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 Up》总第430期 2020年01月17日 第08期 其实我不了解李笑来这个人,我不知道他是干嘛的,仅知道我手中拿着的这本《财富自由之路》是他写的,写的怎么样?我觉得很受益!那从这个书中我读到他这个人怎么样?还是蛮诚恳的!如果不诚恳,谁会用300多页啰嗦你要关注自己的成长,这才是自由之路的根本;谁会花大篇幅让你成为终身学习者,默默完成物种的进化? 我为什么要开头说这段话,起因是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一段书摘,有微信朋友评论说“这不是孙宇晨的前辈,币圈话事人一代目嘛”,这句话我一个字都没看懂,我得回复呀,我就百度孙宇晨是谁,币圈话事人是啥,一代目又是啥,大体得到的信息:李笑来这个人不怎么样,他割韭菜,是个大骗子!我不知道我对所得到的信息的理解对不对,因为我平时几乎不关注微博热搜,也不了解币圈,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李笑来被大家说是骗子。 由这个小事情,我领悟到其实我们每个人看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都可能不是他的全貌,看到的都只是一个面,且这个面的解读都是从自己的认知理解,有人看到他骗子的一面,而我看到了他真诚的一面。是不是反差有点大,但这就是真实的存在。我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了解了事情的全貌,因为这是导致我们犯错的第一步。 他是什么样的人与我无关,我只关注我从这本书里汲取到的养分能给我怎样的成长。 “人生三大坑” 《财富自由之路》更像是一种日记体提升幸福的方法论分享,由50个小主题组成,其中第10个主题是“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给你60秒,你想想答案是什么? 李笑来给出的答案是“注意力”,一个人最宝贵的是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根本不可能产出价值的地方那你就惨了,最宝贵的东西被消耗了,而你却一点收获都没有。 而我们的注意力平时都被怎样利用了呢?他提出了人生有三大坑: 第一个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第二个大坑叫作“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第三个大坑叫作“为别人操碎了心”。 这三种坑我的生活经验里都看得到,但是我没有掉进去,因为我和李笑来一样,都关注自己的成长,这不用他告诉我,这我自己很早就知道。 三年前我换新工作入职的时候,我的卡位周围有三个人,他们仨都是老员工,我发现他们一到下午就喜欢聊家长里短,我从不扭过头去参与,后来我邻桌同事离职新来一个女孩,为了和老员工搞好关系,她加入了其他两位同事家长里短的讨论,不到一周,她的家庭关系、恋爱状况大家都一清二楚了,然后以后的每个下午又是三人一起讨论今天谁男朋友又怎么样了,家里又有什么烦心事了,所以有近一两年的时间,我和老员工都是基本上除了工作交接没有半句话,从不参与他们家长里短的讨论,一来我没有家长里短可分享,二来我觉得那是浪费时间,我的时间不是多的用不完,而是好多书还没看,多看几页书,那时间的利用率对我来说更高。 为什么有些人习惯入坑?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目标。对我来说我加入一份新工作是为了获得学习新的技能获得新的成长,我很清楚这些成长来自于我的工作内容,而不来自靠唠家长里短和同事搞好关系。当然职场离不开人际关系,但是不好的圈子我宁愿不要这份成长也不能把自己搭进去负成长。 当你不清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那沿途都是诱惑;当你清晰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时,沿途有什么都诱惑不了入坑,而你发现这里唯一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了吗?对,是你自己! 《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李笑来啰嗦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人天生聪明,那都是后天努力习得的,学习让自己不断变成更厉害的物种;第二句是把注意力放在关注自己成长上,那是实现自由之路的根本之所在。 对我来说,这不是什么新观点,因为我也是一直在践行这两条,我借这本书的这个主题跟大家分享,就是想告诉你们:都长点心吧,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警惕人生这三大坑,别人咋地,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个人的三种商业模式”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益处是帮助我清晰了一个概念——“个人成长之路”,他用词是“个人的商业模式”。 个人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第一种:一份时间出售1次; 第二种: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如果不是怀疑人生,不会做如上的思考。 我和很多人一样,上学、念书、考大学,成绩不上不下,毕业了走向社会从没想过别的路,一门心思找工作赚钱,这就是一份时间出售1次,给别人打工,挣固定的工资。而老板买我们的时间再把成果卖出去,这就是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我从不敢想自己能开公司办企业,因为不自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我否定自己有这个能力,所以这条路从不敢想。 但是当我走完人生30年的时候,当我站在年初就能看到年尾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这一辈子是不是就只能上班,就只能坐在办公桌前每天早八晚五,我不甘心,一眼望到头的日子让我绝望,更绝望的是永远是个位数的存款,我的工资,给我按最低的房价,我也是一辈子买不起房,而这样的生活,背井离乡租着房子,还没有成长,这样的日子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不甘心自己一辈子都这样活,所以我选择了离职,咱不敢想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第二种还不能想吗?再不想,那真没出路了。所以,离职这半个月,我在做未来十年的规划,我常警告自己,我现在做的任何决定,都关系着我40岁的时候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路,但是想要改变和突破,这是必须走的路,这条路,会很孤独,会很艰难,因为只有我自己得绝对100%坚持下去。 “原来是韭菜啊!” 《财富自由之路》,告诉你了财富在哪里,也告诉你了怎样获取,为什么你还没有得到财富?没得到的人到处说:你看这个骗子,又来写书骗钱了!又一茬韭菜被割了。 这和听过太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相同的解释,你想想这是道理错了吗?是道理在割韭菜吗?不是,错在你听了、知道了,却没有正确的行动。 行动分两种,一种人也行动,但是他要别人行动,他自己不爱思考,他说反正你知道怎么做,干脆你帮我得了;还有一种人是学到了自己动脑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了适合自己的路。这两种行动有本质区别,前一种人才可以被称为“韭菜”。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神童,都没有先知的能力,所以都有走弯路吃亏的时候,那个不叫“被割韭菜”,那叫花钱买教训,只有那些一次次重复花钱买相同教训的人才是合格的“韭菜”,他们连基本的动脑都不动,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拿来主义,一贯的思维就是反正你行你帮我,谁有义务帮你啊?况且还是赚钱这种事儿,睡不忙着赚自己的钱,告诉你赚钱的方法就得了,你还要别人把钱拿给你,而你什么都不付出,这就是韭菜的思维,也就有了被割的命运。 钱是怎么赚的?说白了,就是赚认知差!老板懂的我们不懂,所以我们只有打工的份;你懂得的别人不懂,所以你要赚钱就可以把自己会的卖给不会的。考驾照,你会开车,我不会,那我只有花钱请你教我,钱就是这样流动的。 道理很简单,为什么我们没有赚到钱,就是我们把本该指望自己的东西去指望了别人,就是自己该走的那一段路你指望别人替我们去走,没有付出却想收获,这是人生最坏的幻想。 道理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但只要我们不行动,永远都是原地踏步。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只有一把钥匙,就是我们自己。 这本书不适合所有人读 只适合那些把成长视为终身事的人读。 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