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澳古说历史 2022-06-16 发布于浙江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日,年遐龄带着小儿子年羹尧在家门口玩耍,适逢一位走方郎中挎着医箱从年府经过,看到年幼的年羹尧在旁嬉笑打闹,仔细端详其片刻后,就对年遐龄说:

“此子将来有大将军的福命。让你们家光宗耀祖的是他,但让你们家险遭灭门大祸的也是他,日后须让他用心读书,方才有可能免掉这场祸事。”

年遐龄见这么郎中讲得头头是道,且也颇有些高人风范,深信不疑。

见郎中说自己的这个小儿子年羹尧要用心读书才有可能避免灭门大祸,年遐龄颇有些苦恼。

年羹尧生性粗暴蛮横,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曾一连给他换了五六个师傅,可就是不肯上课,就算是上课也是经常捣乱,许多师傅都被他气走。

因此,见郎中这么说,年遐龄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孩子坏就坏在不肯读书上。”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郎中这么一听,便自告奋勇,把自己的一套教导方法详细告知了年遐龄,并告诉他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来,他的儿子一定能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

郎中的方法让年遐龄大为佩服,此后,年遐龄就严格按照郎中教的方法教导年羹尧。

结果用了8年的时间,年羹尧真的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

学成之日,年遐龄没有忘记当年那位郎中的功劳,当即让年羹尧带着礼物去拜谢那位郎中。

郎中见到年羹尧后,没有接受他的拜谢,给他留下了四个字:急流勇退,并告辞而去。

此时此刻,年羹尧并不理解“急流勇退”四个字的含义。

以我们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郎中留下这四字,对年羹尧来说绝对是四字真言,人生至理。

如若,后来的年羹尧能够在权势最顶峰的时候想起这四个字,又何至于落得兔死狗烹身遭戮,满门遭殃的下场呢?

......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与大部分雍正的心腹大臣不同,年羹尧在雍正还没登基前就归属在他的门下。

年羹尧的祖上原仕明朝,后在松锦会战中被俘为奴。

顺治十二年(1655年),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高中进士,年家得以脱离奴籍,被划入镶白旗汉军第五参领第一佐领麾下,成为了清朝官方认可的正儿八经的旗人。

后来康熙册封雍正为雍亲王时,镶白旗就归其统管,而隶属镶白旗汉军的年羹尧自然就归属在雍正的门下,成为了雍正的门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第二次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同年册封胤禛(后来的雍正)为和硕雍亲王,也就是在这一年,年羹尧入雍王府效力。

也就是在这一年,年仅30岁的年羹尧外放四川巡抚。

对于年羹尧,自他一入雍王府门下,雍正就对他寄予厚望,倚为心腹。

要知道,在未入雍正门下,年羹尧只是正三品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一入雍正门下,不久就直接升为从二品的四川巡抚,一跃从一个多少有些华而不实的京官成为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这样的升迁速度如果没有雍正在旁帮衬,绝无可能。

康熙时期,清朝的官员升迁制度已逐渐完善,依常理,内阁学士绝无可能直接外放地方巡抚,而是任布政使或按察使,且还要在多次京察评分为一等的情况下才可能,而年羹尧能一连跨了几个等级,外任四川巡抚,可见雍正对其是有多看重,又在其中下了多大的功夫。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当然,年羹尧也没有辜负雍正对他的看重,他的办事能力在当时绝对属于最为顶尖的。

凭借雍正对其的大力栽培,再加上他自身超强的办事能力,日后他可是为雍正的登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外任四川巡抚近两月有余,年羹尧根据自己的实地走访,便向康熙力陈治川五策:拣选道府,量调州县,停川省效力之例,严禁包占差粮,撤销打箭炉部差。

康熙看后,龙颜大悦,御笔朱批:

“向日风闻川省如此,未知其详,览奏折方知是真。尔封疆大吏,只得始终固守做一好官,此朕之深望也。”

上任不过数月,年羹尧就用自己的治川五策给康熙留下了一个深刻的“能臣干吏”的印象,也为雍正争得了印象分。

为了笼络年家,让年羹尧尽心尽力为自己办事,雍正可谓是下足了本钱,不但极力栽培年羹尧,更是迎娶他的妹妹年氏为侧福晋,即后来的敦肃皇贵妃。

而为了表示自己对年家的重视,雍正对年氏也是极尽宠爱,这点从她康熙五十几年嫁给雍正,直至去世,包揽了雍正十余年间的所有子嗣便可窥知一二。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主仆关系再加上姻亲关系,让年羹尧对雍正可以说是死心塌地,是为最坚定的四爷党成员。

当然,既是门人又是大舅子,这样的身份就算年羹尧想要投奔其他皇子,也没有人敢用他,他的身上早已深深烙下了“四爷党”的烙印。

这个烙印也不是他想消除就能消除掉的,除非是他辞官归隐,不然要想飞黄腾达就只能跟着雍正一条路走到黑,只有帮助雍正坐上皇位,他年羹尧才有位极人臣的一天。

在雍正不遗余力地支持下,加之年羹尧本身也是兢兢业业,屡立功绩,所以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也就是康熙驾崩前一年,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成为川陕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成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也在第二年为雍正顺利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2月20日,康熙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遗诏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

隆科多宣读遗诏内容后,八爷党、十四爷党皆是不服,蠢蠢欲动,意欲取而代之。此时,雍正幸得有两位心腹大臣的鼎力相助,一位就是步军统领隆科多,另一位就是年羹尧。

隆科多、年羹尧两人,一内一外,共同护卫着雍正坐上了那个九五之尊的大位。

先是隆科多利用步军统领的职权(当时步军统领麾下共有五营,约两万多人),封锁京城九门,使雍正者的反对者不但自身成为瓮中之鳖,更是调不进一兵一卒进入京城。

再是年羹尧利用川陕总督的职权钳制此时在外统兵三十多万,被封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使胤禵不敢轻举乱动,从而稳定西北局势。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雍正顺利登基后,自然忘不了隆科多和年羹尧这两位拥戴自己登基的最大功臣。

隆科多加授吏部尚书,袭一等公爵;

年羹尧则加太保衔,晋封三等公,并取代胤禵,成为西北军政事务的决策者。

年羹尧的妹妹年氏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被册封为贵妃,地位却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

除此,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获加正一品尚书衔,赋闲多年的年羹尧长兄年希尧署理广东巡抚,年羹尧妹夫胡凤翚被任命为苏州织造兼苏州浒墅关监督......

与此同时,年氏一族全部被抬旗到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直接归属皇帝雍正门下。

雍正对年家的恩宠,实实在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雍正对年家和年羹尧的赏赐不可谓不厚重,而年羹尧也争气,雍正即位之初,他也的确帮助雍正解决了很多难题,尤其是西北问题。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青海和硕特蒙古部首领罗卜藏丹津趁胤禵回京之际发动叛乱,妄图借此掌控青藏地区,使得在胤禵的打击下本就逐渐平静的西北局势再起波澜。

罗卜藏丹津叛乱不仅使逐渐平静的西北局势再起波澜,更给了刚刚登基不过一年的雍正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外人看来,罗卜藏丹津早不叛乱,晚不叛乱,偏偏你雍正刚刚登基时叛乱,且还是在召回胤禵之后叛乱,这不就是说明胤禵比你更适合做皇帝吗?

简单一句话,如果雍正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罗卜藏丹津叛乱,他的那些哥哥弟弟们肯定会拿这件事大做文章,这将极大动摇雍正的皇位,毕竟坊间早有传闻雍正是篡位。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此时,雍正能用且信得过的大将,除了皇十三子胤祥,剩下的也就只有年羹尧。

以当时的局势而言,皇十三子胤祥根本不能去西北领兵,雍正还需要靠他压制住那些八爷党、十四年党,因此唯一能用也就只有远在西北的年羹尧。

于是,叛乱发生后,雍正下旨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北,指挥平叛。

为了让年羹尧能在最短时间内平定叛乱,雍正给予他非常大的权力,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雍正先是下了将川、陕、甘、云四省的“一切事务,俱降旨交年羹尧办理”,而后又免去宗室子弟延信的西安将军职务,改由年羹尧继妻的叔叔宗室普照署理西安将军,等于将西安八旗驻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年羹尧。

年羹尧最终也没有辜负雍正这般绝对的信任。

仅仅只用了不过数月的时间,年羹尧就击溃了罗卜藏丹津的主力,平定青海。

捷报传到北京时,雍正龙颜大悦,不但晋封年羹尧为一等公,更是称年羹尧不仅是自己的“功臣”,更是“恩人”。的确,连雍正自己都没有想到叛乱会这么快被平定。

年羹尧如此快就平定青海,不仅切断了那些反对雍正的政敌想要拿这件事向雍正施压的妄想,更是彰显了雍正皇位的正统性,极大稳固了雍正皇帝,因为在外人看来连圣祖平定西北都需几年时间,而雍正只需数月的时间,可见其是天命所归。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年羹尧这么给力,雍正自然是不吝赏赐。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因平定青海的功劳,雍正下旨让年羹尧回京受赏。

年羹尧回京时,雍正给足了面子,下令让在京的王公大臣、文武官员全部到北京城外去迎接年羹尧,一个臣子能被王公大臣出城迎接,这样的殊荣不说多罕见,那也绝对是少见的。

之后,雍正对年羹尧的褒奖更是到了君主能给予臣子的极限:

“其公忠体国、不矜不伐之意,内外臣工当以为法,朕实嘉重之。”

意思就是我大清朝全天下的臣子都应该跟年羹尧学学,学学什么才是公忠体国。

除了言语上的褒奖,更为实际的赏赐更是丰厚,可谓是雍正朝臣子中的“本朝之最”。

除了年羹尧本人直接晋升为一等公爵(清朝异姓非宗室外藩之最高封爵),他的父亲年遐龄也被封爵一等公,并加太傅衔,赐双眼孔雀翎。

一门两公爵,还是同一时间册封的,这在整个大清朝都是极其罕见的。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之后,年羹尧继续坐镇西北,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可以用“过火”二字来形容。

此时,朝中一切事物,哪怕是跟军事毫无关系的,雍正都会在私底下与年羹尧商议,听取他的建议,比如对于周敦颐、程颢、程颐入祀孔庙之事,雍正就曾征询过年羹尧。

更为离谱的是,连翰林院庶吉士的散馆考试,核定等第、名次这些原本归属皇帝、翰林院、吏部和礼部的事情,雍正都要去问年羹尧。

除了在政务上,雍正特别信赖年羹尧,在日常生活中,雍正也特别关心年羹尧,根本就不像是君主对待臣子,反而是像父亲对待儿子那般,让人很难相信年羹尧只是雍正的臣子。

譬如有一次岭南送来荔枝,雍正看到这些荔枝鲜甜可口,就想着给年羹尧送去,由于年羹尧远在大西北,所以为了让年羹尧能够吃到最新鲜的荔枝,雍正严令驿站必须在六天时间内将这些荔枝送到西安,为此驿站都跑死了好几匹马。

要知道,当年唐明皇给杨贵妃送荔枝也不过如此啊!

雍正这么对待年羹尧,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恩宠,雍正如此恩宠年羹尧,无外乎年羹尧是一位能臣干吏,对于稳定西北,稳定他的皇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雍正曾语重心长地跟年羹尧说:

“朕要是不做一个出色的皇帝,就对不起你如此对朕;但你要是不做英武超群的大臣,那也不能回报朕对你的知遇之恩。但愿我们两人能给后人做一个千古榜样。”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事实上雍正也的确做到了对得起年羹尧的拥戴之恩,给予他的恩宠是本朝最高的。

只要能给的,雍正都给他了,爵位是清朝异姓非宗室外藩之最高封爵一等公,官职是清朝西北地区最高军事统帅抚远大将军,权力也是人臣之鼎峰,雍正处理政务要征询他,他保举的官员雍正连考察都不考察直接下旨委任,时人称之为“年选”。

然而,雍正对得起年羹尧,年羹尧却在之后实在是对不起雍正的恩宠。

依仗着雍正对他的宠信,年羹尧像极了一个被宠坏的小孩子,居功自傲、专横跋扈,犯下了历代被处死的功臣都会犯下的错。

历代皇帝最忌讳的不是臣子有多大的功劳,而是臣子功高盖主,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唐代平定“安史之乱”最大的功臣郭子仪为什么能善终?还不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知道自己只是臣子,皇帝给再多的恩宠,那也只是皇恩浩荡,自己不能蹬鼻子上脸。

明代开国功臣蓝玉为什么会被杀?还不是因为他太不把朱元璋当回事,居功自傲、骄横跋扈,连前朝皇帝妃子都敢擅自动手,不杀你杀谁。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年羹尧,死就是在任性过头,后期完全不把雍正当回事。

在西安都督府,年羹尧把自己的都督府弄得跟小朝廷一样,学雍正一样,让西北文武官员逢五逢十坐班,辕门和鼓厅还要画上四角龙。

为了彰显自己在西北独一无二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他给别人东西叫“赐”并“令北向叩头谢恩”,吃饭称“用膳”,请客吃“排宴”,发给督抚的函件称“令谕”,别人见他哪怕是蒙古的郡王也要行跪拜礼,弄的就跟远在京师的雍正一模一样,“皇帝”盼头十足。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皇帝门前,对雍正派来的御前侍卫,年羹尧明知他们是雍正的代言人,非但不礼遇,却把他们留在身边当做“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

想想看,把给皇帝看家护院的御前侍卫当做奴仆来使用,这不就是摆明不把皇帝看在眼里,把自己当成与皇帝平等的存在吗?

更为过分的是,年羹尧不仅在西北这一亩三分地作威作福,丝毫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就算是到了京城这块清朝的绝对统治中心,年羹尧也丝毫不给雍正面子,“皇帝”盼头照样十足。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第二次进京陛见。这次,雍正同样给足了他面子,让朝中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出城相迎,且还令王公以下官员跪迎。

按理说皇帝让官员跪迎那是给你面子,他可以给你面子,但你做臣子的绝对不能把面子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更不能坦然受之。

毕竟,跪迎的官员都是你的同僚,且很多与你平级,因此绝对不能受,但是年羹尧却坦然受之,百官跪迎,他非但不下马让他们赶紧起来,还直接坐在马上,从两边跪迎的百官面前直接过去了,丝毫不把自己当成臣子看待,俨然把自己当成“皇帝”。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年羹尧不仅坦然接受百官的跪迎,更甚至连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他们,然后轻轻点了个头就走了,丝毫不把这些皇亲贵戚放在眼里。

更离谱的是,雍正后来亲自出来迎接,为了以示爱兵如子之心,他下令年羹尧的随从解甲休息,可是却没人敢动,直到年羹尧下令,他们才卸甲。

这样的行为,可是在赤裸裸地挑衅雍正啊!

明摆着就告诉他,你皇帝的命令可比不过我年大将军的命令。

这样的行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即使千古明君唐太宗那里,也是必死无疑的事情啊!

封建时代,最不容挑衅的就是皇权,尤其是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明清两朝,谁挑衅谁就绝对人头落地。

即使是年羹尧已经这么不把雍正放在这里,最开始的雍正还是顾念与年羹尧的君臣之义,没有责罚于他,只是几次三番以诫勉的口气提醒他:

我雍正才是皇帝,你年羹尧只是臣子,作为臣子应当守成如始,终功全节,切忌倚功造过,返恩为仇;要防微杜渐,勿蹈险地,避险远疑,免入绝路。

然而,此时的年羹尧已经全然忘记什么是“急流勇退”,更忘记了什么是“君臣之别”。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对于年羹尧而言,现在他最应该做的就是急流勇退,先上表请罪,然后再交出手中的兵权,辞官归隐,这样或许能让雍正顾念他之前的功绩,留他一命,让他做一个富家翁。

可是,年羹尧没有这么做,不但没有上表请罪,且仍继续在西北贪污索贿,作威作福,大搞自己的西北年家小势力。

如此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年羹尧不死谁死呢?

1726年1月13日,曾经风光无限、权势滔天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自尽,终年四十七岁。

年羹尧得宠时,全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落难时自然也少不了“一人有罪,满门遭殃”的命运。

好在,年家有个好女儿,敦肃皇贵妃又深受雍正的恩宠,加之雍正多多少少还是记得年羹尧功绩的,且年羹尧犯的也不是谋逆这样的大罪,所以并没有搞一人有罪满门抄斩的株连。

除了年羹尧次子年富牵扯甚密,被判斩立决,其余年家人侥幸保住了命,或罢官,或流放。当然,也有承受不住压力,自杀身亡的,胡凤翚与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在事后就自缢于家中。

1726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妻子儿女?

年羹尧落难后,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被革去太傅衔,因为他也是敦肃皇贵妃的父亲,加之年遐龄曾多次劝说年羹尧要有君臣之礼,并几乎断绝父子关系,所以免罪;

年羹尧的长兄年希尧,在年羹尧风光无限时,他也因为年希尧不敬皇帝,与其互不往来,故而免罪,但因他是年家的嫡系人物,终究还是受到牵连,被革去工部右侍郎职,可次年就被重新启用,任正二品内务府总管。

年羹尧五个儿子,除长子年熙早逝,次子年富被杀,其余三子皆发配边疆,永不宽赦。

年羹尧的女儿本来是与曲阜孔氏子弟孔传镛(衍圣公孔毓圻侄子,孔毓埏之子)定了亲事,但因为年羹尧被议罪而就此作罢。

年羹尧继室是宗室之女(亲王阿济格玄孙女、傅勒赫曾孙女、绰克都孙女、辅国公苏燕之女),故而免于株连,只是被强令与年羹尧离婚,发还母家。

年羹尧的女儿和继室虽因为女子身份逃过一劫,但最终的结局也都不是很好,孤独终老,毕竟谁敢再娶年羹尧的女人和女儿呢?这可是引火烧身之举,除非是活腻了。

总归而言,雍正还是对得起年羹尧的,生前给予他无上荣耀,死后纵使年羹尧是罪有应得,也没有过多牵连他的家人,除了牵扯过密的年富被杀,剩下三子一女都侥幸逃过了一死,只是三子被发配边疆,一女孤独终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