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几千年以来,荷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以其清丽雅致,成为历代文人画师的心爱之花,笔者无其文才,只能试着将近年来所拍的荷花摄影瞬间,与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句进行一场美丽的邂逅,和喜欢荷花的读者朋友们共赏。 本文中的摄影照片,未注明来源均为笔者拍摄。 一、古人对荷花的释意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荷花芳名众多,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对荷花有着这般定义: ![]() 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指出荷为芙蕖(芙蕖的别名是芙蓉),其花称为菡萏,蓬子称为莲,根称为藕。 而后古人又认为菡萏是未开之花苞,芙蓉则为已开之花,从此荷花便与菡萏、芙蓉、莲花等一道,被古人写于诗词文赋之中,流传称颂于世。 二、诗经里的荷花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有一篇《陈风·泽陂》留下了荷花最早的诗句: ![]()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三、楚辞中的荷花两千三百多年前,屈原的一篇《九歌·少司命》被收录在《楚辞》中,其中有: ![]()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笔者所摄上图,曾经盛开的荷花,只剩一片残瓣,萦绕荷茎,花开花落,亦如世间事,暗契辞中的来去之叹。 四、汉朝人眼里的荷花两千年前,在《汉乐府》有一首《江南》民歌: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五、魏晋时期的荷花一千八百多年前,魏晋时期的魏文帝曹丕,写了一首《秋胡行》的乐府旧题诗,写到池塘中与佳人相悦的景致,其中: ![]() 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采其实,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曹操文才雄阔,曹丕和曹植亦遗传乃父,著名的七步诗,说的是兄弟二人相残之事,不过却经不住考据,这从曹丕称帝之后,并未杀害曹植可略见端倪。 曹植对荷花极为喜爱,所作的《芙蓉赋》首句:“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足见其极为推崇。 不过笔者浅见,两篇对比,终觉曹植的辞藻华丽,不若曹丕的文字平实,娓娓道来,诗中此情此景此人,如在眼前,便选了曹丕的这首。 六、南北朝时期的荷花一千六百多年前,到了南北朝时期,《子夜四时歌·夏歌·其十四》描写了荷花: ![]()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七、隋代的荷花隋代文学家杜公瞻写有一首《咏同心芙蓉》: ![]()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八、唐朝的荷花唐诗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独冠成峰,喜爱荷花的诗人亦众,因篇幅所限,笔者只好凭借个人喜好,选择几篇和读者朋友们分享。 1、 初唐诗人卢照邻所作的《曲池荷》 ![]()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2、盛唐诗人李白的《折荷有赠》: ![]()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惆怅凉风前。
3、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赠荷花》 ![]()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九、五代时期的荷花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璟所作的《摊破浣溪沙》一词: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十、宋朝时的荷花1、要说在中国古典文学里,让荷花成为网红的人,当首推北宋文学家周敦颐,他写有《爱莲说》一文: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苏轼所作的《荷花媚》 ![]() 霞苞霓荷碧。 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夭邪无力。 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3、杨万里所作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元朝时的荷花杂剧作家白朴所作的【双调-得胜乐-夏】 ![]() 酷暑天,葵榴发。 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 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十一、明朝时的荷花明代文学家杨慎,他写有《白莲》三首,其一如下: ![]() 凌波仙子白霓裳,风助精神露洗妆。 曾向蕊珠宫里见,人间何处有红芳。
十二、清朝时的荷花清朝词人纳兰性德作有一首《山花子》: ![]()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 再将这张荷花照片与前图对比,想必可以理解纳兰词中的所谓后悔,盛开如斯的花,一旦零落成泥,不若不开,或者不如不见,聚散离别,有的人能走出来,有的人则深陷其中,永不能拔。 后记又是一篇流水账,写完之后,却是心如止水,古往今来,跨度达数千载,仿佛穿越其间。 荷花的美,荷花的品格,亦是见仁见智,喜爱与否只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感念。 如那些诗文词句,写它们的人,多为借花寓情,有快乐、有悲伤;有友情、有爱情,都铭刻在文字中,将他们所身处的时代,带给现在的我们,一浪逐一浪,奔流至今。 感谢有耐心看到这里并很喜欢着荷花的读者朋友们! 也借花祝愿大家莲(连)年荷(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