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文化丨 “明”之境

 淑心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我们所知道的“明”

这个字是小学一年级就学到的汉字,想想我们那会是怎么学这个字的?第一、左右结构;第二、笔画顺序是先写左边再写右边,先写外边再写里边最后再封口;第三、由日和与月组成(辅助记忆,日月为明)。

学完这些,放学回家做作业,嘴里一边念叨“日月为明”一边按下重重的铅笔,生怕写作了一样。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死记硬背中认识汉字的,在我们的记忆力,汉字只是说话、写作的工具而已。

更令人生厌的是什么?汉字不像英语单子,字母多好写,汉字笔画少的还好,笔画多的写起来真要命。为了图快,怎么可能一笔一划写好汉字呢?

我们的孩子现在也在重复我们的教育,明,就是日月组成、左右结构,记住写的时候先写日再写月,尽量写工整一些而已。

可是我们学的是“明”字的全部吗?当然不是!汉字不仅有外在的骨骼架构,它还有有趣的精神内涵,有丰富而古老的故事,这故事里蕴藏着古人美丽的生活智慧。

真正的“明”:感受汉字之美

1.日月之明

造明字离不开古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看甲骨文,有日有月,一个白天发光,一个夜晚发光,古人就把这二字组合到一起,代表明亮之意。日月同辉。

2.月光洒进窗子为明

流沙河老师在《白鱼解字》这本书里提出这样的说法,这个明字表示月光洒进窗子,他说金文和小篆的左半部分就代表窗子,而且能够看到古代窗子的纹饰之美,一点也不必现代人的审美差。

其实读到这里我相信你脑海中自有一幅画面呈现,看着小篆的明,你仿佛能够看到远古的那一晚安静的月夜,可能就如同我今晚所见所感一样。只是我的窗子变成了现在的大玻璃窗,少了那些许婉约的纹饰。可是那银色的月光依然那样皎洁、绰约美丽。

所以这明字,哪里只有结构、顺序的一个呆板的汉字,它分明就是一幅画嘛,带给我们一份清幽的意境,站在这幅画面前,从此体会到一份淡定与从容。

3.那明亮的还有鱼的眼睛

下面这幅图来自王宁老师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这本书里对明字给出了另一层分析,这是来自于专门研究鱼文化的学者的分析,明字来自于古人对鱼眼睛的观察,鱼眼睛光洁明亮,用它表示明。这样的研究也不无道理,因为最早的人类都是出现在河流下游,鱼文化或许是人类最早的文化。

我们看被流沙河老师看作是窗子的图案与下图第二行的c图相对照,是不是神相似?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为明字又多了一层精神内涵,使这个字更加丰富起来。

探究汉字字源不是为了复古,

而是指导生活

你可能会问,要孩子记住日月组成明不就得了,费这事儿研究汉字起源干嘛?我们研究汉字起源,我这么想把汉字文化讲给刚刚打识字基础的孩子们,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指导生活。

我们走过来的枯燥的学习之路,我不希望孩子们再走;我们低头抢分数的时候,我希望孩子们有机会抬头体会更多的美好;学习不该是枯燥的,尤其是语文。如果你说成绩对孩子来说更重要,好,那我告诉你,语文成绩就是靠日积月累,不是补课能补上去的,没有兴趣,怎能做到日积月累,那只会让孩子更加反叛、更加生厌?而让孩子发现汉字本身的乐趣、发现学习本身的乐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孩子主动学习,家长不是才能省心省力吗?

我说的指导生活不是从成绩出发,而是想给孩子更开阔的精神世界

当他们因为今天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了,或者和小朋友闹不愉快了,可是他又是懂事的孩子,不跟爸爸妈妈说,我希望他那藏着的心事能在某一个月夜得到化解,他能想到古人那小而美的简约窗子,他能感受到那银色的月光所带来的恬静美好,他能想起那澄净的鱼眼睛,他能想到这人世间所有明亮的东西,战胜眼下的悲观,看到自己有一个更明亮开阔的未来。

在汉字里穿越古今这么走一遭,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到那时,文字并不是工具,而是宽慰人心的老师。

汉字是我们走进国学最近的一条路

汉字也是开启家庭教育的智慧之门
辅导孩子文化作业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生字字源文化更新中
总36节,每周六前更新

我没有资格教孩子什么

只想为他打开国学之门

让他拥抱更美的世界

末尾点击 [在看 [转发]

是对淑悦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