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奖得主:人在死亡后,灵魂将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

 谢耳朵馆长 2022-06-15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罗杰·彭罗斯、美国科学家斯图亚特·哈梅洛夫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提出:
人在死后,人的灵魂是可以存在于大脑中一个叫作微管的地方的。当肉体去世之后,灵魂就会归于宇宙,然后进入到其他的生物体中。
那么灵魂就会以“量子形态”继续存在,它在宇宙中是最基本的单元,而且也是永远都不会消灭的。

那么针对这个研究,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曾经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全球至少有2600人曾经拥有自己前世的记忆,这些人中大部分人在3到6岁的时候,记忆是最为深刻的。
6岁左右开始逐渐忘记自己前世的记忆,而更加奇怪的是,这些人约70%都是非正常死亡。当时这样的观点被提出的时候,有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并且保持质疑的态度。
而早在1989年的时候,彭罗斯就针对这样的理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认为,人作为高级动物,我们是有自己的大脑的,并且我们大脑的复杂结构是能够让我们产生更加高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是比“意识层次”更高的东西。
这些观点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所提出的,那么如果我们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则会有其他的态度。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心理学中,“灵魂”其实就是生命,就是我们心灵中最本源的东西,是一个超人本主义的东西,它需要涉足更深的底蕴。那么如果你想知道人死后是否有灵魂,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
从19世纪开始,欧美的学者就开始尝试去了解“灵魂”,了解人在去世之前是否有“濒临死亡”的情况。
在1965年,弗吉尼亚大学有一名叫作穆迪的本科学生,曾经在20岁的时候感受到自己即将死亡的状态,足足九分钟他都没有呼吸,差点被宣告死亡,但是好在他后来被救活了。但是在这9分钟里发生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事情。
当穆迪感觉自己已经死掉的时候,他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看到了穿着白衣的人,好像在赋予他能力,在这股力量的引导下,他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那种舒适、安逸和和平让他安心。
但是转眼间他又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人类所有的七情六欲,有爱有恨,有矛盾,他感觉自己在这里喘不上气,显然这里就是地狱。
那按理说,人类在死亡之后思想是随即死去的,可是穆迪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灵魂的存在?这有待我们考察。
那么关于“灵魂”是“量子形态”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得知,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世界,都是我们可以理解的物质层次,但是在我们已经知道的世界之外,其实还有非常无穷的真实世界,是我们不知道的。
这就表明我们现在所存在的世界,其实早就已经被死后的世界所覆盖了,即便是我们死亡了,身体消失了,但是灵魂仍然存在于精神量子的领域,所以我们是不朽的,是存在的。
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灵魂本身就是存在的,而且是人类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肉体只不过是承载我们精神的客观实在体,附属品罢了。
那么我们的精神叫作灵魂,灵魂所赋予的精神活动叫作思维,思维的具体形态就叫作思想,而思想是肉体的人格的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人类的精神是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这并不难理解,例如几千年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经灰飞烟灭了,但是他们的灵魂仍然是存在的,并且是亘古长存。
人类的灵魂脱离肉体无法生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也是一个限制。他们的思想,在他们的肉身死亡之后是可以继续存在和定性的,甚至也可以被别人延续而发展。
这种超越人类极限和肉体的神力,其实就是灵魂在起坐拥,那么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科学家认为“灵魂实际上是量子形态”。
但是相关的内容我们仍然在研究之中,所以并不能将这个看法当作完全真实的存在,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