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事之前的四个判断原则,你也应该掌握

 工具匠人 2022-09-20 发布于山东

人生匆忙,转瞬半坡已过,驻足回首,发现身体走了很远,灵魂却没有跟上。

遥想当打之年,每日陷于事务,却不思考何谓正确的事、该如何正确地做事,犹如驴子拉磨,腿脚很勤快,脑袋很懒惰。幡然醒悟时,已是皓首苍颜、锋芒不再。

好在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不仅在十年前,还有当下。所以,虽然是这两年才明白的一些原则,但只要踏实践行,余生同样会遇见星辰大海。

《做事之前的四个判断原则》,是工具匠人多年磨砺之后,于今年形成的心得结晶,也许,你也应该掌握。

做一件事以前,既要判断自己的发心是否纯正,更要判断能否给别人带来正向价值。如果两者兼备,就坚持做;如果都不具备,就放弃做。

也许你觉得工具匠人在唱高调,但我多年亲身经历真切见证了:我曾经付出或赠予别人的,都以另一种能量形态回流给自己、滋养着自己;而我曾经有过的怨恨,或是对别人的伤害,最后发现所有的箭头也全部指向自己。

做一件事以前,要判断这件事未来三五年能否持续产生收益。如果能,坚持做;如果不能,放弃做。

这是人生结果产生分水岭的决定性选择。不论是工作上的业务方向、客户选择,还是日常中的阅读、跑步,或是冥想,我们都要践行长期主义,同时要对所有速成的东西保持警惕。

做一件事以前,要分析决定成败的20%核心因素是什么,找到它,并且只做这20%,其他80%交给别人去做,甚至不做。

如果忙于80%的次要因素,会使我们掉入低效忙碌的感动之中,而这些对提升人生价值毫无意义。把大量精力投放到次要矛盾上就是对生命的浪费,因为决定事情成败的从来都是关键少数。

做一件事以前,要找到心无旁骛的专注方式,然后才动手去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过程中要及时复盘提升,且保持足够的耐心。

一小时的专注,胜过一整天的漫不经心。我们往往高估一两周带来的改变,更容易低估一两年带来的改变,专注做正确的事且懂得延迟满足,两三年就会把大部分人甩在身后。

希望,这四个原则,能成为你的判断工具。

工具匠人,逢九必见!每月9日、19日和29日发布一篇有关经营工具的原创文章,希望对您有助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