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7位真人故事
口述 | 东哥在俄罗斯 01 30年前,我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顺利赚到人生第一桶金,过了20多年的富裕生活,也有过10多年的钻石王老五经历。可就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仅一次生意投资失败,就让我的财富一切归零,被迫身无分文来到俄罗斯,开启新生活。很多人都问我,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咋还这么折腾呢?在俄罗斯语言不通怎么生活?其实我之所以到这年纪了还折腾,是不甘心跌倒,想要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93年刚下海做生意时的老照片)1965年,我出生在山东烟台,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是军人,那时候的我曾以此为荣,甚至还很骄傲。但后来进入特殊时期,父亲犯了些错误,就此开始自暴自弃,逐渐脱离了家庭。所以我从小是跟母亲长大的,从被大家仰慕,到一夜之间沦为社会最底层,被人品头论足,巨大的落差,对儿时的我造成很大伤害。我们家的人性格都不大好,有些骨子里的自卑,更是不愿意出人头地。而我后来还被母亲逼着发誓,永不做官。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像影子一样跟着我,挥之不去。高中毕业后,我因为学习成绩不错,被分配到了邮电局。那时候除了每天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谈恋爱和跳舞,日子倒是过得轻松自在。当时她在政府招待所儿工作,有门路的人嫌弃这里没发展,陆续都调走了,只有她坚持到了最后。我们结婚以后,赶上烟台旅游业发展机会,政府机构的接待中心需要补充人才,妻子资历比较老,又是优秀员工,顺理成章就调了过去。没想到来到新单位,她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加上单位背景也好,很快职位就像火箭一样窜升,才25岁就已经是正科级干部,发展前景非常不错。 (我和女儿的合照)随着自身发展越来越好,老婆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看我原单位前景一般,于是把我也调到了新单位。按别人的话来说,就是靠老婆的关系上来的。本来我还挺高兴,但后来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因为不论自己做出什么成绩,在外人眼里都变成了老婆的功劳。比如调一个科室,或者涨不涨工资,都是她和领导的交易。就这样,我逐渐对这份工作开始抵触。更糟糕的是,妻子在家里变得强势起来,而我的地位越来越低,日积月累,矛盾便出现了。后来生完孩子,生活冲突更加频繁,终于在1992年矛盾彻底激化,之后我们便离婚了。那时我才27岁,家庭、前途,为之奋斗的一切,一夜之间全没了。单位里流言蜚语满天飞,说我被妻子抛弃,再也没靠山了。因此,后来我干脆也不再去工作。颓废,迷茫,失魂落魄,一个人反复回想失败的人生,心里五味杂陈。那时女儿还不到2岁,挣钱养家的压力摆在面前,所以很快就想通了:既然之前放下尊严维护家庭,却依然没有好的结果,那不如就放手一搏,做我自己,成就自己。 (94年生意刚转好)02 那时做生意,最简单的就是批发些衣服,回来租个柜台卖。自己不会卖,雇一个人帮我卖。结果按照这个模式,筹措的那点本钱根本不够,亏到差点支撑不住。好在这时有同行提醒我:“可以赊货。” 赊回来的货,我平价出甚至低价出,套出点资金再去进货,或者交柜台租金。这种状况大概持续了近一年,手里根本没有存下钱,还欠了许多债。直到年底前,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百货大楼批发部的一位好心大姐,她引导我进入到百货大楼主渠道销售。依靠这个渠道,十几天卖出好几批货,不仅把之前的赊账还清了,还稍稍有点盈余。但好景不长,转年百货大楼许多柜台,被有门路的人暗地里承包了。作为个体经商户,销售渠道被挤占,货卖不出去,租赁的柜台持续亏损,这可怎么办?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烟台展览馆里的一个服装展销会,我一下受到了启发。这些短期的展销会,通过大量打广告,集中上百家个体户聚团销售,而且产品和百货大楼的几乎一样。虽然价格是便宜了不少,但对比批发市场的进货价,那还是有几倍的利润啊。于是,我找了几位常年混迹商场的高手交流想法,约他们一起做。可对于习惯了等顾客上门的坐商来说,他们都觉得我在痴人说梦,是行业异类。那时大家都互称“老板”,只有叫我“刘经理”,有点戏谑的意思。无奈之下,我琢磨着还是自己做吧。 (97年的生活已经富裕)我先虚拟了一个“百家服装厂家赴大连服装节,途经烟台展览会。”接下来就是找场地,对比多家,最终看上了烟台国贸大酒店附设的200平米的商品部。业务经理当时听说我啥都没有,无介绍信、无执照、无单位、无公章,当场就乐了,笑这人胆儿可真大。但最终还是决定租给我,因为租这种大型商品部的人本就不多,经理业绩平平,租给我每天至少有笔收入。苦于兜里根本没有钱,就想了个取巧的办法,找广告部主任谈生意:在报纸的中缝做三期小广告,大概1500元的广告费。我先交200元定金,等厂家来了支付尾款,但广告得先出。那时心中有目标,一心想做成事,胆子极大,但也正是因为剑走偏锋,才成就了后来的我。第一期广告出来后,我买来报纸,找印刷厂做了一叠小传单,跑到批发市场开始宣传。之前隔三差五的去进货,很多人对我留有印象,听到我组织了一次展览会,虽然是卖完结账,卖不完还货,但还是想尝试下。甚至有几个比较熟的批发商,还帮忙游说其他商户:“把不卖不动的货,给他点试试。”那天,拉了整整一车货,半夜才回到烟台。我姐、我哥、同学、邻居、几个好友都来帮忙,终于赶在展销会开始的当天凌晨,把货全都摆了出来。 (在一次商业活动中与邀约明星合影)上午开门迎客,没想到场面异常火爆。毕竟商品和百货大楼卖的一样,但全部打7折或5折,所以很多顾客都来抢购。短短十天,货品疯狂销售,钱每天像流水一样进账,我就此白手起家,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第十天,首期展销到期,我请帮过忙的大伙儿吃饭,感激地对他们说:“十天前,所有的钱都是你们帮忙赊给我的。过了这十天,我已经和过去告别了。”后来,展销会不断续期,第二期,第三期,最疯狂时搬进了展览馆里,光卖货的员工就超过100人。那一季的收入超过了我所在城市99%的同行。从此江湖上便开始流传我的传说,甚至有人添油加醋说:“我没见过这个人,听说他长得像童安格。”虽然经商第一年有些困难,但第二年起就发达了,由此我也过上了20多年的富裕生活。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成功不仅仅因为自己有经商头脑,更是社会提供了好的机遇,身边的朋友家人给予了帮助和支持。所以,当自己富裕以后,便开始想要回馈社会,先后捐助过学校,帮助过山村穷人家里的孩子。多年后想起这些事,心里仍然是满满的成就感。 (2006年世界由我,天地美好)03 有一次给某公司捐赠时,接触了当地领导,闲谈时才知道真正困难的是下面山区的乡村,因为领导就是山村里出来的。他们那里的学校,建在山上的古庙里,只有几个班,孩子稍大一点就得爬山去很远的地方上学。 “村里能凑一半,还缺一半,咱在外面听起来10几万没有多少钱,在山村里,就是永远凑不起来的数目。”领导说。领导以为我在推辞,也没再说下去。而我当时已经有了打算,过了几个月,准备妥当后,约上领导驱车一百多公里,再次来到那个小山村。那天是周日,小雨淅淅沥沥一直下,可刚进村就发现路两边站着很多村民,三五成堆站在雨雾里,看着我们。车直接开上山,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停下来,走过去看到学生都穿得干干净净,端坐在教室里。咦?周日还上课?村长引着我介绍这是什么班级,有多少人,我担心打扰孩子们上课,拉着村长赶紧出来了。村长见了领导毕恭毕敬,谈论着等会儿的捐赠仪式,因为下着雨,也就简单点举行。村子里一早动员村民把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又冒雨站在路边默默迎接我们,还要冒雨弄个仪式。我赶紧说:“弄什么仪式,我这没文化的人,在文化人面前还讲话致辞,这不献丑吗?”村长倒是做了准备,还有讲稿,又落实了我的名字,别弄错了。对于仪式我坚持反对,给了钱也就走了。于我而言,形式什么的不重要,做点踏踏实实的事能帮到孩子们就好。 (在俄罗斯远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界河江堤的照片)我感恩身边人,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才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步步向成功靠近。而懂得感恩,心地善良,心胸开阔,所以我又有了后来持续的辉煌。04 可是人生从来不会各方面都顺心如意,我虽然生意上越做越大,婚姻却一直不算顺遂。 1994年我又认识了一个女朋友,一直交往到2002年,恋爱时间长达八年。结婚后,我将烟台的产业基本都移交给了她,部分生意也由她接手。但这段婚姻因为我的强势和霸道,婚后生活中两人争吵越来越多。最终,结婚才一年,她照着一部关于离婚的电视剧里面的套路,跟我提出离婚,并顺利得到了我的大部分财产。这段失败的婚姻,对我打击很大。不仅手里没有了流动资金,还接连投资失败,荒废了很多项目。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文化中心广场留影)生意上的成败,对我来说已经逐渐没有了满足感。倒是心里始终有一角空缺,晚上回家总感觉冷冷清清。所以,后来下定决心要找个对的人结婚,组建完整的家。于是,就有了在网上认识的第三任妻子。一个月后,登记结婚,随后不久她就怀孕了,让我感到万分欣喜。怀孕后,妻子在家空闲的时间较多,我建议她写一写在俄罗斯留学时生活和工作的那些小事儿。这样可以跟更多的人交流信息,结交朋友,学到知识。随着她日常的分享,没想到还真收获了一些粉丝的拥簇和追捧。 (儿子在俄罗斯学习骑马)后来,小儿子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前前后后搬了五次家,也没想过放弃。自然而然地,出国生育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当时烟台市中心有个5万平的商业中心,闲置数年,出让2.7亿元。正像大多数破产故事那样,这是一个陷阱,我倾力投资,结果赔了个血本无归。05 2014年末,我已经50岁了,来到俄罗斯时,口袋里几乎一无所有。最困难的时候,朋友们再次给了我巨大帮助。妻子也没有抱怨我,她试着把俄罗斯的婴幼儿产品推荐给粉丝们,以此赚些差价补贴家用。 后来,我决定卖掉最后一部车,请专业运营团队把她在网上的帖子整理成文章推广,没想到仅用一个多月,居然还火起来了。几万名妈妈和准妈妈们,都开始关注她。 (与儿子在一起时的抓拍)2015年春,来到俄罗斯的转年,我入到俄罗斯阿穆尔州立大学预科班,一边学俄语,一边接送两个儿子来往幼儿园和各个培训班,做起了全职奶爸。可是家里开支很大,仅靠老婆微薄收入难以支撑,所以到2017年后,我开始琢磨赚钱贴补家用。那时我的俄语学习已经中断,也找不到什么赚钱机会,唯一可行的只剩下回国找个短期工作。于是,我联络了国内火爆的某电视台招聘工作栏目,经过一番周折来到北京,半个月后参加了节目录制。之后有观众约见我,商谈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寻找砂金矿的事业。因为他是圈内人,又常常往来俄罗斯,有人脉还很会网络宣传,于是有人想了解俄罗斯的金矿信息,他就作为中介从中获益。我想着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就筹了些钱跟他一起干。没想到合作后,一帮人全都心怀鬼胎,最后司机卷款潜逃,合伙生意也就黄了。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很大,不仅让家庭背上沉重债务,老婆也开始对我有怨言。后来疫情爆发,在国内待了一年,她几次三番提出要跟我离婚,最终无奈之下,我答应她,结束了第三段婚姻。 (与俄罗斯的朋友聚会)几个月后,疫情缓解,我独自返回俄罗斯,开启人生新的阶段。我将自己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发到网上。日子长了,有些读者喜欢我的文章,开始关注我,并给予了莫大的鼓励。56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从刚开始手忙脚乱,到现在做出些成绩,能养活自己,我很满意。未来我的重心会放到商业方面,因为疫情许多中国企业无法来俄罗斯,他们需要有人在这边接洽,帮忙考察工厂、做代理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