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一个经方派中医高手治病的故事 1942年夏天,上海连日高温 住

 大山里的蜻蜓 2022-06-16 发布于陕西
说一个经方派中医高手治病的故事。
1942年夏天,上海连日高温。住在西藏南路崇善里口的张石舟病了。
他在人力车工会做事,白天奔走于烈日之下,晚上纳凉于露台之上。一冷一热之间,就得了病。头一天只是恶寒发热,头痛肢酸。按照民间的老办法,自己煮了一大碗生姜红糖水,喝完之后,第二天头也不疼了,四肢也不酸了。
原以为就此万事大吉,没想到按起葫芦起来瓢,头不疼了,可是两胁转痛,而且往来寒热。一会冷一会热,发冷的时候盖着被子还哆嗦,发热的时候光着膀子身上还是滚烫如同火烧。
而且心烦意乱,时常干呕,嘴巴里面想喝水,可是一喝水就呕吐得更厉害。
这回可真是真病了。
找了几个中医大夫,这一个开了荆芥、防风,那一个用了豆鼓、豆卷,第三个医生索性来了个藿香正气散。
每一个好使的,病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烦躁欲死。
病人的家门兄弟跟中医余无言是好朋友,一看这个情况吓一跳,急忙跑过去找余无言救命。
那天余无言中午正在家里小酌,手上酒杯还没放下就被这家伙拖走了。
好在和患者家距离不远,路上堂兄就把兄弟的前后病症给介绍了一遍,余无言听完心中已经有了考校。
到了病人家中,上楼看了看患者情况,余无言笑了笑说:这就是柴胡汤证而已。病在少阳,治疗太简单了,不用害怕。
患者有气无力地问医生:能不死吗?
医生给问笑了:这个病要是死人的话,那病死的人可就太多了。只可惜今天的时方派医生,不肯读《伤寒论》啊。
随后医生开了最经典的小柴胡汤,完全按照伤寒论里面的剂量,没有加减一味药材。只不过嘱咐病人喝药的时候,先取一两片生姜放在嘴巴里嚼烂掉,等到嘴巴里面充满了生姜汁的辣味后,像投降一样高举双手,后面坐着一个人帮忙扶着他,让他坐直了。另外再找一个人拿汤匙给他喂药。
这样药汤喝下去,就不会呕吐出来了。
一个好医生,心要细致到这个地步啊。
喝完汤药之后定心静气约一刻钟,再慢慢靠在沙发上面休息,不可以平躺睡觉。
等到半个小时之后,再安静的睡觉。
病人完全听从医生的指挥,结果如何呢。
--剂而痊。
都说中医不行,是某些中医不行罢了,比如前面那三位中医不行,可是遇到余无言这样的中医高手,有时候就是一帖药的功夫。
余无言,原名余愚,父亲阜宁余奉仙,与兴化赵海仙、淮安张子平,并称为”晚清苏北三大名医”。
今天,这三家还有后人在世行医么?
余无言是是近现代伤寒派大家,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行医,教学,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医术文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