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画图题总是画不准确? 对建筑画图只会死记硬背? 没有完整的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 “中建第九讲" 基本概念1、新旧关系:科学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是保守与激进的平衡发展,是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是保存与修复的大前提。 2、历史空间:是historic place(具有保护身份的空间、地方、场所),而不是historical space(有历史年头的空间),它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镇。从历史空间环境保护的角度可以统称为建筑与城市遗产,Urban heritage & architectural heritage。 3、建筑遗产:广义指保存下来的“故旧建筑historical building” 狭义指依法登陆的“历史建筑historic building” 4、《遗产价值论》:奥地利李格尔Alois Riegl提出,认为遗产价值包括: 纪念性价值,如重庆白公馆纪念国共内战历史事件 年代价值,如江西婺源徽派民居 艺术价值,如故宫官式彩画 使用价值,如经过翻新复原后和平饭店投入使用 5、建筑遗产的真实性Authenticity: 从初建到演变的某段时空范围内,建筑形成方式和其形态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保持完好或基本完好,实质是形态特征与材料、工艺的对应关系是否真实存在。《奈良文件》 左图为唐朝佛光寺大殿;右图为明清太和殿 6、建筑遗产保护的类型: Preservation(美国)—Conservation(欧洲)
《Architecture Addition》一Design and Regulation,加法建筑学——设计与规则 7、建筑遗产的修复理论: 1)“修复”词源: “restoration修复”与“restaurant进餐”同源; “restoration”源于“restaurabo”(餐馆)“restore”(足食),“restaurateur”也有“食堂”及修整双义,引申为“修补”、“重修”、“复原”、“复建”。 2)存遗论: ①李格尔:“年代价值”至关重要,历史岁月沧桑不能被抹杀; ②《马德里建议》:1904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提出“对于不再使用的纪念性古迹或废墟,其价值存留在于维持现状”。 ③《威尼斯宪章》:1964,“修旧如旧,补新以新”。核心内涵是科学性修复。 ④《奈良文件》,1944,提出模型修复理论,建筑遗产的真实性。 左图为现存古罗马遗址;右图为四川广元昭化古城 3)进化论: ①奥古斯都:“我接受一个砖石的罗马。但我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城”。 ②《马德里建议》:“对于使用中的历史建筑,则应以美的准则来修复”。 ③维奥莱·勒·杜克:“非为保存preservation而保护conservation,实为创造creation而修复restoration”。 ④穆栋,巴黎圣母院当代修缮之持建筑师:“应兼顾建筑整体的真实价值和局部遗构的真实价值”。 4)风格性修复: ①奠基人是维奥莱·勒杜克,18C-19C 以中世纪教堂为主题的古迹修复热潮,兼有古迹存活 survivay的修复&古式存活复兴revival的重塑remodel,即有根据的修复、复建与臆测性的复原、改建之间的明确界限被模糊化甚至去除了。由此,“修复”一词在19c后期竟成了彻头彻尾破坏的婉辞,进而可以了解“哥特复兴”在当时的盛行,也连带了对中世纪哥特建筑的修复性破坏。 Ruskin批判:《建筑七灯》一如何对待历史空间:牺牲、真理、美、记忆、顺从、力量、生活;﹒ 巴黎——19世纪的巴黎,机械化生产初期; 上海一近代的东方巴黎 北京—古代北京即农耕文明的北京,但现在的北京,生活形态已经彻底改变,保护过程艰难。 5)科学性修复: ①意大利古斯塔夫·乔万诺尼提出“修复五要素” 加固consolidation 复位reset 释放liberation 完形completion 翻新renovation。 ②活化和加建原则: a改建与适应性——吴良镛菊儿胡同; b存真还是唯美——乌镇; c可逆性原则——金字塔; d改扩建路线——法律判定 6)修复的技术系统: 首先要通过实测、检测、调查、建档等诊断手段,搜集和分析尽可能详实的图文和样品信息资料,对其信息进行病理分析;其次运用维修、加固、整饬等特种技术进行治疗: 骨骼一承重体的加固; 肌肉一维护体的整修; 血管、神经─管线、设备改造; 脏腑一空间的整治和活化; 皮肤一面层材料的维修。 8、建筑遗产保护的组织与纲领: ①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 《内罗毕建议》,1976,即《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2017,中国的厦门鼓浪屿和青海可可西里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共有52项。 ②ICOMOS:国际历史纪念建筑及遗址理事会,民间组织,是历史建筑保护的觉醒以及现代保护运动的开始。 《威尼斯宪章》一《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1964,对建筑遗产保护做出纲领性规定,提出“修旧如以,补新以新”,不能混淆历史的界限﹔从该宪章开始,中国的保护运动已经形成。 《华盛顿宪章》一《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1987,提出历史街区保护问题; 《奈良原真性文件》,1995,东方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与遗产多样性 《墨西哥宪章》,1999,提出乡土建筑保护问题。 ③1933,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雅典宪章》,功能城市; 1977,国际建协(UIA),《马丘比丘宪章》,批判性继承《雅典宪章》,表达了人类对城市这一生存空间“宜人化”的追求; ④《文物保护法》:1982年颁布把建筑纳入文物,提出“重点保护、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 建筑遗产保护的原则:
9、建筑遗产的评定方法: ①风格认识:最不可靠,最肤浅的方法; ②热释光:鉴定非金属结晶体,无机体(陶、砖、瓦等), ③C14;鉴定有机物(纸张、贝壳、木材等),历史年代在2000年左右的非常精确,也最为常用; ④天文学记载:根据当时的天文记录进行推断遗产的年代 ⑤尺度复原法:根据营造尺进行换算,推断遗产尺寸; ⑥模数理论:根据材份、斗口等模数系统鉴定建筑遗产。 No.2 中国历史空间的问题1、废墟处理:维护还是完型? ①废墟完型前提: 1)文化象征需要; 2)掌握真凭实据; 3)保留现存遗迹。 ②探索方向: 1)遗址现状,重在维护; 2)本体复原,须凭实据(可能性); 3)周边环境:与古为新。 2、一个悖论: ①现代性modernity促进了合理的城市化和建筑工业化(出自工具理性的判断)﹔ ②现代性modernity导致文化断根的城市化和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出自价值理性的判断)﹔ ③于是,面对历史空间变有两种倾向:“新陈代谢”&“怀古守旧”。 3、三个事实: ①19C中叶,法国的奥斯曼计划,20年改造了巴黎,中国20年改造了大半个中国; ②西方可持续城市化以后工业时代为背景,中国则是“两次浪潮”同时袭来,要以农耕为主的时代过渡到工业和后工业时代,演化的基础和西方相差一个文明的阶梯; ③近代开埠的就工业城市是另一种例外,上海保留近代旧城区82平方千米的1/3,即27平方千米的风貌区和150万㎡近代里弄住宅,但其他传统城镇难逃厄运;例如吴良镛北京菊儿胡同:有机更新,类四合院,成功之处在于对北京的回应,失败之处在于非大众化。 4、几点结论: 修缮工程需要策略选择,既要遵循普世价值观(威尼斯宪章)的约束,又要延续本土价值观传统的精华。 价值判断是外在于历史建筑本体的,是主观相对的,属保护理论范畴;而保护的底线只有求助于立法及确定法律身份。 “死”遗产(标本空间)与“活”遗产(再生空间)应分别对待,走“与古为新”的辩证保存与修缮之路。 No.3 中国传统建筑遗产观1、三大构成: ①以官式建筑为代表的古典建筑遗产:故宫 ②分布于各个地域的风土建筑遗产 ③西方建筑影响下的近现代建筑遗产:外滩 2、新旧哲学观 1、道与器,重道轻器。 《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老子,朴散则为器。 2、古与今,与古为新 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司图空《二十四诗品》,“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3、中国传统营造观与修缮观: ①营造: (明)计成《园冶》,造屋:3匠7主,造园:1匠9主。 “匠心高于匠作,意匠高于工匠”。 ②修缮: 古代修复观“朽者新之”、“废者兴之”、“残者成之”、“因旧为新”。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绪论,“素不重原物质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创建年代而已”。重式轻代。 PS:大家一定要去看视频哦,视频里会有不一样的干货! 相关阅读: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2 | 从起源学说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3 | 从地理背景看各地风土民居的特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4 | 从营国制度看古代国都的变迁发展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一季 0元图解建筑史 -01 | 怎么以时间脉络说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03 | 怎么用权利空间理论解读中国传统聚落——国都的变迁 0元图解建筑史-05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2)——斗栱、厅堂殿堂 0元图解建筑史-06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3)——宋清建筑对比与小木作专题 0元图解建筑史-07 | 中外建筑关系(1)——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08 | 中外建筑关系(2)——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10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1—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1 | 怎么解读单一建筑作品—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2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2—以罗马风-哥特式建筑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3 | 怎么用理论解读建筑师及作品—以文艺复兴建筑师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4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5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6 | 怎么解读建筑师1(演变)—密斯空间序列的变化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1 | 以时间脉络梳理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5 | 中国木构建筑——殿堂-厅堂、小木作专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7 | 中外建筑关系—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8 | 中外建筑关系—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9 | 西方建筑史发展框架及理论知识储备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0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1| 怎么解读单一建筑作品—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2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2—以罗马风-哥特式建筑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3 | 怎么用理论解读建筑师及作品—以文艺复兴建筑师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4 | 怎么批判的学习建筑史—以手法主义和巴洛克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15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6 | 怎么多维度解读建筑史—以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耶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7 | 现代建筑的空间特征 Space Feature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2 | 远古眺望:古埃及、爱琴海与古比伦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3 | 如何对比学习古典建筑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4 | 如何对比学习古典建筑 ——以拜占庭建筑和西欧中世纪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7 | 现代主义的前夜:风格派的探索解析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9 | 后现代、新理性主义、批判地域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4| 手法主义与古典建筑语言的推广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4| 官式建筑之单体——晋祠圣母殿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5|官式建筑营造意匠1一基础、柱子、枋、构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