判断出血病因 (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 100%) 4. 2 动态监测 陈述 10: 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并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 100%) 。 4. 3 病情严重程度、临床干预需要和预后评估 陈述 11: 对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需要和预 后进行临床评估( 可参考 GBS 评分量表) (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 98. 9%) 。 5 .进一步诊治 5. 1 用药管理 陈述 1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内镜干预前后应考虑使用 PPI(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97. 7%) 。 5. 1. 2 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 5. 1. 3 止血药物 陈述 14: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慎用止血药物 ( 证据水平: 低,一致率: 92%) 。 5. 1. 4 抗菌药物 陈述 16: 权衡出血与缺血风险,个体化管理抗栓药物(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 97. 7%) 。 5. 2 三腔二囊管 陈述 17: 三腔二囊管仅作为处理内镜难以治疗的 EGVB 的临时过渡措施( 证据水平: 高,一致率:95. 5%) 。 5. 3 急诊内镜是明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关键检查,在疾病危险分层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急诊医师应积极稳定患者循环状况,做好气道保护,为顺 利完成内镜检查和治疗创造条件。患者病情危重或不适合转运时,可在急诊抢救室或 ICU 严密监护下实施床边内镜。若首次内镜未完全止血,必要时可考虑重复内镜检查治疗。 5. 3. 1 内镜检查时机 陈述 18: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 h 内进行内镜检查; 经积极复苏仍有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进行紧急内镜检查; 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在 24 h 内进行内镜检查。疑似静脉曲张出血应在 12 h 内进行内镜检查(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98.9%)。 5. 3. 2 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陈述 19: 可考虑在内镜检查前 30 ~ 120 min 静脉输注红霉素 250 mg 以改善内镜视野( 证据水平:高 ,一 致 率 : 8 0 . 7 % ) 。 5. 4 腹部 CT 血管造影( CTA) 及其他检查 陈述 20: 内镜禁忌或检查阴性者,若仍有活动 性出血,可行腹部 CTA 寻找潜在出血原因(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 98. 9%) 。 5. 5 介入检查治疗 陈述 21: 内镜禁忌或检查阴性者仍有活动性出血,或药物及内镜治疗出血失败,或腹部 CTA 提示 出血,可急诊介入检查治疗(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98. 9%) 。 5. 6 多学科诊治和外科手术干预 陈述 22: 对于药物、内镜及介入治疗难以控制的持续性出血,可启动多学科诊治,必要时外科手术干预(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 97. 7%) 。 6. 预后评估 陈述 2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稳定后需对预后进行评估,风险评分量表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证据水平: 中,一致率: 94. 3%) 。 来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