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落寸关尺

 kenu 2022-06-16 发布于上海

中药药柜,传说是三国时名医华佗治好了一位木匠,木匠为了报答治愈之恩,特别为其打造了有四百多个小斗的柜子,斗面写上药名,用来储存常用中草药。由于是一格一斗的,所以又称百子柜或药斗子。中医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都守护着人们的健康。

文章图片1

清朝榉木中药柜

我有两座榉木药柜,是在清朝时从中国打制运到台湾的,一转眼就一百多年过去,传承至今没有什么缺损,这真的很不容易。药柜是榫卯构造,没有一根铁钉,每个药柜又分成上下两段,以便搬运。在平视观上斗,展手及边沿的原则下,每柜中间位置有15个抽屉,每个抽屉装12个药斗,在每个抽屉面上刻上12种药名,药的分类是以中草药的性质分,如生柯子、五倍子、牛旁子就归一屉,两柜共360种常用中草药。

如今这百年药柜搬进我家以后,已不再装中草药了,我将几百个药斗清出,定制了一堵墙的松林格子,把药斗一个一个放进去,壮观之余,又可收纳置物,这是老药斗的新生命。我曾写了一首诗“欲学悬壶终未得,偏方偶录储吾庐。略知百药其中味,百药何曾识我无?”

文章图片2

济世应验良方

想起昔年想学中医,只是后来我选择了文科,就没有往中医一途,有时候想来没有继承曾外祖父的医术,确实非常遗憾。不过在大学时,我在冷摊上只要看到线装中药书籍或手抄医案,都会买下来收藏。有时听到一些偏方,也会记录下来,像在台湾也有生长的一味草药“钉地蜈蚣”,朋友少时单味煎服,治好了身上的皮蛇,也就记下作为参考。而藏书中有一部浪浮人西亭汪坦在乾隆二十一年所辑《济世应验良方》稿本,他序言说:“……生平喜读方书,第有一症即有百千之方,茫如浩海,乌知所向,必究其奥妙,百试百验,乃为天下第一,至当不易。三十年来客游于外,每遇亲朋效验良方,见者必录……殆济人利物之至寳。”诚然如是,地虽有南北,人亦有虚实寒热,验方,是医者长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只要因时制义,增减施药,都能起死回生。

昔有一老妇日夜头痛,经医数日不止,反将两目痛盲。再另看医生皆不能治愈,反兼全身痛。经月余,得我曾外祖父雨亭公切诊断为“心肝肺肾火太燥热”,开生石决明、元参等17味药增减轮服头痛尽止,雨亭公言此症初起如由他诊治,老妇两目不致痛盲。可见指落寸关尺,须精确按脉取浮沉缓涩,定病出何脏腑外,配药得宜,方能药到病除。

然人生病不外是“风、寒、暑、湿、燥、火”六邪入侵人体,及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失调,导致脏腑气血紊乱而引发疾病。故食物也好,药物也罢,药到可以病除,但却不能治心,所以人的情绪状态是最容易影响人的健康的,平日运动锻练更显得重要,所谓活动活动,要活就必须要动,在动静之间取得平衡才是上策。

文章图片3

陈立夫先生及其书法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是陈立夫先生的长寿的秘诀,他晚年每天必走2000步来养身。同时他30余年如一日,每天都写书法来养心,因此他长寿,活到103岁。在先生百岁那年我刻了一方“立夫永寿”的印章向他祝寿,先生更有别于平日书写四书内容的习惯,题了“精刻可爱”四字送我,使我特别感动。

而且立夫先生一生为推动研究保存中医药学不遗余力,由于先生长寿,求字的人多如牛毛,所以他的书法就订有不同笔润,并将数以千万计的笔润全数拨入“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台湾的中医药学遂得以蓬勃发展。

文章图片4

马光亚书生书联

我曾认识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马光亚先生,他是湖南湘潭人,父亲是齐白石的好友,他儿时就常为白石老人磨墨,看老人作画刻印。后来他从外祖父彭文彩学习中医,在1947年参加中医师考试合格。到台湾后,悬壶济世,洁身自好。他在台北的上海同德堂国药号驻诊,并在立夫先生任董事的中国医药学院执教。光亚先生也善诗文书法,他86岁那一年曾撰一联送我,至今感激。(叶国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