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 应用为主。移动医疗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智慧医疗时代,为中国医生也带来了变革执业模式的契机。 执业医师对移动医疗产品价值如何认定? 对于移动医疗产品价值,22.27% 的医师认为首要价值为建立“医患沟通平台”;对移动医疗产品 价值认定其次因素依次为“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为22.17%;“即时更新的医学资讯”,为19.72%;“有利于树立个人品牌”,为17.57%;“随身携带的医学工具”、“管理患者群”,均为比例为12.38%(见表39、图34)。 三级及一级医疗机构医师认为移动医疗产品首要价值是“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其次为“医患沟通平台”。二级医疗机构医师认为移动医疗产品首要价值是“医患沟通平台”,其次为“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见表40、图35)。 20-30 岁医师认为移动医疗产品首要价值是“即时更新的医学资讯”,其次为“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30-40 岁医生认为首要价值是“医患沟通平台”, 其次为“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40 岁以上医师认为首要价值是“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其次为“医患沟通平台”(见表41、图36)。 透过本次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医师对于目前移动医疗产品的价值认定和功能需求与医生职称有着密切联系。医师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价值是“在线医患沟通平台”,医生提供问诊可分流医疗机构门诊并建立医患沟通的新渠道,及时沟通又能够满足患者反馈治疗效果并得到更多支持,移动医疗产品服务都可能围绕着这一核心需求而不断完善。 高级职称医师对移动医疗产品首要功能需求是“有利于同行之间交流”,这一点与“重视科研、重视指南”的学术精神是完全契合。高级职称医师虽然日常工作负荷较重,但在待遇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这样的生存条件注定了他们只会成为互联网医疗的轻度参与者。对高职称医师更多的吸引力在于互联网医疗线下活动,例如:多学科会诊、远程医疗服务等。对于三级医院的医生来说,不论是增加收入还是增加知名度以吸引更多患者都不足以成为他们使用医疗互联网产品的真正动力。综上所述,三级医院或高级职称医师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参与互联网医疗,他们对互联网医疗发展进程的总体关注程度并不高。 相比之下,二级医院的医生则不同,他们积极的参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愿意提供在线医疗服务并将其视为增收的渠道。他们希望能将移动医疗产品用户最终导入线下的医院或者门诊,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二级医院医师将互联网医疗产品视为自我推广和营销的手段,通过绑定服务将移动医疗产品作为“导入患者流量”并“管理患者口碑”的工具,最终形成医疗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闭环式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执业医师生存与发展2015蓝皮书 |
|