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志愿军表彰大会,除了中央的高层领导和部队的众多首长以外,参会的还有许多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有着极为出色的功劳的志愿军战士。 其中,有一位名叫苏吊蛋的志愿军战士。 与其他的战士不同的是,在这次的表彰大会上,他不仅得到了表扬和嘉奖,甚至还从毛主席那里,得到了一个新名字。 ![]() 毛主席与苏吊蛋 年少从军1929年,苏吊蛋出生在太原小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中。 “吊蛋”在太原的方言之中是调皮、淘气的意思。 苏吊蛋从小就十分的顽皮,经常跟同村的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打闹,于是父母就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由于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旧社会,农民家庭的收入十分微薄,种地的收入除了要顾上自己家的温饱以外,还要给地主家上交一大半。 这让一家人本就难以维持的生计,更是变得雪上加霜。 在苏吊蛋的童年时期,经常是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窘迫日子。 到了年少时期,日军的铁蹄又将战火带到了山西大地之中。亲眼看着家乡的土地沦到日本人之手,这让苏吊蛋十分愤慨。 家国情怀、阶级斗争,当时中国大地上所存在的两种最为激烈的矛盾,刹那间全部涌向了这个少年的心头。 ![]() 红军战士 于是,从那一刻起,苏吊蛋决心长大之后一定要参军,将这些魑魅魍魉、害人恶虫全部赶出自己的家乡。 恰逢当时八路军总部就设立在山西一带,在革命思想和抗日精神的号召之下,1945年,16岁的苏吊蛋毅然决然地加入八路军的阵营,与诸多战士一起,参与到前线的作战任务当中。 当时苏吊蛋被分配在了吕梁分区十七支队,主要任务是跟随着部队将吕梁一带残存的日寇清剿干净。 不过那个时候日本鬼子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无论是在中国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都接连失败,所以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也所剩无几。 ![]() 红军战士 再加上八路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那段时间的战斗行动进展得十分顺利。 而苏吊蛋在这一时期也仅仅是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伏击战,从中尝到了消灭日寇的胜利滋味。 1945年8月15日,在苏吊蛋参军仅仅三个多月之后,日本就宣布了投降。 华夏大地上残余的日本鬼子,也都被赶回了老家。 而真正让苏吊蛋在战场上开始展现飒爽英姿的,则是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 ![]() 解放军帮助老百姓割麦子 敢打敢拼,英勇作战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太原和山西大部分被阎锡山的晋绥军所占据。 而苏吊蛋所在的吕梁分区,则跟随解放军第一兵团,与其展开了为期两年的战斗。 随着时间的流逝,苏吊蛋参加的战斗越来越多,逐渐从一名稚气未脱的新兵蛋子,成长为一名敢打敢拼的解放军战士。 1948年10月,太原解放战役打响。 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又是晋冀鲁豫地区的重镇,是整个大西北的门户,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果看过《亮剑》的观众,应该知道这么一句台词:“要给李云龙一个师,他敢打太原!” ![]() 红军战士 虽说电视剧之中添加了夸张的艺术成分,但是由此也能对太原的重要性窥见一斑。 作为阎锡山兵团统治山西的大本营,太原的城防十分坚固,再加上地势的影响,让整个城池易守难攻,像一个没有一丝缝隙的铁桶一般。 如果选择正面强攻,势必会让我军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 于是,针对太原这样严密的防御体系,负责指挥进攻太原的第一兵团前委经过慎重商议,决定采取“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太原”的战略方针。 说白了,就是要采取“围点打援”的经典战术,然后使其不攻自破。 ![]()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苏吊蛋的部队奉命前往晋源北部的冶峪附近进行埋伏,准备对前来增援的敌人发动突袭。打破他们援助太原的计划。 凌晨五点多,部队就埋伏到了这里,一直到了上午11点,敌人的增援部队才迟迟到来。 虽然是苦等了一数个小时,但是解放军战士们的意志却没有丝毫的减弱,对着敌人发动了一连串激烈的进攻。 看到解放军宛如神兵天降,敌人刚一接触就被击溃,然后被打得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在这次的战斗之中,苏吊蛋发挥得极为英勇。 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惧危险,冲到部队的最前面,拿起机枪对着敌人一通扫射,俘获了十几名战俘,并且还缴获了他们手中的步枪、手枪、手榴弹等一些武器装备。 ![]() 解放军战士 不过,大家还没来得及品尝胜利,就又接到了前方侦查员传来的通知。 原来是阎锡山得知了此次的战斗,正准备派遣大批部队,前来与解放军进行战斗。 因为冶峪地区是太原的一个重要门户,如果这里被解放军占领,那么他的部队就无法及时赶来增援,那样一来,整个太原就将会失守。 于是,没过多久,阎锡山就调派了整整一个师的兵力,前来攻打冶峪,除了大量的兵力以外,这支部队还装备了60多门火炮,还有十几架飞机进行空中支援。 而反观我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在山中驻守防御,双方明面上的兵力部署差距甚大。 不过,以弱打强向来就是我军擅长的作战风格。 ![]() 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是敌人兵力数倍于我,战士们也丝毫不畏惧。 没过多久,敌人的主力部队便来到冶峪山下,开始对我军发起进攻。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解放军战士个个奋勇当先、不畏生死、以一敌百,接连打退敌人的几十次进攻。 眼看强攻无法将解放军战胜,敌人又开始用火炮和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 一时之间,整个山野都弥漫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然而,即便是冒着熊熊的烈火、还有浓浓的黑烟,战士们也是咬牙坚持,继续保持着防御态势,将阵地守得固若金汤,没有丝毫撤退的行为。 苏吊蛋所在的那个排,这次的战斗减员已然达到了四分之三。 ![]() 解放军战士 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剩下的战士带着大家的意志,强忍着痛苦与悲伤,继续与敌人战斗。 在这场战斗当中,苏吊蛋也被子弹打伤了大腿,随后他拖着只有一条腿能够行动的身体,继续在阵地上坚持了两天两夜。 最后,敌人付出了2500人伤亡的代价,却依然没有将我军的阵地拿下来。 而太原也在不久以后,被我军的主力部队所攻破。整个西北地区的局势一下子打开了。 由于在这次的战斗中作战勇敢,轻伤不下火线,苏吊蛋也被授予了一等功的表彰。 如果说抗日战争,让苏吊蛋见识到了真正的战场,那解放战争,就让他淬炼成为了一名勇敢坚韧的战士。 而之后的抗美援朝战役,则让苏吊蛋成为了名扬全国的战斗英雄。 ![]() 解放军攻入太原 “打坦克”的战斗英雄在太原解放战役结束以后,其他各地也纷传来捷报。 不久之后,在中央的领导之下,解放军就将国民党部队的残余势力赶出了中国大陆,彻底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随着天安门上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新中国在这一刻正式成立了。 这个消息传到苏吊蛋的部队之中以后,在场的诸多战士顿时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呐喊声。 许多人都难以控制住情绪,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其中也包括了苏吊蛋。 ![]() 毛主席与战士们 毕竟,将侵略者和剥削人的地主从国家赶出去,是他一直以来埋藏在心中的梦想。 而在今天,这个梦想也终于完成了。 1950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的一年以后,随着毛主席的一声号召,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而苏吊蛋也跟随着部队再次出征,前往战场。 虽然这个时候他才23岁,但也已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了。 所以相比于其他志愿军战士,苏吊蛋的战场经验极为丰富。 当时由于双方之间的武器装备差距甚大,尤其是美军的坦克,让志愿军十分头痛。 每次遇到,都要花费很大一番功夫才能将其摧毁。 ![]()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而苏吊蛋当时所在的部队,正是专门针对美军坦克的炮兵部队。 1951年7月27日,苏吊蛋的部队奉命前去甘凤里一带支援友军。 结果途中与敌人的坦克部队遭遇,于是一场阻击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眼看敌人的坦克来势汹汹,身为炮长的苏吊蛋临危不乱,带领部队利用山体掩护,埋伏在了深山之中。 苏吊蛋密切注意敌人的行动轨迹,以此来探查向其进攻的机会。 眼看敌人越靠越近,紧张的情绪和炎热的天气让豆大的汗珠从每一位战士的面颊滑落。 终于,苏吊蛋发现了一个敌人防守的间隙,找准好了角度,对着敌人的指挥车发起猛烈的炮火打击。 ![]() 志愿军战士 在苏吊蛋的指挥下,连队仅有的四辆炮车一起发射炮弹,在一瞬间就击毁了包括敌人指挥车在内的两辆坦克。 刹那间,后面的敌军部队变成了无头苍蝇,顿时乱了阵脚。 趁此机会,苏吊蛋连忙让战士们装弹,紧接着对敌人又发动了4、5轮的炮火打击。 在这猛烈的炮火之下,敌人的坦克部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遭到了重创。 最终,苏吊蛋他们仅用了四门火炮,就摧毁了敌人五辆坦克,创造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而在坦克部队瘫痪以后,身后的美军陆军主力顿时没有了依靠,结果被志愿军大部队一举击溃。 这场战役,也让苏吊蛋声名远扬,成为了全军皆知的战斗英雄。 ![]() 志愿军伏击美军坦克 改名换姓,恪忠职守1953年10月,在抗美援朝取得了圆满的胜利以后,志愿军大部队从战场上光荣归国。 为了表彰战士们取得的佳绩,中央邀请了诸多战斗英雄前来参加表彰大会。 而苏吊蛋也正是其中一员。 大会上,在一个关于增产节约的谈论之中,苏吊蛋站起来大胆发言,提出的建议让毛主席十分赞同。于是,毛主席就问他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 随后苏吊蛋立正敬礼然后激动地回答主席,自己是志愿军炮兵第31师401团1连1排排长苏吊蛋。 听到这个名字,毛主席笑着说道:“原来你就是那个打坦克的英雄,好,你提的建议很好嘛。” ![]() 毛主席会见战士们 苏吊蛋没想到毛主席竟然认识自己,一时之间既激动又紧张。 也许是看出了他的紧张情绪,毛主席就又向他问了家里的情况、是哪里人、有没有婚配,这些家长里短的问题果然让苏吊蛋放松了下来,然后一一回答了主席的提问。 紧接着,毛主席又向苏吊蛋问起他的这个名字的来源,苏吊蛋回答说自己小时候太淘气,所以父母就给起了这个名字。 这个回答让在座的战士们哈哈大笑。 不过毛主席却并没有笑,还对他说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只要长大以后懂得是非,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随后毛主席向苏吊蛋问道,他这个名字不太雅,要不要自己帮他改一个名字。 苏吊蛋兴奋地点了点头。 ![]() 毛主席对战士们讲话 随后,毛主席大笔一挥,写下了“苏兆丹”三个字,送给了苏吊蛋。 旁边的周总理看到这三个字也是连连称赞:“'兆’代表多,'丹’代表红,这可真是个吉祥的名字。” 苏吊蛋激动地从毛主席手中接过了这三个字。从此以后他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苏兆丹”。 过了两年,从部队退役以后,苏兆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战斗英雄就居功自傲,反而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他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是毛主席取得,自己一定不会辜负这个名字所带来的含义。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苏兆丹确实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忠职守,为国家的建设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来自: 新用户4968691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