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砖厂领导污蔑下岗,志愿军功臣以掏粪为生,17年后军队来人彻查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8-25 发布于江苏

1961年10月,在山西太原狄村砖瓦厂工作的苏兆丹,发现了一起令自己无比愤怒的事情:厂里的一个小领导,毫无底线地把自己的亲戚安排在厂里,不用上班白领工资。

文章图片1

苏兆丹气不过,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当众批评了这个小领导。可没想到,在他下班途中,竟遭到这个领导的打击报复,被几名工人围殴。他找厂长说理时,又被这个领导倒打一耙,说他挑事,把他开除了。

苏兆丹一向嫉恶如仇,一向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如今被背负如此大的冤屈。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生产队,每天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计。

可即便如此,他也像以前一样任劳任怨,不愿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没有人知道他箱底存放着一枚枚军功章,没有人知道他体内有弹片残留。人们更不会想到,这个以掏粪为生的普通农民,竟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还亲自为他改名.......

文章图片2

获毛主席接见:我来给你改个名字

1951年的国庆节,是苏兆丹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那年国庆前夕,他和刚参加过五次战役的志愿军战斗英雄们一道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两周年国庆观礼。

国庆的前一天,毛主席、朱老总亲自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举行“群英会”,招待这些刚从战场上走下来,又即将再次奔赴战场的志愿军英雄们。

苏兆丹年龄不大,才22岁,能亲眼目睹毛主席、朱老总的风采,内心十分激动,也显得有些拘谨。当毛主席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来,端起酒杯向在座的战斗英雄们敬酒时,苏兆丹的双手微微颤抖着,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眼含热泪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国庆观礼结束后,苏兆丹又接到一个令他心潮澎湃的消息:他将作为代表,参加首届全国政协会议三次会议。这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是何等的荣耀啊。更让苏兆丹激动的是,在分组讨论时,他和毛主席分到了一组,对军队改革展开研究。

文章图片3

讨论期间,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一位首长提出:“建议取消解放军军服上的衣领和衣兜,节省布料。”

苏兆丹虽然年龄不大,也没什么文化,但丝毫没有胆怯,当场提出反对意见:“军装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没有衣领会影响美观。再说了,如果取消衣兜,到了冬天,战士们连个暖手的地方都没有。”

作为一名在朝鲜冰天雪地中打过仗的战士,苏兆丹可谓有感而发。不过他这话刚说出口,心里就涌起一阵不安。后来他回忆此事时也感慨说:“一个普通的战士,竟当众反驳领导的建议,实在太草率了。”

然而当苏兆丹看向毛主席时,主席的眼神中满是欣慰和鼓励。毛主席站起来说:“这个意见很好,很有道理。”

毛主席不仅采纳了苏兆丹的建议,还特意走到他面前,笑着问他:“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

文章图片4

报告主席,我叫苏吊蛋(苏兆丹原名),是志愿军炮兵第31师401团一连一排排长!

苏兆丹此话一出,在场人都笑了,毛主席也乐得哈哈大笑。毛主席知识渊博,了解许多地方的方言,他知道在太原方言中,“吊蛋”是淘气、顽皮的意思。显然,苏吊蛋是他父母随便起的名字,没有大名,单听上去多少有些不雅。

于是,毛主席略微思考了一下,对苏吊蛋说:“好啊,我听说过你,你名气不小了,是有名的“打坦克英雄”。你的名字中的“吊蛋”有些不雅,我帮你改个名字好不好?”

能得到毛主席亲自改名的机会,苏吊蛋求之不得,使劲地点点头。

片刻之后,毛主席就在纸上写下三个字。一旁的周总理凑过去一看,念着“苏兆丹,兆丹”,不禁鼓起掌来,说道:“主席,这个名字起得好啊,“兆”是多的意思,'丹’寓意着红红火火,这名字吉祥,起得好啊!

于是,这次回京之旅,苏吊蛋不仅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人,还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苏兆丹”。而他“打坦克英雄”的美名,也因为毛主席的亲自“认证”,变得更响亮了。

文章图片5

多次荣立一等功,打坦克英雄名扬朝鲜战场

1929年,苏兆丹出生在山西太原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狄村是武周名相狄仁杰的故里,而在千年之后,这里又走出了一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他就是苏兆丹。

1945年2月,16岁的苏兆丹参加革命,成为了八路军吕梁军分区十七支队的一名战士。入伍不到一个月,苏兆丹就随部打了一场胜仗。十七支队在太原南郊的东堡村设伏,将20名实施“扫荡”的日本兵引入包围圈,毙敌18人,伤2人,立下大功。

苏兆丹的成名之战是解放太原战役。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太原攻坚战延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解放军伤亡也最大。在这场战役中,苏兆丹先后经历中弹负伤、荣立一等功,为自己的传奇经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役打响后,苏兆丹所在的独二旅49团赶到太原杨家堡和西山的中间地带,阻击增援的敌由于是阻击战,战斗打得极为惨烈,许多解放军战士牺牲,苏兆丹也在冲锋的途中负伤,腿部中弹,被迫转入医院疗伤。但几天之后,苏兆丹尚未痊愈,就不顾排长反对重新登上了战场。

文章图片6

接下来,苏兆丹又随部驻防太原冶裕观山。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解放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要面对阎锡山部一个师的进攻,还要应对敌人飞机大炮的袭击。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战士们死守到底的决心,经过连续几天的拉锯,战士们终于等来了援军,两面夹击全歼了敌人。战斗结束后,苏兆丹因为表现英勇,被部队授予一等功。

苏兆丹第二个一等功没有等太久。1948年冬,独二旅49团奉命接替独一旅3团攻打狼坡山。当苏兆丹和战士们进入阵地时,漫山遍野都是尸体,独一旅3团已经损失殆尽,连移交的人都没有了。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苏兆丹和战友们连续奋战数个日夜,终于拿下了三个阵地,可在进攻第四个阵地时,敌人加强了军事部署,一时间战斗陷入停滞。

文章图片7

“营长,我上!”苏兆丹大喝一声,带着几名战士就冲出了战壕。他们爬向敌人的机枪堡,不停地向堡内投掷手榴弹,最终夺取了阵地,敌人除小部分逃跑外,其余的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虏。因为贡献巨大,苏兆丹再次荣立一等功。

不过,苏兆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身中9弹,血流了一地。后来经过医生紧急救治,他才活了下来,但肩上的一枚弹片未能取出,一直留在他的体内,一到阴雨天就疼痛不已。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苏兆丹作为志愿军第31炮兵师的一名炮长奔赴朝鲜,支援友军作战,这也是第一支踏入朝鲜的志愿军反坦克部队。

7月27日,为了阻敌北进,掩护我军后撤,苏兆丹随部打响了甘风里阻击战。甘风里地势险要,两面是悬崖,中间只有一条小道。为了夺取这条小道,美军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不仅派出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还派出20辆坦克开上小道,对我军阵地展开进攻。

文章图片8

根据战前部署,苏兆丹所部必须等待指挥部命令才能开炮,以免暴露炮兵阵地。可苏兆丹看到美军坦克群大摇大摆地走在小道上,肆无忌惮地向我军阵地展开攻击,并不断前进。苏兆丹急了,他不顾上级指示向战士们下令:“开炮!”

炮弹呼啸而过,击中了开在最前面的美军坦克,坦克立即起火。不过这么一来,炮兵阵地也暴露了,美军立刻调来飞机,又是一通狂轰滥炸。随着数百枚炸弹落下,两名志愿军战士当场牺牲了。

眼看志愿军火炮哑火,美军坦克群又冲了过来。生死存亡之际,苏兆丹从泥土中爬起,一个人填弹、反射,连开三炮,又击毁了一辆坦克,击伤了一辆。而被击毁的两辆坦克中,有一辆正好是敌军的坦克指挥车,群龙无首之下,敌军坦克群只好掉头逃跑。

文章图片9

接下来就是追击的时刻,我步兵部队勇猛冲锋,苏兆丹发炮掩护,消灭了2000敌军,炮兵部队也得胜而归,仅用4门炮就击毁了敌人5辆坦克。

战斗打得精彩,苏兆丹也惴惴不安,担心因为违抗军令被处罚。但团长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夸奖他:“小同志,打得好啊!”

战后,苏兆丹不仅当上了排长,还被授予“国际二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打坦克英雄”荣誉称号。

不久之后,苏兆丹以战斗英雄的身份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朱老总亲自接见。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毛主席不仅认出了他,还特意给他改了名字。

文章图片10

遭受不白之冤,18年后军队彻查

参加完国庆观礼后,早已伤痕累累的苏兆丹没有返回前线,而是在组织的关怀下前往辽宁速成中学学习,恶补文化。如果一切顺利,毕业之后,他会成为一名受部队重用的军官。

可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不巧,苏兆丹到辽宁不久,这所中学就被撤销了。当时苏兆丹的部队还在朝鲜征战,一时间无法取得联系,他只好辗转回到老家太原,在狄村砖瓦厂工作。

在尽心尽力工作的同时,苏兆丹也把一枚枚军功章藏在箱底,从不向上级和工友们透露自己的战斗经历,以及毛主席接见自己的事情。这也直接导致他在1961年被砖瓦厂领导污蔑,丢了工作,蒙受不白之冤,只能回村给生产队掏粪为生。

直到17年后的1978年,苏兆丹的老部队派人来找他,才得知这位革命英雄过得如此艰难。当部队工作人员出现的那一刻,这个忍受了二十多年委屈的汉子忍不住放声大哭,所有的情绪都在这一瞬间爆发了出来。

文章图片11

1979年,经过几个月的彻查,部队终于还了苏兆丹一个公道。尔后,部队准备给他安排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但被他拒绝了。他不想麻烦国家,又回到荻村,进入耐火材料厂工作。

这份工作苏兆丹又干了十几年,直到1992年退休。退休后的苏兆丹终于闲了下来,他衣食无忧,享受着国家发放的各种补贴。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苏兆丹因解放太原有功。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之一。此时的苏兆丹老人年过八旬,患上了脑萎缩,记不起许多事情,但他依然记得整整60年前,他见到毛主席,毛主席为他改名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