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 ![]() 此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游齐州时所作。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气“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文武双全,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 本诗在礼赞侠客精神,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全诗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高尚人格。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 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侠义的真正魅力,在于不顾小我,成就大我,义之所在,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这种刚性的文化基因使得平凡人有着不平凡的志向,使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荡着,会在社会不公的时候激发出来,成为一种向上的不可遏止的力量。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出自唐代李白的《侠客行》。意思是“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 “深藏功与名”,网络流行语。原意是不显露自己的才华和功名。引申意多用来形容那些做完好事、却深藏不露、不为人知的真正牛人。 ![]() 壹点号清风堂 |
|
来自: 新用户3536Meiv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