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形态变迁,预制菜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预制菜是以农产、畜禽、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洗、切及配制加工等处理后可直接进行烹饪的预制菜品。预制菜具备便捷、新鲜、健康等特点,丰富的菜品选择能够符合全国不同地区人群的口味,逐渐成为家庭及餐饮业所喜爱的产品。预制菜由净菜逐步发展、本土化而来。净菜最早起源于美国,20 世纪 60年代起实现商业化经营。净菜是我国较为简单通俗的称呼,其在国外也被称作部分加工菜(partially processedvegetables)或切分菜(fresh-cut vegetables),指新鲜蔬菜原料经过分级、清洗、去皮、切分、消毒和包装等处理加工,达到直接烹食或生食的卫生要求。20 世纪 80年代,净菜加工配送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欧洲国家也开始兴起。净菜最初供应餐饮行业,使餐厅、配餐公司等外食产业,降低其人工费、水电费和垃圾处理费,减少厨房面积和设备采购;之后,部分净菜企业也面向家庭、个人零售,方便了居民日常烹饪。 2000 年前后,我国陆续出现了预制菜生产企业,通过对肉禽和水产等原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比净菜更加丰富的产品种类并进一步精简了客户的烹饪环节。 预制菜按照加工程度和食用便捷性,可以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 预制菜分类
观研报告网《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预制菜的上游行业包括家禽养殖、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以及调味品生产业,为本行业的生产提供相关的原材料。预制菜行业的下游是消费市场及餐饮市场。
观研报告网《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我国预制菜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近几年冷链技术快速发展,预制菜行业配送障碍逐渐消失,自2015年之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导致了居家消费的新趋势,由于近期疫情管控形势趋严,各地倡导就地过年,进一步刺激了预制菜市场消费。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3千亿元,年复合增长在20%左右。
观研报告网《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快速提升,居民饮食消费经历着多次升级。随着消费习惯被逐步培育,预制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当前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饮食品质的要求却未降低,在消费升级潮流的推动下,消费者对于绿色、健康、美味的食品需求大幅提升。预制菜能够契合消费者对快捷方便食品需求,提供高质量食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预制菜行业集中度低,行业竞争激烈 全国范围内预制菜生产商数量众多,其中多数依然停留于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达到规模以上生产水平的企业较少。作坊式加工商只供应少量客户,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较低,食品安全及品质难以保证。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采购自动化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具备一定区域知名度。 预制菜行业从业者众多,龙头企业市占率低,由此看来预制菜竞争门槛较低。目前,我国尚未脱颖而出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我国预制菜行业CR10仅14%左右,呈现规模化企业少、地域性强的特点。中餐饮食口味差异较大,加之冷链运输条件限制,预制菜企业地域性特色明显。 我国预制菜市场企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味知香、福成五丰、盖世食品等上市公司,具有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知名度高等优势;第为梯队是新雅食品、好得睐、绿进食品等受到业内认可的知名企业;第三梯队是佳宴食品等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 中国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 观研报告网《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预制菜行业主要品牌
观研报告网《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预制菜行业朝着产品多样化、信息化发展 1、产品形态日益多样化 预制菜产品定位于便捷且健康的菜品,这决定了其目标消费人群整体较为年轻。现代餐饮形态多样,而青年人群热衷于新兴热门菜品,这促使预制菜企业需要密切跟踪市场动态,把握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及时研发并推出迎合年轻人的产品。此外,本行业长期以来以中国传统菜系菜品为主,近年来部分企业跟随消费群体偏好的改变逐步推出西餐类、油炸类、火锅类等近年来热门形态的餐食产品。 2、品牌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卫生以及口味,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能够从一众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着力塑造自身品牌,通过打造健康、绿色、美味的品牌特点吸引消费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预制菜行业市场空间大,但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能够区别于同类竞品,走出激烈的价格竞争,建立自身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 3、企业经营更依赖信息化 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饮食需求,预制菜企业要预备数十甚至上百种菜品种类供消费者选择。菜品数量不断增多导致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管理难度的上升。不同菜品的所用的食材、配料的品种以及相互间的配比关系存在差异,采购部门需要根据生产计划采购不同品种、数量准确的食材;生产部门要设立柔性化生产线针对不同菜品精准地配比食材、调料,也要满足部分非主销产品小规模、多样化的生产需求;物流部门要根据订单将不同产品组合准时、准确地配送至客户。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原材料进行追溯管理,深度参与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配送的多个环节,实现预制菜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和质量管控,最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4、电子商务及物流发展培育新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信基础设施趋于完备、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线上交易规模显著上升。物流行业经过飞速发展后竞争愈发激烈,生鲜物流成为了新的增长点,未来生鲜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预制菜互联网销售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电子商务深入地影响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虽然现有预制菜以线下销售为主,但电商平台日益丰富的预制菜产品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预制菜行业壁垒分析 观研报告网《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cyy) |
|
来自: 观研天下 > 《行业/市场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