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0年,18岁的俞敏洪一走出高考考场,英语老师迎面就给了他一

 新用户36157918 2022-06-16 发布于浙江
1980年,18岁的俞敏洪一走出高考考场,英语老师迎面就给了他一耳光:“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
 
因为俞敏洪只在考场里呆了40分钟,老师认为考试时间是2小时,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考不出好成绩。
 
结果出乎意料,8月底,俞敏洪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原来,俞敏洪交卷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了。
 
来到北大,俞敏洪把时间都花在学习英语和读书上,很少参加社团活动,过着单调的苦行僧的生活。
 
1985年,俞敏洪从北大毕业,留校任教,当上了北大英语系的老师,一个星期八节课,月薪60元。
 
那个年代,中国已经向世界开放,出国的热潮在中国悄然兴起。
 
俞敏洪也想出国留学,他每天挑灯夜战,终于考过了TOEFL,又战胜了GRE,但分数不高,没找到能给他提供助学金的学校。
 
为了积攒赴美国求学的各种费用,他悄悄出去代课,代课费很高,一节课30元。
 
虽然他在校外代课的收入挺可观的,但离出国需要的十几万费用,还差很远。
 
为了更快地赚到更多钱,俞敏洪跟北大的一位老师联合在校外办班。
 
因为俞敏洪在校外的英语课,讲得生动活泼又幽默励志,很多学生慕名去报他的课,这也引起了北大的不满。
 
1990年的秋天,北大的高音喇叭连续半个月广播:俞敏洪打着北大的名义私自办学,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处分决定是记大过。
 
这个处分之后,每当俞敏洪出现在北大校园,身后常有人对他指指点点:“看,那个就是被处分的俞敏洪。”这让他感觉没面子,抬不起头。
 
俞敏洪认为自己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自谋生路,在北大教书挣钱少,还受气。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北大的工作,专心地干起了新东方。
 
离开北大,俞敏洪在外面办学,随着生源不断增加,学校越办越大,他的钱包鼓了。
 
到了1995年,俞敏洪已经攒够了30万人民币。但他已经不想出国留学了,只想扩大新东方的事业。
 
11月底,他兑换了6000美金,去美国找他的同学,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并肩作战,一起把新东方做大做强。
 
到了美国,为了节省时间,俞敏洪租了一辆汽车,开着它去了很多城市,几乎跑遍了美国。
 
俞敏洪有一个同学叫徐小平,是搞音乐出身的,他的梦想就是回中国办一个唱片公司,推出自己的歌,推出自己的唱片,但是缺少资金。
 
当俞敏洪开着车来到徐小平的家,这才得知徐小平在加拿大很穷,连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有。
 
俞敏洪豪爽地对徐小平发出邀请:“你回国吧!我给你投资30万,支持你干唱片公司。”
 
这几乎是俞敏洪全部的积蓄,但他觉得新东方在蓬勃发展,他肯定给得起。
 
1996年1月9日,徐小平飞回了北京,俞敏洪到机场去接徐小平,为了表示隆重,俞敏洪专门买了一辆帕萨特,开着豪车去接哥们。
 
徐小平被俞敏洪的盛情感动,回国后没有开唱片公司,而是加入了新东方,做起了移民业务,免费对学生进行签证咨询。经他咨询的学生,很多都顺利拿到签证。
 
这波操作,让新东方名气大振,因为当时中国学生到美国去很容易被拒签,而经过新东方培训的学生,签到美国都能成功,新东方相当于又多了一个签证的核心竞争力,这个专长当时在全中国只有徐小平一个人能做。
 
后来,徐小平结合自身的经历,成立了新东方出国留学、移民咨询处,创立了新东方咨询思想和留学理论,并大力推行他的“人生设计”理念,给新东方打响了一炮,徐小平也因此被年轻一代称为“人生设计师”。
 
俞敏洪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他敢辞去北大的铁饭碗,出去单干;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美国,他敢开着车一个人到处跑;为了事业的发展,他敢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投资给徐小平。
 
如今,胆大的俞敏洪又迎来了新一个的成功。近日,在新东方旗下的直播带货平台上,主播用双语直播人气大涨,3天涨粉超过130万,多次登上热搜榜。
 
5月12日以来,新东方在线股价已实现翻倍,累计涨超107%。
 
网上流行着一句话:“成功不是先有钱,而是先有胆”,人生路上,只要你鼓足勇气积极争取,就一定有成功的希望。
 
资料来源: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直播火出圈,不仅卖货还教英语!股价飙升》
 
作者:晓菲 
编辑:池鸿

#社会##俞敏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