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古塔之北镇崇兴寺双塔

 翌新地带 2022-06-16 发布于山东

       由北镇广宁古城出发,东北方向两公里处,矗立着被专家考证为建于辽代中晚期的崇兴寺双塔。寻访这有名的辽代双塔,也是翌新去青岩寺观瞻'歪脖老母’,短暂经停北镇老城主要目的所在。要不大可住在沟帮子,不光省些路程,晚餐还能品味那里著名的熏鸡、熏蹄。

       一座寺院内高高双塔对峙,古塔犹存的国内目前只有八处,但五处是寺毁仅双塔矗立,只有三处为寺塔完整保留,这崇兴寺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弥足珍贵。其余两处为去年去过的泉州开元寺,还有著名的山西永祚寺。

  北镇崇兴寺双塔

       北镇崇兴寺建筑格局为前塔后寺,双塔巍巍矗立在山门以里,天王殿外的塔院之中,沿中轴线东西对称,这种建寺布局颇具唐代遗风。因双塔建设年代没有文字、碑记可考,所以这里就有'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太宗征高丽凯旋,命尉迟敬德监建’之说,并在《盛京通志》及清康熙年间《广宁崇兴寺修复碑记》中查到相应文字。但后经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为首的专家团队考察论证,依据双塔的营造法式、建筑风格、塔身砖雕特点,判断为辽代建筑。又根据辽塔断代公认标准,密檐式塔采用平座上加莲花代以承塔身的做法,为辽道宗以后形成,做出辽代中晚期建造认定。其实翌新看来,崇兴寺双塔也许唐代就有,只是现在看到的是辽代重修后的罢了,并呈现出一个年代不同的造塔特色。

  北镇崇兴寺双塔东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东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东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东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西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西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西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西塔

       北镇崇兴寺双塔造型基本一致,规制大致相同,均为平面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由于外观有白灰饰面,百姓也俗称为白塔。塔身筑于条石砌筑的八角形台基之上,底部为砖砌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又分若干层,侧面分别雕有狮子、佛国图、仿木斗拱、卍字、花卉鱼虫等图案,须弥座上承砖雕莲台。塔身筑于莲台之上,一层塔身较为高大,八面设龛内供佛像结跏跌坐莲座之上,两边左右胁持菩萨,龛上雕有宝盖,上部两飞天萦绕。雕工精细,形象生动。上部砖雕仿木斗拱,八角出檐,檐角上翘悬挂铜玲。除此之外,檐下斗拱之上,檐椽外分四层亦挂满铜铃,可谓密密麻麻。上部十二层八角迭涩密檐,向上略有收分,檐角亦悬挂铜铃。与众不同之处,塔身每层每面都嵌有不同数量的圆形铜镜,据说多达272面,不过目前已锈蚀无光,但可想像的到,新建时阳光映照下塔身金光闪闪的壮观。顶部八脊封檐,檐角处各置铜瓶一只。顶中置塔刹,塔刹做工讲究,下部砖砌八面双层仰莲刹座,刹座亦八面嵌铜镜。上置砖砌覆钵形刹身,承金属刹杆串仰月宝盖、宝珠、宝瓶共同组成。仰月宝盖处有八条铁链与顶层檐角相连,整体甚是美观。

       细观双塔,并结合寺院管理人员指点,为其造型优美,砖雕精美而陶醉。双塔虽看上去相同,但也有细微处的差别,判断出不是同时而建。一是塔身高度,东塔43.85米西塔42.63米,相差一米有余。二是塔刹刹身覆钵,东塔较为细高,西塔则相对沉稳。三是须弥座上莲台,东塔比较粗放,西塔相对精细。更细处的差别则在一层八面佛龛及浮雕佛像、胁持等处。东塔各佛均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法器;西塔仅正南面佛头戴宝冠,余皆螺髻,手印各异;东塔佛龛两侧胁侍立于浅龛之内;西塔胁侍立于壁面上,无有浅龛;东塔佛龛上的宝盖呈倒梯形,西塔宝盖圆顶伞形;东塔宝盖上方两侧的飞天较平直,头内视;西塔飞天身体下俯,头外视;另外服装、饰品等细部均不雷同。

       但不论双塔大同而小异,其精致的雕工、流畅的线条、匀称的比例,造像的栩栩如生,均堪称辽代砖雕的精品。崇兴寺双塔,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不愧为我国古代造塔建筑的光辉杰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