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仲景阴阳脉法,感悟经方麻子仁丸之魅力

 中医经典分享 2022-06-16 发布于北京

学习仲景阴阳脉法,感悟经方麻子仁丸之魅力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脉证经方廊坊传承基地

袁世红

《金匮要略》记载:“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在我脑海里的最初印象为润肠泻下剂,在临床中,中成药麻仁软胶囊更是作为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被广大患者所熟知。从跟陈建国老师临床学习后,我对麻子仁丸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是在临床上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将结合三则临床验案,从脉证着手,并结合其药物组成,分析麻子仁丸的愈病之理。


验案 1:患者女,49 岁,初诊 2021-08-18。


主因头痛十余年,症状表现为全头痛,以前额部最为明显,不伴恶心、呕吐,发作无规律,影响正常生活。素来晨起黄痰,胃部堵闷不舒,大便不成形,舌暗苔白腻,头颅相关检查均未提示病变。既往无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基础病史。


脉诊:右手脉关尺太过,左手脉细。


处方:麻子仁丸原方火麻仁 15g、白芍 10g、麸炒枳实 10g 、大黄 6g 、姜厚朴 10g、苦杏仁 10g ,共 7 剂,水煎后,取蜂蜜 1 大勺,搅拌均匀服之。


复诊:自觉头痛明显好转,神清,脉右关尺较前势减。后原方加减调理,头痛消失。


验案 2:患者女,65 岁,初诊 2021-09-16。


主因头昏蒙、视物模糊 2 年余就诊,自诉时发头昏蒙,伴双侧眉棱骨痛,视物模糊,午饭后加重,导致必须午睡,醒后稍有减轻,下午症状持续,夜间眠沉,晨起头脑清醒。小便可,无夜尿,大便稍难,头干。闻其口味重。舌淡红苔白稍厚。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等慢性病史。


脉诊:脉右关太过,尺沉而搏指,左手脉不及。


给予中成药麻仁软胶囊服用,嘱其按说明书服用。服药第二天早晨,排便较前通畅,中午诉头昏蒙症状较前好转,午饭后无明显犯困,精神尚可。服药至第三天,诉以上症状明显好转,中午可不睡,头脑清醒。并且无明显口气。服药 4 天,停药,诸症消失。


验案 3:患者男,63 岁,初诊 2021-09-23 


主因双眼睑下垂 2 周,自诉 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下垂,视物因遮挡影响正常驾驶,劳累或者睡眠不足时加重,就诊于天津胸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重症肌无力。刻下症:眼睑不自觉下垂,纳可,眠欠安,二便正常,舌质偏红,苔白。既往胸腺瘤术后病史。


脉诊:右手脉关尺太过,左手脉细处方:麻子仁丸原方,具体药物剂量与上(验案 1)同,5 付。


五日后复诊,诉眼睑下垂症状减轻,眠欠佳,问其大便不稀。查舌质红,苔白。


脉诊:右手脉关尺甚,双寸稍溢出。


于原方基础上加生龙骨 20g,煅牡蛎 20g。尽服药后再次复诊,诉服药感觉甚好,眼睑下垂症状明显减轻,眠可,大便可。后续进一步调理。


以上三则临床应用麻子仁丸验案,患者均不是以大便困难为主诉而就诊,然而最后都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为何?


据陈建国老师阐释脉证经方学说,以明确具体治疗为目的而去临床把脉,明确病位、治法、病机、脉证。仲景书明确提出“脉当取太过不及”,何为太过,何为不及?又与临床辨证用方如何一一对应?《仲景阴阳脉法》阐释的已经非常清楚了,以正常脉象为参考,太过脉表现更为有力,脉管更宽大,一般为实证;不及则相反,一般为虚证。脉象分左右,左手为阴,右手为阳。三则验案中脉象均为右手关尺有力,左手脉管比较细,右手脉有力的程度大于左手脉不及的程度,提示其病机包含两个方面,阳盛阴虚,阳盛为主,阴虚为次。根据实则左升右降,虚则左降右升,右为阳,盛则用降法,同时左手脉管比较细,提示阴不及,虚则也用降法,所以在选方用药时择以兼顾阳盛阴虚的方剂。但临床上单从病机一方面考虑显然不能精准指导临床,因为经方中针对此病机的方剂不止一个。如何抽丝剥茧确定最后的方子,这就需要脉证合参。


验案 1 患者头痛前额部为甚,此为足阳明胃经所主范围,伴有胃部堵闷不舒,大便不成形,舌暗苔白腻,提示均为中焦脾胃所病变;验案 2 患者头昏蒙,伴双侧眉棱骨痛,午饭后加重,导致必须午睡,醒后稍有减轻,下午症状持续,大便稍难,头干,闻其口味重,也是中焦脾胃浊气不降,清气不升的表现;验案 3 患者眼睑下垂亦是足阳明胃经所主范围。仔细分析,仲景书中“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此处“浮” 具体指右手关部脉太过,临床中最易触及,代表实热证,即胃气强,“涩”具体指左手脉细,对应病机是阴虚证。综合分析,麻子仁丸切扣病机。麻子仁丸,在其清热的同时兼以用甘寒以降为主的药物补其阴液,其组方药物分两组,一组为针对实热证以苦寒清热药物为主的降法,包含苦寒的大黄、枳实,苦温的厚朴,苦平的芍药;一组为针对阴虚证以甘寒养阴的降法,包含富含油脂的麻子仁、杏仁以及甘味的蜂蜜,两组药物共奏滋阴下热之效。


特别提示一下,在临床中,往往见到一类脉象,初按亦虚亦实,不好确定。此时,可以延长摸脉时间或者间隔几分钟后再重新摸脉。这种情况,一般均以实证为主。验案 3 患者即是这种情况。初摸脉相均是不及脉,待问诊过后,重新摸脉反倒是右手关尺沉而有力。


学经方,方获经方之美!深耕经典,继承并发扬,吾心向之。

文章来源:陈建国脉证经方公众号


版权声明

○ 文章由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中医科袁世红提供。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本公众号发布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者交流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