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礼数要适当

 火生土生金生水 2022-06-16 发布于湖北

文/章杰


童欢和老伴退休后,请大侄儿帮忙修缮了老家的三间红砖房,就与城里的两家儿孙一一作别,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农村老家——童家湾。儿孙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都理解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要回老家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的那点心思。


从溪流朝上朝南望,s型的汩汩碧水,环曲怀抱着西岸上的呈坐北向南、半月状的童家湾;而东岸上的近二百亩嫩嫩秧苗,也好像陪伴着童家湾百十户人家,在咏唱着世世代代经年累月的福歌:这里的人事物都掩映在茂林翠竹中,灼灼生辉……


童欢与老伴住在老家童家湾,家长里短的生活,一切都适应得自然有趣又恰到好处:这一住,又是三年了。



慢慢地,童欢与老伴感觉到却有一样事儿,确实受不了,那就是人情世故的礼数。童欢对老伴说:


“比如亲朋好友、家们叔侄,谁家有红白喜事,比着接客,攀亲带故,送礼送少了,还会被人小视。特别是过生日,什么虚六十实六十岁上都要过两三次,还有什么明九暗九上也要接客,以及生日宴、婚嫁宴等等什么的,不去送礼行嘛,老脸往哪儿搁呢?一点儿钱都被掏空了,实在是受不了了。”


“咱老家童家湾生态环境天然的,啥子都好,就是人文风尚不够美!咋办呢?”


童欢的老伴退休前是搞财务审计工作的,对统筹计划之类蛮在行,就对丈夫童欢说:“你还叫童欢,你咋童欢呢?慢慢来,要想得开,礼还是要照送,要随得方就得圆,知道不?这叫乡风民俗,也不可小觑!”



“那,你有啥好办法,解决送礼多、送礼难的法子嘛?”“你要听,咱就说。”


“送礼是个意思,不就是随份子嘛。礼多了,咱就悠着来,况且老古言有,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咱就不再三百、五百、一千元的送,咱凡要随份子,每份就只送一百元,行不?”“这怕不好意思呀!”


“咋不好意思呢?因为咱们都退休了,哪还有多余的闲钱呢,况且咱们还要生活嘛……”



“这个办法若不行,那你就大送特送,恐怕也不行?”


童欢被这事儿搞得大半年都闷闷不乐地。经儿孙们的再三开导,慢慢地也想通了,就认可了老伴给出的办法:凡送礼,就是随份子,就是捧台子凑人气,童欢就只拿出一百元表示一下对乡邻的仁义礼数。



其实,住在童家湾,都是乡里乡亲的,童欢送礼“减价”的这事儿,也没有多少人在意,童欢自己也渐渐地习惯了,没啥大不了的。


后经乡上和村上干部入户走访,童欢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和盘托出,村上还把童欢选为村红白理事会的理事之一嘞,童欢竟然协助村上把村民送礼这事儿拾掇得顺顺当当、和和美美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