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en did you last read poetry? For me, it seemed like forever. 你上一次读诗集是什么时候? 对我来说,似乎是永远。 ![]() 平日里,我会写诗,也会读诗。但是, 专注地读一本诗集,应该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当时读的是泰戈尔,普希金,亦或是冰心? 这几天在翻自己几年前写的诗,中文和英文。甚至有些惊叹当时那个年纪的遣词造句和奇思妙想。下次有空再整理分享出来。 我的小说《消逝》一共有三十七章,每一章的前面都有一首三行情诗。自那以后,似乎不太能写得出打动自己的诗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懒…… 但是呢,Pablo Neruda却是我很早之前就知道的诗人。曾经手头有一本剪报,上面就有一篇是我从《读者》上面剪下来的——聂鲁达写的《女王》。刚刚想要找这本剪报却也找不见了,估计是某次搬家或者断舍离的时候丢掉了…… 好在,记忆还在。 Pablo Neruda,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并于同年加入了智利共产党,1950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1971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 即使是不认识聂鲁达,大家可能也听过他一些著名的诗句。比如: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如果你的眼睛不是月亮的颜色。 还有那句羞羞的诗:我要在你身上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其实,我也有很多问号。但是,我也不敢问…… ![]() 聂鲁达是用西班牙语进行创作的,我这次读的版本是西语直译中文。说到诗歌的翻译,的确可以算作是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一些诗句和自己之前读到的会有些不一样。 我在大学的时候辅修过西语和韩语。也曾想过,如果当时对西语的热情和努力再持久一点,说不定现在也能磕磕绊绊地把原文啃下来?不过我也的确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有舍才有得。我也只不过是在叙述因果。尤其感谢众多的学者和译者,让我可以通过母语感受到聂鲁达诗里的曼妙。 ![]() 昨天,下着雨。我骑着单车,在两边都是香樟树的车道里慢慢前行。 ![]() 一人食了一家不太让人满意的日料店,然后躲进达哥的So Coffee读诗。每一次来这里都会有惊喜。这一次是新的植被,新的狗子。 ![]() 我就坐在窗口,听着雨,读着诗,时而抬头看看人来车往,还有雨打花枝。 ![]() 环境太美,诗篇太美。这次的文章更类似于是展示,并不会有没有太多的解读。 诗,本是不需要备注的。解释得太多,就落入俗套了。懂的人,自然会懂的。自己的那一点点感受,才是最独特和珍贵的。 ![]() 1 ![]()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尤其激动。仿佛有种在电视上看到熟人的既视感。手机上有一张截图,就是这首诗。 “我们甚至失去了这个黄昏……” 但是,他们却也曾手牵手。 “我的披风像一只受伤的狗在我脚边滚动。” 这让我想到另外两首很癞皮狗的歌曲。一首是《七友》,一首是《献世》。 “能得到的安慰是失恋者得救后很感激忠诚的狗。” “你是前度,何必听我吠。” 汪汪汪…… ![]() 2 ![]() 春天和樱桃树再次出镜。不难发现,这个翻译的版本所表达出来的味道委婉很多,这取决于译者对语言和情感的把握,分寸之间,再传达到中文就会千差万别。 ![]() 3 ![]() 这也是我曾经读到的诗。那个版本的译文是“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很让我动容。 “而我感到欢喜,欢喜那并不是真的。” 世人总是说着美梦成真。若是噩梦,我们也便双标了。 4 ![]()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 最后的痛苦,最后的诗篇。真的是最后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5 ![]() 这篇就是我小时候剪下来的《女王》。该版本也很不同,不过所传递出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相近的。 粗俗一点讲,也就是: You and I, against the fucking world. ![]() 6 ![]() 这句诗让我想到了Thomas Eliot的《致妻子》。最后两行,艾略特写道: But this dedication is for others to read: These are private words addressed to you in public. 但这篇献辞是供他人阅读的: 是我公然致你的私语。 ![]() 7 ![]() “没有人看到在我心中的淌血的月亮……” 关于伤痕,我在《消逝》里写道过: “有些苍白,涂了一抹胭脂就可以隐藏。有些伤痕,隔了一层衣衫便看不见了。” 8 ![]() “如果你的眼睛不是月亮的颜色……” 今晚的月色真美。 今夜は月が绮丽ですね。 I love you. ![]() 9 ![]()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感觉颇有意思。聂鲁达想表达什么呢?真正的诗应该是有意义有内涵的,而不是文字的堆砌而营造出某种无关痛痒的氛围。 太阳或夜晚,月亮或树枝就可以拆散人们吗?我后来想了想,或许聂鲁达的言下之意是:太阳或夜晚,月亮或树枝都只是各自美好而已,自然不会去拆散谁。所以,爱是不可以被任何人事物拆散的。 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 10 ![]() 这首诗颇有对立统一的矛盾思想。很想调皮地回应——话都让你说去了啦! ![]() 11 ![]() 这首诗同样很打动我,或许聂鲁达屋子和窗子的比喻尤为独特和抓人。我读的时候当下分享给我哥哥看,还试着自己从中文翻译成英文: I'm waiting for you as usual Like a solitary house Until you want to see me again And live in my heart. Or my window would keep aching. ![]() 12 ![]() 最后一首诗,最后一行。我想到了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的诗: I shall die again and again to know that life is inexhaustible. 我将一次又一次的死去,以此证明,生命是无穷无尽的。 ![]() ![]() 那么,就到这里。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在忙碌或平凡的生活中还是可以写诗和读诗。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不是为了读诗而读诗。而是想到了,有这个念头,就去做了。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知道这句话已经被说滥了。但我还是很能共鸣说这句话时背后的情愫。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 有时候,诗对我来说,好像就已经是远方了。或者说,是一种远在天边又唾手可得的庇护。 你呢? 那么,再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