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在主义心理学:为何很多老人活到70岁,过不了几年就去世了?

 山泉51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我们都知道,古人的寿命并不是很长。

据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记载,夏朝时人们的平均寿命仅为18岁,汉朝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到了民国35岁。

孔子曰:“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从古人对年龄的称谓,也可以看出古人七十岁便可称为高龄了。

文章图片1

年轻人或许觉得,老年人的生活非常遥远,所以很多人暂时也不关心寿命长短。然而,这件事对所有人而言非常关键,意义非凡。不仅我们会衰老,我们挚爱的亲人也会日渐老去,而且社会也在往老龄化社会发展。

除了我们自己如何过好,我们更加关心父母、亲人如何高寿。

先看一些关于年龄的数据:国家统计年鉴(2021)公布,最新的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3.64(男)、79.43(女);今年年初,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显示,202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8.3岁。

文章图片2

据史料记载,1957年我国平均寿命为57岁,1981年为68岁,2005年为71岁,今年,我国人民平均寿命为77岁。这是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人口变化。

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有了明显的增长,从现象上来看,人民的寿命正逐步提升,而合理的估算预计未来35年,有望提升至80岁。

诚然,影响寿命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我们也不难推断出,国人平均寿命的增长离不开以下三个关键因素:一,生活水平;二,医疗条件,三,心理状态。

文章图片3

根据调查统计,健康长寿者大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由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长期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有力地保护大脑机能,调节神经系统,促进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使其正常功能得以发挥,进而使机体保持最佳状态。

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中发布了我国老人心理健康现状:以北京老年人为例,研究采样有效415例,平均采样年龄69.36岁,其中三分之一处于抑郁状态。在老年人群体中,抑郁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理症状。

文章图片4

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年近70岁的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那么,为什么很多老人活到70多岁容易是“一道坎”?不妨从心理层面解读一下。

一、 老年人,鲜为人知的心理压力

或许,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察觉父母老了;或者,不知不觉间,我们察觉自己老了。

这感觉很微妙,有时候就好像一夜之间。有“容貌焦虑”的女性可能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看起来显得老?是皱纹、松弛的面部肌肉还是什么,哪种医美能变年轻?

既然衰老无可避免,为什么我们都在拼命逃脱?

其实,衰老距离自然死亡,比一个婴儿成长到中年还要长。

文章图片5

如此漫长,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想要逃?而且衰老带给人的痛苦被佛家称为“八苦之一”,这是何解?

进入中老年期,就如同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心都要经历变化。这些变化,如同考验,让人沮丧,难以适应,也是带来压力和不安的客观因素。

比如,感官的全面倒退,听力、视力、味觉都变得不再敏锐、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也没有从前集中、骨骼退化使行动变得迟缓、反应变得迟钝、性格变得固执己见,难以接受新的事物、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由于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导致言语唠叨……

除了身体上经历的客观因素,我们的心灵还存在一个主观感受,与客观身体变化相互呼应。它被形象地称为“衰老感”,它是给人带来心理压力的根源。

文章图片6

它让人感觉“死神”的迫近,即便真正距离死亡还很遥远,也仿佛时刻提醒着自己:你不再鲜活,你毫无价值,你没有尊严。

但是,清明的人通过这段描述马上就能看出端倪:“衰老感”带来的压力,本就来自于虚幻,就像佛家所谓的脱离幻象“拔苦众生”。只有脱离自己为自己制造的“藩篱”,才能获得解脱。

究竟衰老感是什么?又是怎么给人类带来心理压力的?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曾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都要经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中老年期正是生命周期的最后两个阶段。

文章图片7

中年期(35-60岁)的任务是创作生产,来对抗颓废和停滞;而老年期(60岁以上)的人生任务是整合和完满,对抗失望,个体在经历这个阶段,既要整理自己的过去,也要保持当下的参与。

正是由于,这一阶段内心渴望完满和对自己人生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失望的情绪,而生命到了这一步,最无力的部分有很多遗憾,已经成为终身遗憾,已无法弥补。这就使得,处于这一阶段的老人,很容易处于抑郁状态。

焦虑失眠加上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相互作用下,就进入了不好的循环,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使得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身心相表里。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指出:老年人抑郁的状态与收入、居住水平、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文章图片8

报告给我们的提示,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去提升和改善老人的身心状态,更好地渡过这个“整合与完美期”。

二、 何为死亡焦虑?

人到中老年,经历亲人的离世,直到身边的朋友也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我们……这一切仿佛是在提醒着我们,死亡离我们很近。

有家族遗传病的人到了老年期,这样的事情就更加迫近,“死亡就如同骄阳一样刺眼,没人能直视”。

我们常常觉得,死亡焦虑一定是老年才产生的,其实,早在孩子四五岁就有这种恐惧,这是人类常见的,根植于生命里最为原始的恐惧。

文章图片9

每个人看待死亡都有自己的方式,而归根结底,这些方式也都是恐惧。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死亡焦虑无关年龄,是伴随终身的背景音乐,他们时常对可能到来的死亡充满了具体的幻想,比如被雷电袭击,从高处坠落,或是出车祸等。

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由特定的情境所触发,比如,一次至亲的病故,一场好友的葬礼,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的葬礼……这种焦虑强烈到让人无法控制,似乎凌晨三点会突然爆发,只留下他们独自面对:脑袋里出现自己对自己的诅咒,自己也快要死了,就像周围人一样。

文章图片10

很多老年人对于死亡的恐惧非常严重。但是,他们通常不愿意承认,一方面不想自己使其子女的担心、反感、嫌弃;另一方面,觉得忍一忍就能过去,或者以为是躯体症状,没有正确对待。

那我们先说要如何识别“死亡焦虑”。

一想到可能会死,生理上通常可能出现以下症状(排除客观的躯体病后):

1、全身症状:表现为突然全身出汗、发抖、痉挛,或者感觉浑身发热;

2、心血管症状:表现为心脏痛或者感觉心跳不规律;

3、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感觉喘不来气或有窒息感;

4、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5、其他症状:表现为精神特别紧张,焦虑严重时坐立不安,不停地走来走去,或者突然感到惊恐后,身体伴有濒死感、失控感等。(来源于网络)

文章图片11

心理上:

症状一:恐惧未知,无法掌控自己,对死后的“环境”与“世界”感到恐惧,害怕无法掌控、感知到自身,这一症状尤为严重。

症状二:无力感,等待死亡就像是排队检票,前面的队伍再长也总会轮到自己,并且无法逃避,想到这,无力感与恐惧便会慢慢侵占全身,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会如同要准备被处决的一般,并且长期性的。

症状三:万物的意义,姑且不去想死亡的问题,假设可以永生,地球也终有毁灭的一天,宇宙也会有毁灭的一天。不管这一天有多远,但是这一天肯定会到来,一切重归虚无。那么,既然最后会迎来毁灭,那么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无法得出答案。

症状四:思维死循环,无法理解,但是又不能逃避,不自主地思考,所以只能陷入思维的死循环,在不可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上挣扎。

症状五:无法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从而变得更加孤僻,也越加惧怕死亡,认为其他人都是无意义地活着?

[1] 来源于百度《死亡恐怖症》(美)斯塔尔(Dean Stahl),克奇里希(Karen Kerchelich)编著;本社组织翻译,英文缩略语词典 中英文对照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01,第2068页

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死亡焦虑人皆有之,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显的死亡焦虑,一类是隐性的死亡焦虑。

文章图片12

外显的死亡焦虑容易理解,就是上面症状的呈现;而隐秘的死亡焦虑,可以存在于任何人,不限于老年人,通常以噩梦的形式呈现,或者由重大压力事件所引发,如失业、离婚、亲人离世等……

另外,没有指向性的焦虑,不是因为特定事件引发的焦虑症,即便没有提到死亡,也皆为“死亡焦虑”。

例如,你总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急着赶紧完成,完成了也无法安心休息,仍旧非常焦虑,你急着把每一件事都做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然后呢?这在精神分析看来,就有防御死亡的意味。

文章图片13

三、如何应对死亡焦虑?

由于这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老年人过了69岁,就会愈发强烈地感受到死亡的迫近,周遭的同龄人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有的老朋友病重甚至病故,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攻击免疫力,导致健康每况愈下。

好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神之一手”,就是处理“死亡焦虑”。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这种感觉是必然会产生的客观规律。需要知道“衰老感”一旦产生,认为自己不中用了,没有价值了,只会吞噬自己,让自己淹没在绝望与无力当中,这是不可逆的。

文章图片14

所以,如果已经产生了这种情结,就需要维护自己的内心,修复给自己带来心灵创伤同时,尽量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积极乐观起来,避免进一步大量的产生。

对此,只需要告诫我们自己,这样被绝望所淹没,并无益于接下来的生活,令自己被“衰老”带来的无力感吞噬,丧失生活质量。

其次,构建积极的关系,去维系滋养自己。不要总是认为子女忙,不要给子女增添麻烦,不妨积极主动地构建与子女的连接。

作为子女,不要把陪伴父母作为一个口号,深入交谈,一起游戏,有助于增进进一步的了解,增添乐趣。

再者就是夫妻之间,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尝试改善彼此的关系,互相包容和体谅,互相打趣,消解“衰老”带来的不便。

文章图片15

再次,锻炼身体,调节心态。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老人、病人,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多去尝试和学习一些新鲜事物。

人到了七十岁,和六十岁的时候仍有不同,除了身体会有一些疾病外,会明显感觉自己更加虚弱。但其实,比起生理衰老,更多的是心理衰老带来的无力。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一个刚做手术的运动员,与自己曾经的活力和体能相比,一定无比失落,在锻炼恢复都无效的一次次打击下,会呈现失望、失落的状态,这个状态,其实跟老年的衰老感十分相似。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绝望”带来的无力感和无助感。

文章图片16

一位健身房里积极锻炼身体的八十岁老人,如果认为锻炼有什么用,反正,这身体也不好,最后也是要见上帝的等等,也同样会陷入无限的“哀伤与绝望”。

由此可见,这种状态跟年纪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只关乎心态。过分强调年纪更像是,给难以克服困难找的借口。

这个角度也揭示了,为什么很多老红军都长寿,他们的死亡恐惧在战场上得到淬炼,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求生欲望,还具备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

所以,不妨忘记年龄,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感觉自己被需要,有自我价值感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对自己的爱积极生活,就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文章图片17

最后,很好的自我保护,避免陷入孤独。你无法直视骄阳,除非你带上墨镜。

积极创造丰富的生活,避免陷入“空想”。如果子女太忙,不妨找个专业人士谈一谈。孤独绝望在任何年纪都难以避免,就像自然界的阴影。

但如果总是选择去看自己有多被人嫌弃,有多没有价值,多么孤独,不如多去回忆那些温馨的时光,创造丰富的生活,打开阳光。

文章图片18

四、小结

来到这个充满智慧的年纪,不代表我们天然就知道怎样应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其实都是第一次经历,都需要学习。

就像我们第一次应对青春期的无措慌乱,一样的不适应,我们应对自己的年老、衰弱,无法适应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要接纳自己的状态。

我们不妨做一些新的尝试,正如前文所说:

1. 承认即适应自己的变化,接纳自己;

2. 积极构建人际关系,婚姻关系、子女关系,通过社会关系滋养自己;

3. 积极锻炼身体,调节心态,保持美好的心情,不被阴影吞噬,用爱照耀自己;

4. 骄傲面对,直视自己的人生,整合自己的过往,完满人生,积极面对失望。

文章图片19

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你丢失了未来,而在于会让你没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这大概就是本文的答案。

希望更多人,多关心70岁左右的老人,使得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每一个人都会有年老的问题,通过努力,我们能够让这个阶段过得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