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 但吃个荔枝还会得“荔枝病”,你敢信? 最近新鲜的荔枝大量上市,俘获了众人的舌尖。 ![]() 但广州一7岁男孩,一口气吃了20多颗荔枝后,突然额头冒汗、脸色惨白,随后晕倒在地。 还好父母将他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后才顺利脱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荔枝有毒? 非也,专家解释说:这是“荔枝病”,过量食用荔枝导致的。 师兄给大家解释一下: 就是说空腹吃下大量荔枝后,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 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脸色苍白、眩晕、昏厥等低血糖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死亡,这就是“荔枝病”。 ![]() 这个病在印度尤其高发,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印度有个荔枝高产区,每年6月份的时候,在儿童群体中,会发生一种致命的脑炎,就是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后,导致的低血糖脑病。 2019年的时候,印度6天内因“荔枝病”死亡的儿童多达103人。 ![]() 咱们国内有一年也出现了71例患儿,均来自荔枝种植区或收购荔枝区。 年龄集中在2~10岁,其中61例抢救成功,10例死亡病例。 所以不要再学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了,真的会吃出人命啊! 连央视都紧急提醒大家:荔枝不要多吃,当心荔枝病! 所以,师兄建议大家: 成年人吃荔枝一天不要超过10颗,儿童不要超过5-6颗! 荔枝虽好吃,保命更要紧! ![]() 有人说:那我不吃荔枝,吃其他水果行了吧! 夏天到了,五颜六色的水果馋得人直流口水。 什么荔枝、杨梅、西瓜、甜瓜、葡萄、樱桃应有尽有! 尤其是炎热的午后,从冰箱里拿一块冰镇西瓜,清凉又解渴,岂不快哉。 ![]() 大家是不是又忘了师兄的叮嘱了? 市面上的水果以寒凉居多,久食、大量吃伤脾胃啊! 这些水果就像带刺的玫瑰,吃的时候快乐,等生病的时候你就后悔了。 咱们现代人,因为多吃冰饮、冷饮、吃多垃圾食品、压力劳累、抗生素滥用等诸多因素,本来体质就普遍偏寒。 寒凉的水果天天吃,虽然当时口里舒服,但代价是伤了脾胃和阳气,服用再多的药物也是枉然。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伤则百病生。 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我们的脾胃功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像女性会长斑发疹、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甚至患子宫肌瘤、乳腺癌等。 男性会患鼻炎、胃痛、腰痛、体倦、易感冒、便溏、畏冷、下肢静脉曲张等。 之前跟我师弟辛卯医生聊天,他跟我说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他说平时所诊鼻炎、宫寒者,十有八九喜食寒凉水果。 前段时间就有一位重度鼻炎的大姐,语有回响,几近香臭不闻。 ![]() 把脉一看,右关沉弱无力。 右关代表了哪里?脾胃啊! 脉象沉弱无力,就是脾胃虚了,受伤了。 再一问生活习惯,罪魁祸首直接现形! 这位大姐啊,特别喜欢吃水果,西瓜、梨、甘蔗等,不论时令。 辛卯医生说,这就是很典型的脾胃虚寒。 开了方拿了药回家喝,几个月后复诊,大姐神采飞扬、声音洪亮,说自己身子好多了。 还带了一袋樱桃表示感谢,辛卯医生说谢谢她,自己平时不怎么吃水果,让大姐拿回去。 ![]() 还劝大姐平时要少吃,脾胃都虚成这样了还吃,喝汤药的效果都得大打折扣。 但大姐振振有词:专家不都说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嘛,水果富含维生素对身体好! 这简直就是21世纪最大的养生骗局,但无奈这些所谓的主流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想让世人醒悟真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师兄反复提醒,希望你能记在心里。 冷饮、冰酒等寒凉食物坚决不碰,水果、螃蟹等寒性食物能不碰也就不碰。 杜绝寒凉,养护脾胃,先从饮食开始。 如果你的脾胃已经受伤很严重了,千万不要错过“冬病夏治”这个黄金期! 咱们中医所讲的冬病夏治,可以健脾温胃、调节脏腑、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提高机体抵抗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现在天气热,外界阳气充足,所以身体可以借助外界的阳气,把体内的寒邪排出体外,正是恢复脾胃功能的大好时机! 尤其在三伏天气,暑热骄阳之时,身体的积寒最易被赶出来。 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方剂,帮助破寒,恢复脾胃功能。 ![]() 这个小方剂是当归四逆汤与小建中汤的一个合方: 当归30g 细辛15g 桂枝30g 白芍60g 生姜30g 大枣25枚 炙甘草20g 木通10g 黄连10g 可根据口感加适量蜂蜜或者麦芽糖 当归四逆汤和小建中汤都是桂枝汤的一个变化,而桂枝汤的作用在外解肌合营卫,在内化气调阴阳。 中医上讲人生病的根本问题在于阴阳失调,所以用桂枝汤调和阴阳,不管是什么问题,吃了至少对身体没有坏处,当然可能并不针对。 另外,当归四逆汤同时可以破全身的寒,而且趁天热身体代谢旺盛,可以顺势把体内的久寒破掉。 ![]() 小建中汤帮助恢复脾胃功能,加快肠胃静脉血归肝,从而促进消化吸收。 但大家千万不要擅自抓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也可以艾灸中脘、关元、神阙穴。 坚持艾灸这三个穴位,帮助我们培本固元,温中散寒,恢复脾肾功能。 每个穴位每天艾灸十分钟左右,要记得艾灸前后都要多喝水。 另外可以坚持吃附子理中丸 原方有: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胡希恕老先生研究后,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了附子。 ![]() 附子大辛大热,为回阳首药,可补阳破寒; 附子耗津液,用药时需多补充水分。 干姜大辛大热,温中驱寒,可降胃气、止呕; 附子无姜不热,两者搭配,温热的药力会增加。 人参和炙甘草则健脾益气。 因此,附子理中丸可恢复脾胃功能。 下个月就是初伏了,想恢复脾胃功能的你赶快行动起来吧! |
|
来自: 为什么73 > 《天下无疾--得-正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