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宝典之一百二十二:周怡家训

 haior 2022-06-15 发布于重庆

周怡,字顺之,号讷溪,明代仙源(今安徽黄山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登进士,曾任吏部给事中、太常少卿。

周怡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刚正直言,曾经因为弹劾严嵩的事情得罪明世宗嘉靖皇帝,被廷杖后关入锦衣卫狱,前后长达五年。

家训宝典之一百二十二:周怡家训

周怡家训《书示贵儿》:

做人要立决烈志,奋刚大气,存中正心,养灵明性,调和平情,出典则言,行光明事,积博厚德,成悠远业,方做得个大人。

译文:

做人,立志要坚毅,气魄要宏大,内心要中正,个性要明快,情绪要平和,说话有根据,做事要磊落,品德要厚重,成就要久远,才能做个高尚的人。

周怡家训《衡山寄示可贵儿》:

人家盛衰,只看后来人如何。后来人贤不肖,未必是天生定,亦在人学不学尔。学则检束身心,存养德性,处事接人,自循道理,不肯忽略。一起心动念,便恐不合于天,便恐不合于人,便恐得罪于鬼神。宁过于厚,不肯流于薄。如此等人,心地光明,行事平易,处富贵可长保富禄,处贫贱可免耻辱,即此便是盛也。若不学之人,但知利己,不顾损人,人我相忒,分明即父子兄弟夫妇间,也隔藩篱,分尔我。广大心胸自割狭小,更何地方容人,更何地方受福?如此等人,处富贵多敛怨,处贫贱不免苦恼,即此便是衰也。人皆谓盛衰天数,若如此看,盛衰却是人自取也。故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古之智者有言曰:“知微君子,必不肯蹈祸患之域。”将见益之盛,不待天损而自损之,荣之极,不待天辱而自辱之。何谓自损?检察己过,自责自克,不敢贰过,不敢文过,不敢惮改是也。何谓自辱?割己之所爱与人共之,舍己之所欲与众同之,食甘自菲,衣甘自恶,处甘自下是也。能自损则曰益,能自辱则曰荣,盛衰岂不由人自取哉?吾尝自思前人勤俭辛苦淡薄,积福与我后人享受;忠厚谦谨,积德与我后人受报,若我后人享尽福、受尽报,则我之后人无所受我报矣。可惧,可省!一身吃着有限,吃些粗的,着些粗的,将就用些,却何不可?若分些与人,且不论人感德,只此行亦何等快乐!又何可刻薄取人以自肥饶也。自心凡事不恼怒,享和平之福,自然人悦神佑,百禄同来。我平日少此一着,自亦觉得无福,但一念心好,鬼神悯之,汝不可不以为戒!读书莫懒惰,莫与不学好的人同处,与君子交。坐谈莫说闲话,莫说人家长短,莫发人隐事。家中内外谨严,我在此赖有刘师泉先生、刘三五先生同处,朝夕切磋,甚有益。山间绵衣服多,有新单衣甚便。此间甚暖,余事不悉。

译文:

家庭兴盛衰败,只要看后辈人怎么样。后辈人贤良或者不贤良,不一定是天生的,也在于人是不是好学。好学就能检查约束自己,修养品德性格,为人处世,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会疏忽。有了不好的心思,就害怕违背天意,害怕违背人心,害怕得罪鬼神。宁肯过分忠厚,也不要流于轻浮。这样的人,心地光明,做事谦逊平和,身家富贵能长久保持财富禄位,身处贫贱能免于受辱于人,这样的人家就要兴盛了。那些不好学的人,只知道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损失,彼此分的很清,就是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也隔着一堵墙,要分清你我。自己把心胸分割的很小,哪有地方容得下别人,还哪有地方享受福分?这样的人,身家富贵就经常招致怨恨,身处贫贱就免不了烦恼,这样的人家就是要衰败了。人都说盛衰是天数注定,这样看来,盛衰却是每个人自己招来的。所以说“祸福无不是自己求来的。”古代的智者说过:“有预见的君子,一定不肯跳进火坑。”看见好处太多,不等到上天减损自己就减损了,荣盛到顶了,不等到上天裁减自己就裁减了。什么是自己减损?检查自己的过错,内心歉疚而克制自己,有错不敢再犯,不敢掩饰错误,不敢忌惮改正错误。什么是自己裁减?割舍心爱之物和人共享,舍弃自己想要的和人共有,甘心吃粗茶淡饭,甘心穿粗布衣服,甘心身处贫贱。能自己减损就是好处,能自己裁减就是荣盛,盛衰岂不是由个人自己招来的吗?我曾经想前人勤俭辛苦过平常日子,积福留给我们后人享受;忠厚谦虚谨慎,积德留给我们后人接受,如果我们后人享尽福气,受尽德报,那我们之后的后辈就享受不到我们留下的福报了。可怕啊!警惕啊!自己吃的有限,吃些粗食,穿些粗衣,凡事别太讲究,有什么不行呢?如果分一些给别人,且不说别人感恩戴德,只是这样也很快乐啊!又怎么会刻薄赚钱只顾自己富裕呢。心里凡事不生气,享受心平气和的福气,自然人自己开心神灵护佑,好事都会一起来。我平时少做了这件事,自己也觉得没有福气,但只要有了一念之善,鬼神都怜悯我,你不能不引以为戒!读书不要懒惰,不要和不学好的人相处,要与君子人交往。聊天不要说闲话,不要谈论他人长短,不要揭人隐私。家里要内外严谨,我在这里和刘师泉先生、刘三五先生一起,早晚切磋,很有益处。山间棉衣多,有了新单衣很方便。这里很暖和,其他事不多说。

周怡家训《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译文:

由俭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俭朴困难。吃饭穿衣,如果想到得来困难,就不敢轻易多花费,吃一顿酒肉,可以吃几天的粗茶淡饭。买一匹纱绢,可以买几件粗布衣服。不挨饿不挨冻足够了,何必贪图吃好穿好,有的时候经常想想没有了怎么办,不要等到没有的时候才想起有的时候,这样,子孙后代才能长久过上好日子。

周怡的家训,实际是给后代的几封信,主旨是应该如何立身成人、如何修身树德、如何生活。关于成人,周怡的几句话令人荡气回肠:“做人要立决烈志,奋刚大气,存中正心,养灵明性,调和平情,出典则言,行光明事,积博厚德,成悠远业,方做得个大人。”关于修养,注意认为要“检束身心,存养德性,处事接人,自循道理,不肯忽略。”个人品德“宁过于厚,不肯流于薄。”只有这样的修养,培养出来的品性才能“心地光明,行事平易,处富贵可长保富禄,处贫贱可免耻辱,即此便是盛也。”周怡还认为,个人的荣辱,家庭的盛衰,与其说是外部原因所决定,不如说完全是由自己来选择的,“能自损则曰益,能自辱则曰荣,盛衰岂不由人自取哉?”应当说是很有见地的看法。而周怡的《勉谕儿辈》则因为简洁易懂的说明了节俭生活的道理,而被广为称颂,“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也成为很多家庭教育孩子节约时经常说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