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文学》生命心象的解构:论梁平“冷幽默”中的自我抑抗

 华中文学 2022-06-16 发布于山东
做客诗人:著名诗人梁平


梁平
中国著名诗人
梁平,当代诗人、作家。现居成都。出版有诗集《三十年河东》《家谱》《深呼吸》《长翅膀的耳朵》《嘴唇开花》《时间笔记》《忽冷忽热》以及散文随笔集《子在川上曰》、诗歌批评札记《阅读的姿势》等16卷。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图书特别奖、巴蜀文艺奖金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诗歌奖、《扬子江诗刊》双年奖、《芳草》双年十佳诗人奖、《中国诗人》年度诗歌奖、第五届中国长诗最佳成就奖、第六届栗山诗会中国诗人奖、第三届博鳌国际诗歌节《时间笔记》获中国诗集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等。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

梁平


















编辑搜图

生命心象的解构:论梁平“冷幽默”中的自我抑抗

——以梁平诗集《时间笔记》为例

作者:王武臣(无尘)

摘要:作为现代诗坛著名诗人之一,梁平的创作思考无论是从历史想象力到城市探索再到生命节点的自我解构,一直在不同维度对生存——语言——个体生命进行更深一步的质询,留给了诗作一种“噬心”的历史承载力和值得反复品读的现实假想力。这种“我之处境”意识牵绊的诗歌指向,总会被他轻松切片成多维度,以独特的“冷幽默”语言诠释“本我”和众相众生。

关键词:梁平;生命心象;冷幽默;自我抑抗

一、引言

在一场文学研讨会上,梁平这样对大家说:“在现实生存的繁复、含混、荒诞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经验里,拒绝惯性、虚无和自恋,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的梁平,一直把现实主义写作作为长久坚持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他的诗集《三十年河东》《家谱》《深呼吸》《长翅膀的耳朵》《嘴唇开花》《时间笔记》《忽冷忽热》以及散文随笔集《子在川上曰》、诗歌批评札记《阅读的姿势》等作品中,窥探到他作品呈现的现实性是立足在国家、城市、家乡、历史、政治、民族、社会等大境界之上的。这源于他对于日常经验足够清晰的认识,能够找到自我虚构和具体生存的临界点,用“冷幽默”的语言状态,调解和处理当今时代和历史、城市轮廓中血肉之躯的“噬心”问题。

和《家谱》《三十年河东》《嘴唇开花》等其他诗集风格不同的是,2020年的这部《时间笔记》诗集,开始由无限外延的宏大风格继而转向收拢内敛,他并不企图在自己的诗歌里寻找到个人乌托邦,而是深度剖析自我思想内部,寻找本体生命当中的核心处世价值,把个人的语言立场和隐语世界当成一种当代严肃的诗歌艺术形式,标志和彰显自己独立的精神特征。

20204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时间笔记》,被梁平视为自己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诗集”。这是我用时间划分的方式记录我的生命经验,辨别人生的重要成果。虽然这个时间划分不是很严格,但的确是我感受到的时间,是我生命的感受和经验。”梁平说。

二、生命心象的自我解构

梁平在《时间笔记》里将自己近年来的诗作划分为“点到为止”“相安无事”“天高地厚”三辑。作为可以代表当今诗歌时代的诗歌大师之一,面对生命和生存的不断捭阖,梁平在探索的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他永远在创作经验的离心中历险,把“捐躯”给历史粗线和城市坐标的个人情怀“回笼”,像是一个由外部拓展继而转向内部挖掘心象的“苦行僧”,把自我生命的意象逐一挂在了几种不同时间节点的尖钩上。每一种尖锐意象都代表特定的诗歌时代,表现着一种诗歌现象,更阐发了一位由耳顺之年至致事之年的老人其岁月阔别和人世疏离,以及写出《时间笔记》和其引申的深刻内涵。甚至在这部《时间笔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历孤寂和麻木时产生过的痛楚以及自我冲突,在一种理性化的思考中剥离精神本体,探求自我灵感的界限,让那种近似于怫郁的、逃离轻飘创作的众生权衡和内向挖掘充满了“焦灼感”。如《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这首诗:

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

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

所以面对你就是一个问题。

你的名字和根底,你的小道具,

比熟悉的我自己,更明了。

你是不是你不重要,

你在和不在也不重要。

镜子面前我看不见自己,

别人的眼睛里我看不见自己,

我是我自己的错觉。

跟自己一天比一天多了隔阂,

跟自己一次又一次发生冲突。

我需要从另一个方向,

找回自己

引用一段恩格斯典型论里的重要观点,“现实主义创作不单纯是作者对其熟悉生活经验的反映,而是要在这种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其内在的驳论和矛盾现象。”如上这首诗就被诗人梁平赋予了奇妙的意味,这首诗看似简单却是在自我剖解中认定了“真实”和“错觉”两个现实自我,用简洁而独立的细微情绪冲撞着最清醒的隔阂与创伤,在意识强度的反方向抑制状态下,把自我觉醒和自我反驳拉回到个人本真的生命感触里。再如下面这首诗:

过敏原

半夜皮肤过敏,

眼睛睁不开,在痒处抓挠,

越抓越痒,由点及面,平滑的手臂上,

触摸到密密麻麻的碉堡。

想起昨晚睡前看的战争片,

那些失守的阵地,弹坑、掩体,

以及横陈的凌乱。

我被迫翻身下床,

极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常备药箱里找出醋酸地塞米松,

涂抹左臂,找出地奈德乳膏,

涂抹右臂,我无法确定自己的过敏原,

翻箱倒柜把所有可以抵抗的家当,

全部用上。痒,继续痒。

有点生不如死了,窗外的黑,

制造了满世界的沦陷。

皮肤上的战事蔓延至胸腔,

我在沙发上看见了路易斯·辛普森,

看见他的胃,正在“消化橡皮、

煤、铀、月亮和诗”,

我羞愧于我的自爱自怜。

我忘了夜幕放大的恐惧,

在镜子前端正衣冠。

大义凌然地出门、下楼、发动汽车,

从致民路安顺桥横渡府南河,

我不是去医院,而是漫无目的,

想随机遇见我的过敏原,

一个红灯,或者一颗子弹。

在“过敏”这个生活常见的词汇中,梁平有分寸地植入了自审意识,这种由点及面、从“手臂”到“战场”的放大升级,切入和盘诘出更多熟悉的“矛盾”,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精神是向世界敞开的,用一个普通的生活体验来接洽生存中含混、荒诞、焦躁等戏剧性元素。他说:“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特征、特质和精神,时代的现实生活就是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生活百态、人生况味,诗歌创作不能只是自我怨艾的浅吟低唱,不能一味沉溺于文字游戏,要给诗歌强身健体。”事实正是如此,当下诗人的作品不能仅仅是努力地向读者表达以及认定生活和现实的关系,因为反应当今生活现象的作品并不能和“当今时代”画上等号。反映“当今时代”的作品,要求揭露或者指向那些生活经验中不易被发现甚至是被遮掩的部分,把那些“假装不存在”或者“事物的背面”深刻而锐意地呈现。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在生活的浅象上,深挖出“不存在”的真实,把被“掩盖”的部分以驳论化的震撼显现于世,表现出时代的真实矛盾以及心灵困顿等现状。

三、“冷幽默”中的自我抑抗

梁平说:“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和道义在肩,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包括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不是土地和庄稼、城市与霓虹,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一首拥有求实态度的诗作,首先要建立外部写实、客观反映、主观情感等相互关联的关系,可以通过大小虚实、正反两面,延伸或缩拢,通感或同质等方式,避免指向生活中的陈词滥调,也要避免脱离生活的单纯之美。不论是非现实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它们一定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往外拓展和延伸的。梁平《时间笔记》中的诗作几乎都有这样的特点:在文本结构的意象里穿插串联,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实际”的部分,立足于向内自我抑抗所主导的哲情观点而产生犀利反讽,营造的“冷幽默”语言态势下的宏大精神和适度谛视。如下面这首诗:

盲点

面对万紫千红,

找不到我的那款颜色。

身份很多,只留下一张身份证。

阅人无数,有瓜葛没瓜葛,

男人女人或者不男不女的人,

只能读一个脸谱。

我对自己的盲点不以为耻,

是非曲直与黑白面前,

我行我素。

我知道自己还藏有一颗子弹,

担心哪天子弹出膛,伤及无辜。

所以对盲点精心呵护,

眼不见为净,清洁自己。

我把盲点绣成一朵花,人见人爱,

让世间所有的子弹生锈,

成为哑子。

陈超说过诗歌和小说是对人的生存境况和生命体验的揭示与命名,一切货真价实的文学都产生于诗人、作家面对生存或者生命的遮蔽时所激发的深刻的盘诘之情。梁平在繁杂生活的“遮蔽”中面对时间流逝,不但一次次激发深刻的盘诘之情,还在体内攀爬出大山,游历出湖海,并且植入了自我抑抗和自觉跌宕的真实地标指认。比如下面这首《隔空》:

隔空

很南的南方,

与西南构成一个死角。

我不喜欢北方,所以北方的雨雪与雾霾,

胡同与四合庭院,冰糖葫芦,

与我没有关系,没有惦记。

而珠江的三角,每个角都是死角,

都有悄然出生入死的感动。

像蛰伏的海龟,在礁石的缝隙里与世隔绝,

深居简出。

我居然能够隔空看见这个死角,

与我的起承转合如此匹配,

水系饱满,草木欣荣。

在众生自觉亨衢之处,梁平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这首诗中的“三角形”,这是生活中寻常“死角”的深层探索。他并不满足于现实表象的感喟和境遇,用独特的“自我抑抗”挖掘出生活局部不为人洞察到的另一面,在诸多繁杂意象的铺垫性上凸显了“人”的主体意识,展示出更深邃的内部自然和外界事物的错综关联。如下面这首诗:

断片

我丢失过一样东西,

和我那年在重庆开过的吉普车,

有关联,但很确定丢失的不是物件。

丢了就丢了吧,

旧的不去,就没有新的。

这样自我安慰多少有点阿Q,

一只钢针扎进身体,

隐隐作痛。

吉普车是在酒后忘了停放的地点,

一周后被警察朋友开回来,

只是多了很多灰尘。

和车一起丢失的是什么呢?

那个夜晚的星星和月亮不喝酒,

却被一道闪电剪辑,断了片,

再也想不起来。

有人说讽刺是社会性质的,幽默是哲学性质的。笔者认为梁平这种诗语外力中的“冷幽默”腔调能介于两者之间。就像这首《断片》,梁平彷如正在按照模糊的时间排序把自己切成多面,带领无数“维度”的“某一维度”突然临阵倒戈,把所有的物象都放逐到不确定的混乱中,而诱发这场“混乱”的,是充满矛盾的、自省的、却又无比真诚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梁平老师说: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相较于“怎么写”,更当潜心思考“写什么”。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笔记》这部诗集向我们呈现出他几十年来“理直气壮”的写作态度,在城市地标和众生百相的繁复、含混、荒诞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经验里,他嫉“惯性、虚无和自恋”如仇,倡导当代诗歌的当代性就是要回归到现实中,要放下身段走进社会去接近百姓,直面时代和火热的现实生活,直面日常的喜怒哀乐。就像他所言:写诗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这种介入也应该是立体的、深入的,它唤醒的是诗人不同经历、不同视角的发现与切入。《时间笔记》通过“点到为止”“相安无事”“天高地厚”三个节点,向我们解开了他“生命心象”的解构,用一次次“冷幽默”的嘲讽进行自我抑抗,在理性和灵感当中调侃宿命损耗的“定量”,纾解对生命、现实的某种困惑。如《夜有所梦》这首诗:

夜有所梦

我梦里都是神出鬼没,

那天神对我说,

赐你万能的权力,诅咒你敌人。

我在手机上翻检所有的名录,

都笑容可掬,没有。

鬼又过来,拿一帖索命符,

去把你身边的小人带来。

我省略了学生时代,从职场过滤,

也找不到可以送帖的人。

世界很大分不清子丑寅卯,

习惯忽冷忽热的面具,

看淡渐行渐远的背影。

与人过招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轻易指认敌人和小人,

自己就小了。

参考文献:

[1]梁  平.《时间笔记》[M],花城出版社,2020(4)

[2]杨清发.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向外拓展与向内挖掘——评《时间笔记》[J],南方文坛,2021(5)

[3]陈  超.《中国先锋诗歌论》[M],人民出版社,2006(12)

作者简介:王武臣,笔名无尘,山东人。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内刊物发表过诗歌、辞赋、小说、评论、散文等


梁平《时间笔记》部分诗选

流言蜚语

一直在酝酿一份悼词,

每个字在旧年的档案里翻检,

找不到春暖和花开。

倒春的寒,寒气逼人,

身体的关节封闭得太久,

发不出声响。

枝头的鸟开始叫了,

庭院的猫开始叫了,

而我听不懂它们的语种,

不能借用它们的词。

季节没来,一个人走了,

再也不会回来。

这个季节花开在病房,

鲜艳得很不真实。

一只麻雀在窗外叽叽喳喳,

怎么听都是流言蜚语。

石头记

裸露是很美好的词,

不能亵渎。只有心不藏污,

才能至死不渝地坦荡。

我喜欢石头,包括它的裂缝,

那些不流血的伤口。

石头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

无论被抬举还是被抛弃,

都在用身体抵抗强加给它的表情,

即使伤痕累累。

我的前世就是一块石头,

让我今生还债。风雨、雷电,

不过是舒筋活血。

我不用面具,不会变脸,

所有身外之物生无可恋。

应该是已经习惯了被踩踏,

明明白白的垫底。

如果这样都被绊了脚,

那得仔细检查自己的来路,

我一直在原地,赤裸裸。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有病

我对前方一无所知,

汽车点火以后,脚一直在刹车上。

前方在哪里,行人、自行车,

都在前方。我可以肯定,

我和他们没有关系。

后视镜看见有车灯在快闪,

有呼吸急促的鸣笛,

显然是冲我而来。

被逼起步,被裹挟奔向前方,

一座城市向我砸来,

找不到出口。我身不由己,

前进的方向不明不白,

让我心生恐惧。我不能停下来,

手上的方向盘只是摆设,

我也是一个摆设。

问题在于这绝不是某个偶然,

而是我的常态。

花名册

进入生命里的花名册,

构成你生命的全部。

比如家族基因的大树,盘根错节,

枝繁叶茂。而这些之外,

东西南北的张三李四王五,

上下左右的赵八钱七孙六,

都是人世间来回一趟,

从始而终。起眼每一个站台,

熙熙攘攘,勾肩搭背,擦枪走火,

如同家常便饭。

至于眼睛里夹沙子,

鸡蛋里挑骨头的强人所难,

就当是最轻松的游戏。

所有邂逅与相识进入花名册,

所有朋友与对手进入花名册,

时间堆积,如同著作等身。

珍惜你的花名册,就是珍惜自己,

别在生命的呕心沥血里,

假设敌意与对抗,平心静气。


花名册


编辑搜图


自力更生

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谁也不欠谁。书房里的花,

没读过书不知道黄金屋、颜如玉,

自己开得尚好。

南泥湾是个好地方,种南瓜、种小米,

种信天游、种好心情。我在梦里的南泥湾,

种过我自己,山一样挺拔,

生猛、粗糙,都是斧凿痕迹,

找不到一树梨花可以带雨。

我把自力更生修炼成独家秘籍,

成为我的养生之道。

我的所作所为自己动手,

拒绝怜悯、逢迎和嗟来之食,

拒绝身不由己。

夜有所梦

我梦里都是神出鬼没,

那天神对我说,

赐你万能的权力,诅咒你敌人。

我在手机上翻检所有的名录,

都笑容可掬,没有。

鬼又过来,拿一帖索命符,

去把你身边的小人带来。

我省略了学生时代,从职场过滤,

也找不到可以送帖的人。

世界很大分不清子丑寅卯,

习惯忽冷忽热的面具,

看淡渐行渐远的背影。

与人过招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轻易指认敌人和小人,

自己就小了。

经常做重复的梦

我有一个梦,

在不确定的时间里,

重复出现。

我记不住它出现的次数,

记得住情节、场景和结局。

这个梦是一次杀戮,

涉及掩盖、追踪、反追踪,

和亡命天涯。

我对此耿耿于怀,

这与我日常的慈祥相悖,

与我周边的云淡风轻,

构成两个世界。

我怀疑梦里的另一个我,

才是真实的我。

我与刀光剑影斗智斗勇,

都有柳暗花明的胜算,

甄别、斡旋、侦察和反侦察,

从来没有失控。

而我只是在梦醒之后,

发现梦里那些相同的布局,

完全是子虚乌有。

重复的梦


编辑搜图

在某个夜里突然失踪

然后,夜里多了很多追灯,

从不同的方向追踪我。

在追灯与追灯的缝隙间,

有一张红木八仙桌、一壶酒,

空置七个座位、七个酒杯,

想象七个人陆续到来。

我看不见他们的五官,

他们说自己的方言,

而且自言自语,滔滔不绝。

我发现他们看不见我,

根本不知道是我摆放的酒席。

此刻有一束光打在桌上,

像一把利刃划过,

几只被切割的手有点惨白,

酒杯稳稳当当没有泼洒。

我的酒杯,和我又一次失踪,

夜还在继续走向纵深,

再也不会有人与我萍水相逢。

爆破音

在书房听窗外的鸟鸣,

缠满绷带的时间婉转地流走,

轻缓、曼妙得像赝品。

浸淫久了,小夜曲每个节拍,

都在凌迟我的身体。

看见太多不想看见的,

听到太多不想听到的,

说不出话来,嗓子有异物阻碍。

我的血液和呼吸在胸腔里,

集结成气流,攀援而上,

我在气流的上升中收腹挺胸,

眼睛平视前面的方向,

整个世界剩下翻书的动静。

此时此刻,只需要把嘴打开,

气流喷薄而出,发出爆破的声音,

闪电把一把手术刀挂在天上,

我的爆破音,排山倒海。

——选自诗集《时间笔记》

“特邀诗人”往期回顾(内含诗评)

(点击打开)

黎落,赵安琪,胡建中,三且,冯歌,但起家,张立柱,也牛,北野,程桂彬,杨军令野兰,王相华,樊建华,罗占艳,霜扣儿,鹏举,素手,南木子,云沐蝶,李传英,吴海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