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钵钵鸡,祛寒湿

 玫事侃侃 2022-06-16 发布于福建

说到四川,大家肯定能想到无数美食,除了火锅、冒菜、跷脚牛肉,还有乐山的传统美食钵钵鸡。

不熟悉钵钵鸡的人,也许会以为,这是一道鸡菜,其实,并不是的,它是传统名小吃,清代就有这道菜式了。

上百年的传承,使得它的口味不断地调整,口味麻辣鲜香,吃起来也很方便,很适合当下的快节奏生活方式。

钵钵鸡


有人说钵钵鸡就是冷吃火锅。

先,熬制好高汤,再配以辣椒油、藤椒油,把各种佐料食材用油炸出香气后,放在盆子里面,调好成汤汁

再,把好吃的食材们用竹签子串起来,放在锅里加水,大火煮熟,不要煮得太熟,以免从竹签子上面掉下来。

然后,把食材们放在汤汁里面,浸泡20分钟,就可以开吃了。


因为这道药膳是冷吃的,所以,大家的筷子进去淘啊淘,筷子上带有各自的口水,容易把汤搅浑,一来不好看,二来不卫生,三来容易变质。

用竹签子串起来,就避免了这些情况了。

当然,
用公筷也是个解决方案,不用自己串竹签子,吃前准备太费时间了。

热性佐料,燥湿排寒

钵钵鸡主要用到的佐料食材,有山奈、八角、花椒、藤椒、辣椒、孜然、桂皮、陈皮、丁香、草果、白豆蔻、小茴香……

看着这一连串的各种椒,是不是有种热乎乎的感觉?

我们看看最常用到的花椒、藤椒的药性吧。


花椒:性质: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


《本草纲目》说: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看,这是个性质很温热的,可以散寒去湿,补火止拉泻。

图为蜀椒

在很多汤药里面,有蜀椒、花椒的参与的。

比如我们上次分享过的,暖胃重建中焦体系的大建中汤,里面就有蜀椒这味药材的。

至于藤椒,在《本草纲目》也有记载:

藤椒果入药具有散寒解毒,散淤活络,消食健胃,增加食欲之疗效。

藤椒油,它具有健脾、祛风散寒之功效。

大街小巷常可见到专卖藤椒鱼的店子。

下雨天进去吃上一道,出点微微的小汗,等汗收了,再走出店门,感觉到全身微暖,不再畏惧寒湿的气候了。

在钵钵鸡这道药膳中,也有藤椒的参与。

想想这么多的热性去湿的食材,做成的钵钵鸡,会不会吃完了上火?
这就要看什么样的体质了。

如果是阳虚湿胖的体质,钵钵鸡是可以隔阵子吃一次的,用于燥湿排寒。

如果是
阴虚火旺的体质,建议不要吃了,平日里的食疗,还是要以滋阴养津为主。


请移步点击:
便秘口渴舌干红,增液汤
白扁豆食疗,可祛湿止泻
避免寒湿过重,不易生肿瘤

各种食材,营养全面

放在钵钵鸡汤汁里面的食材,多种多样。

素的:

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腐竹、藕片、青笋、青椒、茄子、芹菜、芋头、土豆、豆皮、豆腐、面筋、素鸡、白菜、花菜、生菜、西兰花、海带、黑木耳……

荤的:

牛肚、牛肉、鸡脚、鸡心、鸡爪、鸡胗、鸡翅、排骨、猪皮、鸭掌、鱼皮、火腿、鹌鹑蛋、基围虾、肉丸子、鱼丸……

有些姐妹说,万物皆可钵钵鸡。

看起来,可以煮熟后放进去浸泡了吃的,还不止上面的那些,那就自己实战一下吧,看看还有什么好吃的,可以放进去。

曾经看四川本地土著分享的做汤汁的步骤和方法,有很多道步骤,看着就觉得好复杂。

那我们工作忙碌的没这么多时间去煮、去搞,怎么办?

可以上万能的x宝,
买一份钵钵鸡调料,那就非常方便了。

打开之后,按说明书如此这般地操作一番,很快就可以吃上好吃又去湿的钵钵鸡了。

啥?没时间煮食材?

下班的时候,路过菜场,顺手买个白斩鸡、牛肉片、素鸡等等熟菜。

回家再煮些山药土豆片什么的,往钵钵鸡汤料里面一倒,浸泡会儿就可以吃了。

吃完出一身汗,排排寒湿,感觉舒畅。


此时记得,不要吹风,以免阳虚体质的病家,汗湿被风吹冷,衣服粘在身上,搞得反而受寒了。

擦擦汗,换件干净衣衣,早点睡觉。

睡醒一觉,也许就能体会到排湿后的体态轻盈感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