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关于吃饭的2个新知,别再灌输「剩饭就不是好孩子」

 淑心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Shut Up》总第401期 2019年10月22日 第28期


我在筛选听什么书的时候遇到这一本《学会吃饭》,我的妈呀!谁不会吃饭呀?这书能卖钱吗?写啥内容能凑成一本书啊?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听了50分钟,收获了两个新观点,分享给你们,吃饭这件事,还真是值得反思:

① 正念

请保持正念吃饭。

什么是正念,我们先从吃饭习惯说起,一心二用这个毛病,我想大多数人都有,我的吃饭习惯是:洗完手→把手机拿上餐桌 打开视频边看边吃,为了节省时间嘛,吃饭的时间千万别浪费了,看看视频轻松一下,这样吃完了就可以学习啦!其实我是把「吃饭时间」和「娱乐时间」重叠了,其结果呢,我常常太专注于视频而吃得太慢或者吃得太多,下了班本来就累,一吃多躺着就懒得动,「学习时间」就提前变成了「睡觉时间」,积年累月就长肉了。

你有这样的习惯吗?

这样做当然算不上好好吃饭,对食物来说,我们并没有尝到它的美味,对自己来说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所以正念就是专注,吃饭的时候就专注于饭,别看电视、玩手机、回复信息等等其它的事儿。这就像恋人约会,那么漂亮的姑娘坐在你面前你不去聊天却埋头玩手机,那她肯定要生气,如果饭菜会说话,它就是那漂亮的姑娘,你不专注时吃下的每一餐都是生着气的饭菜,那肠胃肯定消化不好呀。

正念,就是专注,就是一心一用,其本质来源于尊重,而尊重会唤起我们的感恩心。

用正念吃饭,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尊重,想想每一粒米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农民的播种、耕种、除草、收割、再到包装,摆放在超市的货架上……想想厨房里妈妈要张罗多久才能为一家人盛上的可口饭菜,妈妈总是问我们吃什么,为了我们吃的好而费心,而我们却没有用好好吃饭来回应她的爱。

从这一篇文章起,希望我们一起学习尊重粮食、感恩父母,感恩生活。

② 觉知

觉知什么?还是从吃饭习惯讲起,我妈在饭桌上教育我们的一句话:撑死人不占盆。就差这点儿了饭,别剩下了,一人分一点吃了得了,要么就一点点饭还得占着个盆,看着难受,刷干净放橱柜里多好,所以一家人就都往多了吃。

我们单位食堂也是,宣扬”光盘行动”,盛到碗里的就都吃光了,没光盘就是浪费粮食,就是可耻,还专门有人负责在倒餐处站着监督,谁没光,拍照!

是不是很多家庭都教育孩子别剩饭啊,饭就不是好孩子!这就造成孩子吃饭有一种负罪感,明明吃饱了但不能浪费,节约粮食是好事儿,但剩菜剩饭不代表就是浪费,这本书说都吃了才是造成更大的浪费,因为你吃的多,胃就被撑大了,那你下次吃的更多,你吃的越多,粮食资源越少,那些没饭吃就更没饭吃了,这是长远意义上更大的浪费。

正念是尊重粮食,觉知是你反思自己,吃好即止,大胆剩下,别有负罪感,这次剩下,下次你就知道该盛多少合适,大家都知道了,食堂阿姨再做饭就知道饭量该减了,这样粮食才有剩余了。

这本书还有一个观点是为什么吃比吃什么、怎么吃更重要。所以觉知就是让你慢慢感知吃饭这件事对于我们的意义,在细细咀嚼中体会从填饱肚子到品味美食的变化,觉知,目的是学会享受

心情不好的时候吃块糖或者吃一顿大餐就舒畅多了,这就是美食给予我们的幸福。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深厚丰富,千百年来就是在一顿顿冒着热气的饭菜中,蒸腾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原来,吃饭这件平常的小事儿,却饱含这么多深刻的道理。


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