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受外国传来的文化影响,中国人的穿戴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广州。孙中山先生在那个时期,正在广州担任元帅一职,他看街上人穿的长袍马褂与外国的西装,在正式场所穿着时的不协调,决定设计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正装,以突出正在经历思想解放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于是,孙中山先生找来当时同在元帅府任职的黄隆生商议,这黄隆生是服装界商人,又热心支持民主革命事业,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服装为样板,结合西装衬衣的硬领,袖口的特点,摈弃了西装刻板,行动不变的缺点,再融以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的特色,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即庄重,又穿着舒适,活动方便的服装,将它命名为中山装。 中山装的上衣前面有四个口袋,含意为,礼、义、廉、耻,上面两个可以插笔之类的物品,下面设计成琴袋式样,可以装较多的东西,再配以兜盖,不易掉落。扣子设计为五颗,象征,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个独立行使权力,䄂口上配有三颗纽扣,不仅为了装饰,还有民族、民权、民生的三个内涵,为象征国家的和平统一,整个后背一整片设计,没有接缝。裤子设计以简单为主,两侧为暗袋,前面还有一个小口袋,用于装手表之类,小的贵重物品,后臀上还设计了装饰用的带盖暗袋。 整个设计下来,中山装以其庄重地穿着,明朗的线条,简单地裁剪,舒适地体验,在国内很快流行,深受国人的喜爱。 后来,中山装被定为国服,并被一直沿袭到今,它从一个服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