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大多数非西方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服装,国家领导人即使在正式场合,身着民族服装,也是对本国文化的彰显和尊重。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西装就是他们的传统服装之一,他们穿西装,是沿袭西方自身文化传统的体现。当今世界,非西方国家中,只有中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服装,中国人在重要的场合,都以穿西装为标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近三十多年的事情,也是这三十多年间,彻底拥抱西方的一个表现。彻底倒连我们自己的服装都放弃了,自我鄙视了,这是逆向种族主义的另一个体现。
中国以前不是这样的。辛亥革命之前不必多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根据西方的一种服装款式,设计了“中山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山装只是中国人新式标准服装之一,那时候,还有中式服装,其地位与中山装、西装不分高下,也可以在正式场合穿着。后来,我们只剩下了中山装这个唯一的标准服装。到今天,“中山装”即便没有完全退出中国的政治舞台,出现的场合也非常有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以西式服装为正装。日本早就号称“脱亚入欧”,即便如此,日本也没有彻底抛弃自己的传统服装。与日本相比,现代中国对于自己的传统,不免太绝情了。
近年来,传统服装在中国也渐渐多了起来,但是,很遗憾,在很多场合,传统服装都是服务行业服务人员的工作服,例如饭店端盘子的,酒店扫厕所的。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则以西装加以区别。这种以服装显示等级地位的现象,完全是殖民地的产物。而当今中国很多地方,不需号召、不需强迫,自觉自愿地用服装这一外在形式,将自己定位在比西方人低下的位置上。这种文化上的奴性已经深入地存在于不少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比方说,在一些国家级的正式场合,女性服务员有时候会穿旗袍,很漂亮妩媚,但是,男嘉宾几乎都身着西式服装。这一现象等于是用男女不平等、重男轻女的潜意识,再次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地位高于中国文化。
对待传统服装的态度实际上与对待整个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当今中国很多地方都在拆迁,一方面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破坏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同时还彻底破坏了留存不多的传统生活方式。在其背后,都是作践自己文化传统的错误思潮。可喜的是,当今年轻人中,对于传统服装的喜好已经开始出现,不少80后、90后的年轻人以穿“汉服”为荣,为时髦。还有一些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也不再以西式婚纱为唯一选择。但这还不够。唐装曾经出现在APEC会议上,成为很多国家领导人共同穿着的服装,但那更像是会议中间一个娱乐化的小插曲,而非中国的正装。要恢复中国传统服装的正装地位,需要我们彻底改变崇洋媚外、鄙视自身传统文化的错误。这一错误思潮已经流行了较长时间,我们也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去改变。
当“四月网”的年轻人来电说想采访我的时候,我决定,穿中式服装出镜。我希望,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服装厂,多设计、生产一些价廉物美的中式服装,也可以在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加一些符合现代使用需求的新设计。顺便说一下,西装为何要打领带?其实,打领带的着装,脖子和胸口挺冷的。我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丝绸传到西方以后的结果。丝绸来到西方非常昂贵,西方人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穿整件丝绸服装。为了显示自己也有点钱,便少买一点丝绸,扎在脖子上,故意露出来,目的是让其他人看到。如今,中国人再学西方服装的这种方式,实在是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