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兰若静云 2022-06-16 发布于福建

很多年前有个云南的朋友跟我描述过他家乡的一个地方,说那个地方以雪山为屏,家家户户门前水流不息,当地老百姓们住着古老的房子,过着纯朴的生活。我猜他当时描绘的地方应该就是丽江,但九十年代旅游业不发达,丽江还是默默无闻的,当时我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再后来因为一场7级地震,古城里的木质老房子居然都没有倒塌,于是丽江突然一夜之间引起高度关注并迅速火起来,最终变成一个旅游圣地,闻名全国。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来到丽江后去了玉龙雪山风景区,可惜天气不佳没能上,只去了云杉坪。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云杉坪海拔3240米,是一处宽阔的高原牧场,据说是纳西年轻人殉情的地方。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天一路上细雨霏霏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云杉坪上有当地的纳西姑娘在跳舞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天气不佳,很遗憾在云杉坪看不见后面的玉龙雪山。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白水河也称为“牛奶河”,它是雪山融化的雪水经过层层过滤汇集而成的。因为雪水未受到任何污染,加之河床都是白色大理石和石灰岩碎石,清泉流过仿佛就像一条白色的河,故称为“白水河”。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当时居然可以骑着牦牛走到河床中去拍照,也不怕破坏河床,不知如今是否还允许。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黑龙潭公园”也称为“玉泉公园”,是丽江一个著名的公园,它位于城北的象山脚下,天气好的时候远处的玉龙雪山会倒映在潭水中。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公园里面有非常多古树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03年的丽江古城已经游人遍地了,很难找到一处比较安静的地方。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但第一次看到家家户户门口流淌着清泉,还是有几分激动。想象丽江还未闻名的时候,那种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该是何等的美好啊!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只可惜商业气息太浓,毁了安静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晚上独自一人在街上闲逛,看到很多人在水渠里放河灯祈福,也跟着放了一盏。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下面是在丽江买的明信片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纳西象形文字,非常生动形象。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雪山下的丽江古城

那一年去云南:雪山下的古城


我对旅游的爱好始于九十年代,差不多每年的年假都是在路上的。现在回想起来,多亏了自己这些年一直在走,不然接下来出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父母老了,身体各方面状态每况愈下,根本就走不开。这几年每次出远门都是提心吊胆的,唯恐家里又出事。

人这一辈子其实真正可以自由行走的时间并不多。上学的时候是有时间没钱;工作的时候是有钱没时间;等到有朝一日有钱有时间了,要照顾父母;等将来父母离开了以后,自己的身体也走不动了。于是很想跟那些和我一样是独生子女的人说句话:可以出门的时候要坚定地走,千万不要等待将来。如果现在有一个理由或借口不能出去,将来就会有十个理由,等着等着一辈子就过去了。

旅行达人猫力说过一句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死前还没有把这个世界看完"。相信这话一定打动过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我们好不容易才来了一回,就要睁开眼睛,去好好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