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淑·怀】东北特色卖命小吃

 淑心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Shut Up》总第65期 2015年12月14日 第40期

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厚厚的帽子,还戴着护膝,可每天下班走在路上,我仍觉得没走几步,风就能钻进骨头里。他们还没我穿的厚呢,不冷吗?我只是上下班走一段路而已,他们可能整天都在外面转,冷了怎么办?

我知道挣钱不容易,可行走在这寒冬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而这不易,或许可以用北风刮在脸上的深浅生生度量出来。

东北的小吃有哪些,我不知道。可每天下班路上遇到的小吃摊,我管它们叫做“东北特色卖命小吃”。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有的骑着自行车叫卖,车把子前头竖着一个高高的插着冰糖葫芦的笼,从上到下,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很好看。还有的是蹬着三轮车叫卖,好一点儿的,车子上做了一个橱窗,冰糖葫芦摆在玻璃窗里,我觉得这样的卫生一些,就算刮着风下着雪,冰糖葫芦也无太大影响,吃着多少放心一些。

我对冰糖葫芦比较深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那时的冬天爸爸能给我们买的吃的很少,所以每天差不多下午一两点钟我都仔细听着,只要窗外有叫卖冰糖葫芦的,我一定要爸爸买给我吃。而且一串还吃不够,还要他多买一串,就算我一下子吃不完,还可以挂在窗外,留着慢慢吃……想想都是幸福,如果我能永远不长大,爸爸能永远不老,我宁愿时光就永远停在那时候。

去年公司门口下了班就有一位叔叔骑着自行车叫卖的,同事买来送我,边走边吃,虽然手冰冰凉,但心是甜的,很满足。今年没看到了,但有卖烤地瓜的阿姨。

冰糖葫芦的小摊很多,他们白天大多骑着自行车到处走吧,在步行街啊、商场前面叫卖,晚上我下班的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在公交站点旁边、步行街街头、还有西安大路的车流人流还算多一些的十字路口有他们的身影。晚风吹得再厉害,但好像也压不下去他们洪亮的叫卖声……

手摇爆米花

从夏到冬,只有下雨天我看不到那两位大伯大妈,剩下的日子我都能看到他们在我家楼下的公交站点附近卖爆米花,小半袋的玉米,老式的手摇的小黑炉子,把玉米装在里面放在火架上烤着,然后手要不停地摇着,过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只听“轰”的一声,香香的爆米花就能穿满一大袋。

每天下班到家差不多七八点,气温更低了,而且因为燃煤空气污染特别严重,可是卖爆米花的大伯还没走,他可能是要把这一天带出来的玉米都用完了才想要收摊吧。我看见他那几次,有的时候小黑炉息了火,旁边放着装好的四五袋爆米花;有的时候他在打电话,我就想象着,是不是在和他的老伴儿或者孩子打电话呢?说了些什么呢?不管是谁,我都特别希望,他打电话的那一刻,忙完了一天准备要回家的那一刻,他和电话另一头诉说着的,全都是幸福和对生活不灭的希望。

多彩的棒棒糖

我在人民大街和重庆路交汇处的一处地铁口看到过一个卖棒棒糖的小摊儿,大大小小,色彩艳丽的棒棒糖整齐的摆在车上,看上去就叫人开心。

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卖棒棒糖是个特浪漫、特幸福的生意,因为脑袋里出现的画面就是一对对小情侣手捧着棒棒糖、你侬我侬的甜蜜的样子。所以说,这是经营幸福啊!

卖出去的棒棒糖越多,证明幸福的人越多,如此想来,还是在做好事咧。或许,这样,就算天儿冷一些,能给他人带来甜蜜,也是值得的吧?

煮玉米烤红薯

单位门口的烤红薯的阿姨,还有西安大路公交站点附近的卖煮玉米的阿姨,她们也是嗓门很洪亮,看到过往的人,就叫卖不停。下班的时间,大家赶着回家,买几个热乎乎的红薯或者玉米的人应该有不少吧。

说到烤红薯,就能想到刚开始找工作那会儿,和一个好姐妹谈论着,干脆不给别人打工了,自己开一个小摊算了。就开一个烤红薯的小摊,我负责烤,她负责吃,估计这样的买卖,还没开始做就吃黄了。

两个正儿八经的吃货讨论着弄一个小吃摊,实在是不切实际。

长春,这个季节,在寒冬里挣生活的人,不在少数,除了一些小吃摊之外,还有摆地摊卖各种好玩的、口罩、帽子、袜子的……每每经过,我不会再用怜悯的眼神看他们,现在有的只是尊重,尊重每一个凭双手挣钱、努力挣生活的人,还有一份打心眼儿里真心的祝福:

祝福他们的用心和“卖命”,终能把日子过得,

像冰糖葫芦一样红红火火;

像爆米花一样香香脆脆;

像棒棒糖一样甜甜蜜蜜;

像烤红薯一样热气腾腾。

这一年,和以后,希望我们挣来的,都是幸福。

淑随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