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关注如东”微信平台网友“@Mr Zhao”途径掘港老街,发现位于北街西入口处(文化馆南侧)有好多块龙纹石刻古石板被疯狂盗挖! 下午,被盗挖处被其它断裂石板和泥土填补上了...... 这种偷盗如东“保护文物”行为非常卑鄙、无比可耻!群众得知,纷纷表示非常叹惜、痛心! 殊不知,世间一切皆有因果报应!“不要以为无人知晓,虚空中有注视你的眼睛,善恶临终总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强调,于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就是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 提出,“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果没有历史文物,就是没有载体,乡愁肯定也记不住。 恳请尊敬的潘书记、沈县长及几大常委,还有政府部门领导关心此事。能尽快将偷盗如东“保护文物”者绳之以法!扬社会正气,保一方平安! 不仅仅是这些几百年古石板,你们是为如东留住这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留住文化的根!你们的功德老百姓将会铭记,历史将会书写! 偷盗古石板文物现场 手机拍摄 ▼ 如东自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设置如皋县后,至1940年建立县治,上下1600余年,历经沧桑。“老街”,指掘港三条主要石板街。“北街”、“南街”和连接两街之间的一条“竖街”。掘港石街所用条石每块长3尺3寸,宽1尺,厚5寸,计用石料16225块。 为防滑,古人在石板上还刻有花纹图案,有古钱、蝙蝠、暗八仙等。石板两侧还镶有侧砖,旧时可供两乘官轿相向而行。清-胡宗侨诗句:“负载鱼盐分左右,往来车马任西东 ”。 这样长而又平整的石板街,不仅远远超过当时的如皋,在苏北各镇也首屈一指,甚至连扬州这淮左名都的石板街也“弗如远甚”。 唐代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闻道扬州,掘港难过。”到了宋时,掘港场成为淮南产盐要地之一。明朝中叶以后,掘港改亭为镇后,掘港逐渐成为苏北沿海名镇,有“小扬州”之称。 一个月前手机拍摄这段老街照片 ▼ 这让小编想起了多年前栟茶“寿圣寺” 门前两尊石狮 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盗走 至今仍无音讯 栟茶即将对老街进行改造 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以为戒 保护好栟茶的老文物 别让有些贼人浑水摸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