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育男孩16年,我总结出了4大禁忌,家有男孩,越早认清越好

 vangogh123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文|凝妈悟语

养育男孩十分复杂,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能做”与“不能做”,而要更具有个人特色,量身定制并且带有艺术性。——《野性养育—从男孩到男子汉的养成之路》

带二宝去超市的时候,二宝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零食、收银台。我担心孩子乱摸会引起超市管理员的不满,时刻提醒他“不要乱摸东西”,但他还是控制不住。

超市管理员果然发话了,“再摸,我们就留下你,不让你回家了!”二宝露出怯怯的眼神,藏在了我的身后。但一会儿还是不长记性,又笑着东摸西看。我只好速战速决,拉着他的手离开超市。

这事很快忘记了,读《野性养育》时又突然想起来。书中这样说:

男孩是动觉型学习者,换言之,他们需要真切地触碰并感知一切学习对象。2-4岁的孩子到商店,你一定目睹过他四处触摸,拿起并研究每个他看到的物品。

这不就是说的二宝吗?真的是太贴切了。瞬间,我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原来是好奇心驱使,在探索发现。

我继续阅读,收获、反思了很多。很惭愧!养育男孩16年,我才从书中了解到孩子的各种特点,然后才理解了孩子,用平常心去接纳、包容他们。如果早点知道,在每个重要阶段做正确的事,我们和孩子就不会有近两年痛苦的经历了。

大家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应该也都有很多困惑吧,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4大禁忌,希望家有男孩的父母们,越早认清越好。

让男孩坐着不动

二宝在外面玩的时候,喜欢把一个台阶当作滑梯,他感觉很刺激,玩得特别兴奋。但毕竟不是专业滑梯,没人管理,上面落满了灰尘,把裤子弄得很脏。

每次回来,奶奶都会忙不迭地给他换衣服,并数落他“不让你滑,你偏滑,脏死了!”

相反,如果二宝很安静,会赢得很多老人的赞赏,他们说二宝“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奶奶也会感觉很骄傲。

好动的孩子会给人带来麻烦,安静的孩子会让人省心,但实际上不应该让孩子坐着不动。

《野性养育》中说,2-4岁男孩大脑分泌的血清素相对较少,控制冲动神经递质的能力较弱。男孩们需要空间来自由奔跑并释放内心的野性。

二宝在家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坐立不安,总想出去找小伙伴玩耍,玩回来之后,就会感觉精神愉快,眼里有光。

幼儿园老师也表示,男孩们在教室里时间长了,就会找麻烦。

不允许男孩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子哭的时候,常常被责备“又不是女孩,哭什么哭!”“男孩哭,让人笑话。”

我家两个男孩,都很喜欢哭,没少听这样的教训,搞得他们哭的时候也特别不好意思。但是,我发现他们哭过之后,情绪才会有显著好转,纠结的事情不再纠结,又开始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野性养育》 提到一项研究,同样是不开心,女孩会通过吸吮大拇指安慰自己,而男孩却是用哭来发泄情绪,意思是说男孩比女孩更爱哭。

《脑内乾坤》中介绍说,女孩更容易被舒缓温柔的语言和歌声安慰。

也就是说,男孩更爱哭,而且还不容易被安抚。这是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大脑不同,男孩更喜欢互动而不偏好互动。所以,我们会发现,我们越是安慰孩子,孩子哭得越厉害。

我们偏执地认为哭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其实哭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不允许孩子哭,就是不允许孩子发泄情绪,负面情绪无法排解,很容易抑郁成疾。

误会孩子的行为

对于孩子攻击性的行为,我们非常反感,常常把他们的行为和性格联系起来,难免骂孩子“你太坏了。”

4岁的二宝,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咬人、捏人、掐人,针对的对象往往是妈妈。我想不通,对二宝非常温和,还给他读书、做好吃的、哄他睡觉,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啥反而受到伤害呢?

我问过二宝“你不喜欢妈妈吗?”

二宝委屈地表示“不是啊,我最喜欢妈妈。”

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后来看到《野性养育》的一段话才明白背后的原因。2-4岁的男孩,摔跤、撞头甚至打人是表达爱和亲密的方式。

恍然大悟,孩子并非心口不一,他是真的爱妈妈,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表达对妈妈的喜爱,就习惯性地用攻击性行为来表示。

我理解了二宝之后,对他的行为不再反应激烈,而是告诉他“你喜欢妈妈,可以拥抱妈妈,也可以亲亲妈妈。”二宝就用他的小胳膊抱住了我。

教育方式一成不变

在儿子14岁之前,我一直用固定的方式教育孩子。经常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批评、催促、否定。常把自己的想法凌驾于孩子的想法之上,把成绩看得比其他方面更重要。

直到发现儿子越来越叛逆,亲子关系越来越差,我才开始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尝试改变,儿子才慢慢向好的一面发展,亲子关系回归正常。

两年多的坎坷经历让我明白,如果早一些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早早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差别化养育,就不至于让孩子痛苦那么久。

希望家有男孩的父母,能早一点知道,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规律非常有必要,把控好每个阶段,好好养育,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