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欧阳鹏《“张大钊”的故事》指导老师:张慧

 中外少年作家网 2022-06-16 发布于浙江


   

“张大钊”的故事

五云镇左坑小学六年级 欧阳鹏

“哟!'张大钊’同学,快说说你的光荣事迹吧!”“不错嘛!小小年纪就成了创始人,带领我们'爬格子’!”下课铃一响,同学们众星拱月一般把我的课桌围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在我耳边说着“张大钊”长,“张大钊”短。我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羞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可真后悔呀!
“张大钊”何许人也?我为什么又羞又恼?且听我细细道来。
这一天,天气格外闷热,窗外的夏蝉也拼命在嚷嚷:“好热呀—好热呀——”这聒噪的声音仿佛一枚钢针,一下一下地往我们耳朵里扎,让我觉得耳膜生疼。当然,最令我头疼的还是此刻语文老师布置我们完成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套课堂练习。拿到习题之后,我环顾四周,看见同学们都开始埋头苦干,也顾不得多想,立马甩了甩我的笔,撸起袖子加油干。
“嗯,看拼音写词语,小意思。辨字组词,这不是双胞胎大作战嘛!So easy!哟!改写句子,难!实在是难!”我一面埋头苦干,一面念念有词,双眼犹如一台扫描仪掠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方块字。眼看拦路虎越来越多,答题速度也由快到慢……我心里不由得开始嘀咕:完了完了,我的知识盲区有点大啊!
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来到了送分题——“课本直通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具有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的是(     )。看见题目,我乐得咧嘴一笑,两颗大门牙都按耐不住亮了出来,摩拳擦掌正要大干一番。一抬头,正对上来回巡视的张老师的目光,我赶紧埋下头,保持低调。
我一边沾沾自喜,一边潇洒地把“李大钊”三个字填了进去。当然,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检查了。做完这题,我心情大好,耳边的蝉声似乎也不那么讨厌了,一套习题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别看下课铃才刚刚响起来,我的心早已飞出了教室之外,在球场上叱咤风云了。
一个课间之后,张老师就把我们的作业批改完了。她一个接一个地把我们叫去了办公室,有的同学回来后春风满面,有的同学回来后忧心忡忡,还有的回来后长吁短叹……不一会就轮到我了。
刚到门口,张老师就一本正经地看着我:“张大钊同学,来来来!”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张大钊?什么张大钊?老师也不笑,只是指了指我的作业,我顺着老师的提示一看:嗬!白纸黑字,真是张大钊!我拼命在脑海里搜索关于“张大钊”的蛛丝马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张冠李戴,把“李大钊”写成了“张大钊”。也许是做题时脑子里想着张老师,才会把“李”错写成了”张”……张老师又说:“不错嘛!小伙子!小小年纪就成了“张大钊”的创始人!”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我顿时觉得脸在发烧,恨不得办公室出现一条地缝,让我赶紧钻进去躲一躲。
很快,“张大钊”的故事不胫而走,我也作为班里的“典型”受到了老师的嘉奖——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个“张大钊”的故事写成一篇周记。
唉!面对围在桌边“咬牙切齿”的同学们,我可真后悔呀!我暗暗发誓:以后我再也不能粗心大意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