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安 ![]()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向您说个好消息,我半年前检查身体医生说有肠道息肉的问题。最近这周我们公司集体体检,检查结果显示我们的息肉已经完全消失了。 我刚开始还不太敢相信,就又找了一个大医院做了个检查,检查结果和之前一样确实消失了。谢谢老师。 对于这个患者的情况,当他成功的把息肉问题解决了之后,我发现同样用这一组穴位,有的患者效果不错,有的患者效果欠佳。 这个朋友效果好,我发现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喝酸梅汤。酸梅汤的主要材料是:乌梅。 后来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古人在治疗类似息肉问题的时候,经常使用大剂量的乌梅。其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方子,叫做:僵蚕乌梅丸。 「组成」:去核乌梅1500克,用酒和醋浸泡一夜;僵蚕500克,炮山甲、象牙屑各30克,共研细末; 将上述药材蜜为丸,每丸9克,成人早中晚各服1丸。一般1个月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释义」:可以治疗胆囊息肉、声带息肉等病症。但是,这个方子现在肯定是不能用的,为什么呢? 因为象牙屑是象牙的碎屑,这个努努力也许能买的到。但是炮山甲肯定是买不到的,因为穿山甲现在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所以,这个方子可以作为参考,不推荐直接用的。 但是,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乌梅,我们倒是可以拿来作为调节息肉的材料。 具体这个患者解决肠道息肉,用的什么方法,我下面和大家详细说一说: 1 乌梅汤 ■.乌梅汤 「组成」:乌梅,陈皮,山楂各适量,加入冰糖调味。 「释义」:上述的组成,是这个患者自己平时拿来喝水用的。主要成分就是乌梅。 对于乌梅我强调两点,第一是抗癌,第二是治疗息肉类问题。 首先,比如癌症,最可怕的不是病症本身,而是癌症一旦扩散,这个人可能就完蛋了。因为乌梅是酸性的,而「酸,有收敛」的效果。乌梅收敛后,癌症就不容易扩散了。 其次,在古籍中记载「乌梅,,,入于死肌、恶肉、黑痣则除」。所以,乌梅有祛除腐肉的效果。而息肉肯定就可以归属于腐肉的范畴。 2 穴位 推荐:阴陵泉穴,丰隆穴和足三里穴。 ■.首先,息肉的所在地,肯定要重点艾灸。 息肉是痰湿,而痰湿的原材料是湿气,湿气集聚形成痰。所以,想要化解息肉势必先祛湿。而阴陵泉穴,归属于脾经,是脾经合穴。可以算作是人体祛湿的第一要穴。 「位置」: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时,在小腿内侧骨向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丰隆穴,归属于胃经,同时联络于脾经,是一个脾胃双调的穴位。而「脾胃,乃后天之本,主运化」。 脾胃一方面运化食物,形成气血,另一方面运化体内的水湿。一旦脾胃虚弱,水湿在体内停滞,就容易形成痰湿淤堵。所以,丰隆穴也被称之为「化痰第一要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足三里穴,归属于胃经,它的作用在这里比较多,归结起来可以说三点: 第一:消食 因为痰湿的患者经常伴随有腰腹肥胖,大腹便便的情况。此类人群经常吃大鱼大肉,这些食物不容易被消化,所以,用足三里穴促进消化,可以避免食物运化不及时,而增加脾胃负担。 第二:祛湿 足三里穴也同样有祛湿的效果,并且和阴陵泉穴相比,阴陵泉穴注重祛湿于治标;而足三里穴祛湿更注重之本。毕竟足三里穴从根本是提升了脾胃的功能。 第三:扶正气 我们经常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老母鸡可以补益身体,提升个人正气和免疫力。 正气是对抗外邪,足三里穴很明显也有类似的效果。 【位置】:屈膝90度,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