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重阳云游记(147):从“青年洞”到“一线天”

 华豫之林 2022-06-16 发布于河南

汪重阳云游记

(147)

从“青年洞”到“一线天”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周末,我们两家九口人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人工天河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太行山间,开凿于20世纪六十年代,是林州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创举,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骄傲。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它几乎已经成了人们感受人类改造自然伟大力量的朝圣之地了。
上午九点多,我们的车子驶入了位于林州太行山最北端的红旗渠景区的核心——青年洞景区停车场。一下车,巍巍太行山腰青年洞洞口上方的“青年洞”三个大字,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洞前山壁上的“山碑”摩崖石刻,更是力透石,闪耀着红旗渠精神的夺目光芒。
顿时,我们脚下便有了无穷的动力,一股气势推动着我们攀上了百级石阶,把我们推到了红旗渠的外渠岸上。站在渠上,下望红旗渠水,只见那水浑浊不已,正是典型的浊漳河特色。因为红旗渠就是从太行山间的“浊漳河”里引的水源。然而,尽管浑浊,这水却营养丰富,自通水以来的半个世纪里,滋养了一县之人民,使得太行内外生机盎然,万山绿遍。林州人民得了红旗渠水的滋润,更加意气风发,谱写了一曲曲时代壮歌。
然而,颂歌好唱,活儿难干。明明就站在渠边,却怎么也难以想到,血肉之躯之人,是怎样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这坚硬的石山上,开凿出这样驯服的渠道的。尤其是水还要穿山而过呀,没有通道,水怎能穿过去呢?
于是,就有了300名青年,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与大山抗争的故事。故事的结果是,616米的山洞打通,柔弱的漳河水穿过了坚硬如铁的大山。如今,那300名青年都已老去、逝去了,可青年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大山之间。洞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青年洞;山也动了真情——竖起了“山碑”。郭沫若、李先念等领导画龙点睛般的题词,更让亿岁青山增色,蜿蜒红渠如火。
如今,当红旗渠已经让昔日荒芜、贫困的山区变得肥美、富饶之际,这里变成了风景区。昔时险恶的环境,如今看起来是那么的壮美。走在红旗渠里岸之上,与大山“亲密接触”,抬头就是“虎口崖”“神工铺”,这都是当年修渠英雄们除险、居住的地方。狰狞的山崖像虎口一样要吞噬一切,可最终它们克制住了自己的欲念,在人们强烈的求生之欲面前退缩了。于是,山不再吞人,而是托起了一群敢于追梦的英雄。

踏着英雄们的足迹,我们一步步体会着当年的悲壮与豪迈。
“一线天”,便是我们体验豪迈的又一个撼人景点。当看到这一线石缝时,你会发现,渠道是人们强行让大山开裂的“社会行为”,而这石缝却是大山慢慢开裂的“自然行为”。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努力”,铁板一块的大山,才开裂出这么一条长五十余米的缝隙来,它就在青年洞不远处的红旗渠渠道上方。真真是“一线天”呀,从下往上望去,顶峰开口处只透下一线光芒。其狭窄之“抠门”简直到了极点,只容瘦人通过。稍胖之人若不懂收腹、侧身的话,便难“穿越”。
穿越吧,当我们踏上“一线天”的台阶时,就开“穿越”亿万年沧桑的历程。渠道是“石斧人工”,这石缝却是“鬼斧神工”。台阶立陡,后面之人只能顶住前面之人的脚底,一级级地向上挪动。好在两侧石壁可以借力,倒也免了登高而恐惧的感受,只要腿不软,便只管攀登即可。可腿发软也不行,也得坚持登上去。因为要攀登这条石缝,一旦开始便不能逆转,只能一气到达石缝之顶。
一线天地势开阔了一些,形成了一个小平台,名为“凤凰台”;再向上,又是一条石缝,名为“通天峡”。这条石缝虽稍微宽些,但立陡之势不减。
气喘吁吁之时,汗水也“蓬勃而出”了。可缝之中山风呼呼,又凉气逼人,登山之人便几乎觉得是“冰火两重天”了。那么,我们就在这“冰火交加”中来一次“凤凰涅槃”吧,我们不是刚刚经过凤凰台吗?就让怯懦、虚弱的“小我”死去,而让勇敢、坚强的“大我”永生吧。英雄的前辈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理当继承发扬。
我们穿“一线天”,攀“通天峡”时,大山的顶峰就清晰在望了视野开阔了许多,格局更是放大了不少诗情涌动了吗?通天峡上边就有一处“咏诗台”在等着大家抒发豪情。

这正是:

青年洞前耸山碑

一线天上勇

凌云豪情蕴壮志,

无限风光在心间

本文写于2011.10.18

  本期作者:汪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