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企生随笔:《慧语人生》做人做事清醒:舍得

 志旭cb135qm6xb 2022-06-16 发布于广西
黄企生随笔:《慧语人生》做人做事清醒:舍得

《慧语人生》

做人做事清醒:舍得

作者:黄企生

人生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

一位哲人说过:

“会活的人,或者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

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得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清醒,能舍之人,才能获得。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冯异是东汉光武光武帝手下的一员将军。

每当大家聚在一起商讨军事,他都很积极;每当将军们讨功行赏,他却独自退避,坐在远处的大树下,人称“大树将军。”

他的军队,军纪严明,他的战功,都分给了别人。

因此,军中士兵都愿跟随“大树将军”,威望极高,更受到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一世,懂得做减法,舍去越多,得到越多;不舍不得,越舍越得。

舍,并不是放弃,而是学会给生命做减法。

老子曰:

“夫唯不增,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人说,人生路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布袋,一路走,一路拾捡,把功名利禄装进布袋,负担也会越来越沉重。

既然同样是度过一生,脚步轻快是一生,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如选择舍得放下布袋,才能快乐自在。

一是舍去贪欲,得知足。

古人云:

“咎莫大于不知足,祸莫大于贪得。”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有些人败就败在贪欲上,拥有了稳定的生活,还想进一步追求安逸;拥有了安逸的生活,还要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甚至不择手段,捞取这捞取那,最终败的“溃不成军。”

殊不知,得到必须的、需要的,是福;贪图过多的,是累;不是正道得到的,是祸。

人活着,就要懂得知足,适可而止,才能常乐心宽,生活会安稳踏实。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贪得无厌,而是知足常乐。

二是舍去焦虑,得从容。

人为何活得累,其中焦虑与烦恼是一个致命的因素。

焦虑烦恼只能给人带来困扰,被它牵着鼻子走,常常弄得人没有幸福指数,没有生活质量。

孔子感慨:

“世上哪里有装得过满而不倾覆的。”

人往往是这样,我们想得到,想占有,却求而不得,而一直不愿放弃,焦虑和烦恼就此运云而生。

卢梭曾言:

“我们的悲伤,我们的焦虑和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人,的确是这样,快乐的事情,也许很快忘记;但痛苦烦恼的事情,则一直记在心里,念念不忘。

想得太多,必会忧愁增多,人生就很疲惫。

其实人的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舍得不必要的焦虑和烦恼,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缘聚缘散,随缘得失,万般自在,从容喜悦。

三是舍去坏脾气,得福气。

情绪稳定,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也是一个人的最大的福气。

作家刘娜曾说:

“情绪是一把枪,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枪口其实是对准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糟心的事情。

有人为一些小事,纠缠不休,微不足道的口角,最后演变成拳脚相向,也有人遇到急事就心态爆炸,把小事酿成了巨大的灾难。

其实,所有的坏情绪,都有自己买单,所有的苦酒都是自己酿自己饮。

看到网上有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父子俩因为生活不顺,在酒桌上发生争执。

竟然遭到对方的身上互泼白酒。

两人越吵越烈,最后父亲竟然用打火机点燃了儿子。

只在一瞬间,父子俩就燃烧成了火人。

最终,父亲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儿子也被严重烧伤。

面对这样的结果,儿子心里肯定懊悔万分。

但无论再怎么惋惜,父亲再也回不来了。

梁实秋曾说:

“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

放纵自己的坏脾气,百害无一利,它就一定以最痛的方式来惩罚你。

舍不了坏脾气,就留不下好福气。

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曾对近1000人做过跟踪调查,得出一个结论: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激烈的坏情绪当中,会导致家庭失败、事业糟糕,或者把好事弄坏。

难以掌控自己情绪的人,也往往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正如有句话所说:

“人这一生,赢在宽容,死在脾气。”

被情绪支配的人,只能任由自己沦为弱者,让生活滑向无底的深渊,一定是这样,舍去坏脾气,获得好福气,也一定是这样。

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得意味着舍,舍意味着得。

得是本事,舍是学问,舍得之间,蕴藏着一生的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