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1邰馨仪.回望来时之路:四篇小论文的写作经验

 高教课堂研讨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教育学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其一项能力掌握是需要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选题、设计、调查、撰写等主要研究流程,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千字文论文写作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现结合我自身实际,基于四篇文章的写作经验,分析在论文的相关要点。简要来讲,论文的研究对象需要专一化,因为主体转换会使文章混乱;研究视角需要理论化,使之具有普遍客观意义;框架逻辑需要清晰化,可以采取过渡词与分级标题形式;分级标题凝练需概括化,使读者可以了解段落大意。

研究对象专一化:

内容可以发散但对象不能游移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从研究目标到研究内容的过渡。一般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通过专门的研究方法为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而在我的《与他者共存:大学生合作学习有何益处》这篇文章中,虽然小组合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在文章撰写的过程中,从小组合作这个主体向着课堂、思维和时代等不同方面改变,造成文章写作对象的多样性,而没有专注于一个主体去深挖。因此,提醒日后的写作方面需要注意,关注于一个论文写作对象的不同角度,而非想到什么方面的内容就和自己的写作对象硬套。

研究视角理论化:

理论依据彰显客观性与学术性

      研究视角属于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研究文章主要对象的一种视野角度,不同的人看待同样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分析。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理论视角。它是从某个“学科”或“学派”的角度去研究事物。二是思维视角(或关系视角、分类视角),它是分类或关系判断的某种思维形式。三是批判视角,它是研究者对新观点或新材料、新方法(或新工具)的选择。而在我的第四篇文章《大学生为什么热衷于消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主要采取的理论视角,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论视角,五个不同层次的需求去分析我们身边最常发生的消费心理问题,结合一些社会现状与心理学视角,会使论文更加具有客观性与理论性。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理论视角要与研究的对象有着一定的关联度,而非生搬硬套。

框架逻辑清晰化:

使用序号标题过渡语强化逻辑

      文章的逻辑结构就是一个整体的框架,是联结组成其他文章内容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不同的作者会形成属于自己风格的具体元素,而一篇文章的不同部分会拥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范畴式结构、评比结构、序列结构和因果结构。而在我第一篇文章《大一新生如何适应环境提升自学》撰写过程中,主要采取序列结构中的顺序结构,即描述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文章中我会经常采用“首先”、“然后”、“同时”、“最后”等过渡词。而这样的顺序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章段落内容有条理,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性,很容易造成读者阅读时产生混乱思维,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小标题或者是标序号的形式来使文章段落与段落清晰化。

分级标题概括化:

过简与过繁都妨碍观点的表达

      分级标题是分段段落的主要内容概括或者是起到一个引言的作用,一般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呈现段落中最重要的观点。同时为了需要吸引读者的兴趣,在标题凝练过程中不能过于简单,会使读者难以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读者可能会怀着“这谁不会”或“这谁看得懂”的思想而放弃阅读;凝练中也不能过于长,就会丧失分级标题作为引言的意义。而在我的《大学生为何会被手机绑架》这篇文章中,我原本的分级标题其中之一为“生理本能:追逐目标的快感”凝练的过于简洁与深奥,会使读者不能直接了解生理上我们对于手机成瘾的原因,而在修改后为“生理性'开启易’:了解进展揭秘未知带来短平快的实现感”,首先对手机上瘾的生理性呈现了程序感,其次用相对概括性的话语解释了成瘾的原因,让读者可以对文章内容更加了解与清晰。

      总之,回望来时之路,我在四篇小论文写作中收获了多方面的写作经验。首先是研究对象专一化,内容可以发散但对象不能游移;其次是研究视角理论化,理论依据能够彰显客观性与学术性;再次是框架逻辑清晰化,使用序号、标题、过渡语等强化逻辑;最后是分级标题概括化,过简与过繁都妨碍观点的表达。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